彼時明月依舊,借問鄉(xiāng)關何處?
靈璧城,古垓下,地雖不大,卻也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不說奇石,也不說傳統(tǒng)文化中以殺鬼為樂的鐘馗,單是一出霸王別姬,便讓古往今來的文人費盡了筆墨。這小城,南依汴河,得舟船之利,左右兩翼兀自佇立龍鳳二山,猶如哼哈二將隨身護佑,只有北門過去是平原闊野,通徐州,望中原。那里的人們古來獨愛一種小戲即“泗州戲”,在當?shù)赜钟小袄昵弧钡拿雷u,牽魂動魄,可見其魅力非同小可。這拉魂腔,戲班子不大,舞臺也無須講究,寸方之地演繹古今悲喜,三五之人猶若千軍萬馬。鑼鼓家什驟然響起,各色人等便粉墨登場……
剃頭王
城西關有個剃頭鋪,說是“鋪”,確實再簡單不過,環(huán)顧四周,不過一鏡一椅一木柴爐子而已。而這樣的鋪子,竟也是聞名全城、首屈一指的剃頭鋪子,全因了那鋪子的主人。
鋪主姓王名二愣,人長得是千奇百怪,偶遇之便念念難忘。其頭禿,布滿了形狀不一的傷疤,像是被炸荒了的丘陵。街坊都知道,這二愣子小時候便是個調皮搗蛋的家伙,上樹抓鳥,下河捉魚,是他的拿手好戲,沒想到在一次強端馬蜂窩的行動中,那些逼急了的馬蜂們將他蜇得滿頭是血,昏死過去。僥幸落了條性命,頭上卻變得寸草不生,見者無不側目,有爹娘教育不聽話的閨女便會說,你若不省心,便將你嫁與那二愣子,閨女自然便乖起來。
這二愣子自幼喜歡鄰家的翠蘭姑娘,無奈人家打心里看不上自己,因而一直孑身一人。他身無長技,只從父輩那里繼承一副剃頭挑子,每日里沒日沒夜地以剃刀在冬瓜上練功,直到隨心所欲地能將那冬瓜做出各種頭型來,才開了這間鋪子。
二愣子的手藝有三絕,一是刮臉,其手法精湛令人嘆奇,正在刮臉的人常能酣然入睡;二是掏耳朵,他常用一個細細長長的耳勺深入來者的耳道里,只需輕輕動作,前后左右便清理出一堆垃圾來;三是推拿按摩,剃頭畢,他會以其白凈細長的手指在客人頭、頸、肩處捏上一陣,有時竟發(fā)出咔嚓咔嚓的優(yōu)美聲音??腿顺鲩T時,無不精神煥發(fā),腳下生風,能將二愣子的美名帶到小縣城的各個角落。
話說那一年,日本鬼子從濟南府一路打到徐州來,眼瞧著馬上要到靈璧城了。兵荒馬亂,人心惶惶。城里那些大戶人家便趕上馬車、帶上細軟,四散逃命而去。窮人家么,出去便是餓死,留下要么被鬼子殺死,都一個鳥樣,便只能靜候命運的安排了。西關的人都動員二愣子出去躲躲,好歹你有個手藝,餓不死。二愣子很犟,老子就會剃個頭,不偷不搶,怕他鬼子做什么。
很快,鬼子就到了靈璧城,一個團的兵力,司令部就駐扎在城西關,恰巧正對著二愣子那間剃頭鋪。鬼子一來,整個縣城雞犬不寧了。而二愣子卻依然安心于他的手藝,從不過問門外事。
那一天,狗漢奸陳四毛領著一個矮矮的大胖子走進鋪子,漢奸對二愣子說,太君聽說你的手藝不錯,今天找你理個發(fā),伺候好了有賞,把太君惹毛了,非砍下你的狗頭不可。二愣子不卑不亢,示意眼前這個鬼子坐下。依舊是那套程序,剃頭、刮臉、掏耳朵,最后再給那鬼子按了脖子肩膀。奇了怪了,這胖鬼子一向氣勢囂張,經二愣子三下五除二,就給擺弄得像死豬一般睡去了。直到二愣子拍醒他,他照了照鏡子,對著漢奸翻譯嘰里呱啦地一陣狗嚎。漢奸翻譯對二愣子說,恭喜你,太君夸你手藝精湛,大大地好,他要請你去給皇軍官兵剃頭。說完,抬手賞給二愣子一把花花綠綠的紙幣,那是鬼子在敵占區(qū)發(fā)行的鈔票。
鬼子和漢奸走后,二愣子半晌失魂落魄,像在想什么,又或什么都沒想,那把花花綠綠的鬼子的紙幣被風亂吹到地上。
不幾日,鄰家姑娘翠蘭驚慌失措來到剃頭鋪。二愣子知道,自打這鬼子來到西關,街坊鄰居可就遭殃了,翠蘭爹就被抓去修炮樓了,翠蘭娘被鬼子打成腦震蕩,整日瘋瘋癲癲。狗漢奸陳四毛為討好鬼子,竟然盯上了翠蘭。
翠蘭往椅子上一坐,便對二愣子說,快,給我把頭發(fā)剪了,剪成你們男人的模樣。話一說完,看了二愣子一眼,想起來二愣子是個禿子,便略表歉意地說,就是剪個亂七八糟的雞窩一樣就好了。二愣子頓時呆住了,他知道翠蘭這一頭秀發(fā),那一對麻花辮子,在整個西關街那是出了名的,每天給她提親說媒的絡繹不絕,自己雖然喜歡她,也只能暗自想想了??山裉?,她竟然讓自己給她把頭發(fā)剃了,這不是要命嗎?
翠蘭見二愣子遲遲不動手,便催促道,二愣子,你還傻站著干什么,快剪啊,晚了遲了,我可就被那該死的陳四毛送到鬼子的司令部了。
二愣子拿起剪刀,狠狠地剪了下去,一縷縷秀發(fā)無聲落地,一刀刀也像扎在自己的心上……
剪完頭發(fā),翠蘭又用手在地上抓了把沙土,抹到自己臉上,含著眼淚出門了。
第二天,陳四毛氣急敗壞地找來,質問二愣子是不是把翠蘭的頭發(fā)剪了?二愣子不置與否,譏諷道,好好給日本人做翻譯吧,別老惦記人家黃花大姑娘。陳四毛一巴掌扇在二愣子臉上,你個癩蛤蟆一樣的臭小子,也配得上教訓我。
且說自打日本鬼子駐扎在了西關,自打二愣子給日本鬼子的太君剃頭刮臉,西關的人乃至整個縣城的人都在鄙視二愣子,除了翠蘭,任誰也沒有找過他剃頭刮臉,都說他的剃刀已經臟了。如今,二愣子走在街上,經常有人指桑罵槐地罵他,還有人將爛菜葉子扔到他的臉上,他一概不予爭辯。
后來,不知是誰,掘了二愣子的祖墳,二愣子如瘋了一般,拿起菜刀要與人拼命,卻又不知仇人是誰。
翠蘭又一次來到二愣子的剃頭鋪,關上門,對二愣子說,自己的爹被鬼子用刺刀刺死了。半晌的寂靜,翠蘭問,二愣子你喜歡我嗎?二愣子說打小就喜歡,就因為自己太自卑一直都不敢說。翠蘭說,你要是殺了鬼子太君,我這輩子就嫁給你了。二愣子一愣,這怎么可以,我對不住你。翠蘭說,真的,我永遠不會反悔。二愣子說,我雖說從小頑劣,可真讓我殺人,我還真下不了手。翠蘭說,你再丑我不嫌棄,我就怕你不是個男人。說罷,走了,只留下瘦瘦小小的二愣子,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像是隨時要倒下。
二愣子醒過神來,便一聲不響找來磨刀石,將那把祖?zhèn)鞯奶甑斗磸痛蚰?,直到吹發(fā)可斷,才躺在椅子上打起盹來。
狗漢奸陳四毛又一次陪同太君剃頭來了,二愣子似乎倍加親切,熱情地招呼,洗頭,剃頭,一切都是多年不變的程序。該刮臉了,二愣子的小剃刀在那鬼子的臉上剛一接觸,鬼子便慵懶而愜意地睡著了,陳四毛見狀便在一旁打起盹來。二愣子手中的剃刀如繡花一般,上下翻飛,不一會便刮到了鬼子的脖頸處,只見他將刀刃稍稍一用力,鬼子睡夢中發(fā)出了一聲輕輕的哼叫。陳四毛睜開眼,見一切正常便又接著打盹。
二愣子為鬼子捏完脖子,輕手輕腳走出門去……
第二天,新四軍的《拂曉報》上刊登了一條新聞,日軍駐靈璧師團司令官被我地下黨員暗殺,地方武裝趁機攻打敵人指揮部,繳械俘敵,大快人心。
從此,西關街再也見不到二愣子和翠蘭,人們說二愣子這小子出息了,二愣子和翠蘭私奔了,翠蘭哪一只眼看上了二愣子……等等,一時間撲朔迷離。
直到有一年,西關來了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干部,女的,當年的翠蘭,人們才解開了其中的謎底。
二愣子殺死鬼子太君后,一路跑到翠蘭家,拉著她就往城外跑,二愣子憑著給鬼子官兵剃頭刮臉混了個臉熟,很順利地出了城,他們一路尋找新四軍的隊伍,后來參了軍,翠蘭在戰(zhàn)地醫(yī)院當了衛(wèi)生員,二愣子進了連隊當了戰(zhàn)士,他一直作戰(zhàn)勇敢,是縱隊有名的戰(zhàn)斗英雄。在一次與日本鬼子的遭遇戰(zhàn)中,不幸中彈,血流不止。
翠蘭說,我趕過去要為他包扎,他擺擺手讓我停下,他只是不停地問,我是個男人嗎?我哭著點頭。
今天,在當年王二愣剃頭鋪的地方,立起一塊石碑,碑上刻著:其貌不揚真男人。
石頭李
一方水土,一方人物。
靈璧以奇石著稱,便也多了些與石頭有關的奇人。石頭李本名李玉哲,但很少有人曉得,只喊他“李先生”,這是當?shù)貙虝壬囊环N敬稱。李先生是縣中學的國文老師,也是校園里一朵奇葩,他人長得清瘦如竹,留著胡須,一襲布衫,從側影看有點像魯迅。每早上課的鈴鐺一響,李先生總會疾步走向教室,而后,將講義材料往講臺上一撂,不急不忙地道一聲:“孩子們,上課!”也怪,在縣中學,無論多么調皮搗蛋的孩子,只要見了李先生,都如老鼠見了貓一般規(guī)矩有加,不敢造次。其實,李先生并不是那種很兇的先生,他話不多卻很有力度,對官家和百姓的孩子一視同仁,尤其是有權有勢的孩子若是挑事,他便會使出看家的本領,用戒尺打手。據(jù)說,李先生真的打人也是許多年前的事,但他的戒尺卻讓很多人不寒而栗。
李先生酷愛收藏石頭,他小小的書齋之中,便收藏了上千件奇石。這靈璧石之所以珍貴,一是敲打后會有金聲玉振繞梁不絕;二是象形會意給人以聯(lián)想遐思。李先生便有這么一塊石頭,是一尊雄雞的造型,像極了中國版圖,甚至連雞身周邊的幾個蛋都清晰可見:臺灣島、海南島甚至釣魚島。李先生視之如前世造化、今生有緣,每日里只要得空閑,總會將“雄雞”搬出來,用自家做飯的菜油擦拭一遍,再用自己洗臉的毛巾輕輕擦干,那塊奇石便真如重喚了生命一般栩栩如生。
縣城里那些做官的、經商的大都喜歡把玩石頭,都將李先生那塊“雄雞”石視作收藏界的至尊,若能得之此生足矣。于是,有人許以巨資,有人以官帽誘惑,欲與李先生交換那塊不會說話的石頭。而李先生呢,能躲就躲能頂就頂,任爾東西南北風,他就是油鹽不進。
時間久了,愛石頭的人們便真心狐疑了,他李先生到底有沒有這么一塊石頭——不得而知?。?/p>
而老百姓呢,就佩服李先生這種不低頭不孬種的骨氣,融入了愛戴一般稱其為“石頭李”。
“九一八”事變的時候,李先生將那塊“雄雞石”抱上了講臺,給同學們演講起來:這是中國土地上造化的中國奇石,大家看是否很像我們中國的版圖,這版圖上每一寸土地每一個島嶼都是中國的。然而,國弱人欺,國窮民賤,半世紀以來,西方列強,還有北方的老毛子,東邊的倭寇,無不插足我中華大地,以炮艦強割我領土,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寫的就是這些屈辱啊……說罷,李先生泣不成聲、老淚縱橫,淚水落在了石頭上,同學們驚奇的發(fā)現(xiàn),“雄雞”的眼中也在流淚……
蕩氣回腸的一堂課,立時在小縣城里傳播開去,坊間流傳,石頭也有流淚的時候了。
話說著,日本鬼子就來到了小縣城,領頭的太君是個叫松本次郎的家伙。這松本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武士,卻也酷愛收藏,從東北一路殺來,搶掠了無數(shù)寶物,可他仍舊貪心不足,總覺得還少點什么。占領靈璧城之后,他便指使手下四處打聽,這小小的靈璧城可有什么神奇之物。打聽來打聽去,那些走狗漢奸們便說到了李先生和他手中會流淚的“雄雞”石。
松本得知,心中竊喜,但卻沒有貿然掠之,畢竟他的靈魂之中還殘留著一絲人性,這收藏是風雅之事,怎么可以刀槍相加?他要讓李先生乖乖地將石頭送上門來,就如同那些賤骨頭們低頭哈腰送上自己的女人。于是,他便命人買來禮物,獨自一人來到李先生家。李先生裝作很熱情的樣子,沏了一壺茶,兩人便清談起來。松本談起了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想請李先生給自己的兒子教導漢學。李先生自然拒絕,到底還是拗不過,只得先應承下來。
松本走后,李先生一把將茶壺砸碎在地上,說了聲,跟那豬狗一樣的人喝茶,愧對祖先?。?/p>
李先生去過幾次鬼子的司令部,給小松本那王八羔子上漢語課。李先生便從“盜竊”的盜說起,教小松本寫字。李先生說,這盜字,下邊是器皿的皿,上邊是造次的次,在別人家的東西上造次,就是盜。像你們從日本來中國,沒有人歡迎沒有人答應,你們卻來了,做盡了燒殺搶掠的壞事,你們就是強盜。
李先生走后,小松本便去問父親,我們?yōu)槭裁吹街袊鴣恚覀優(yōu)槭裁匆獨⒅袊?,我們是不是強盜?
松本氣得大拍桌子,直罵這個李先生太不厚道。
恰逢天皇的壽誕將近,松本念念不忘李先生手中的那塊石頭,若將此等寶物獻給天皇,其寓意不消言說。
李先生又一次來到司令部,給小松本上完課要走,松本太君來了,李先生,辛苦了,我略備薄酒,感謝師恩。李先生推辭不過,只得與松本對飲。
酒過三巡,松本瞇縫一雙賊眼,皮笑肉不笑地說,李先生,聽說貴府上有一尊“雄雞”石頭,能否賞光讓我瞻仰一番。李先生哈哈一笑,那都是坊間流傳,我哪有那樣的寶貝,還有的說石頭能流淚,你信嗎?松本愈發(fā)上了心勁,中國物華天寶,我相信有這樣的石頭,而且就在你手中。實不相瞞,李先生,我國天皇壽辰將至,我想借去一用,不知意下如何。李先生一仰脖子,一杯酒落肚,輕輕撫了撫胡須,對松本說,那塊石頭是我的命,我的命你可以拿去,那塊石頭不行。松本咬牙切齒,李先生,我松本是個講感情的人,給你3天時間,逾期我絕不奉陪。李先生佯裝醉酒,搖晃著走出了司令部,一邊走一邊高聲吟誦:噫呀……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此情此景,又為李先生的神秘色彩涂抹了更為濃重的一筆,老百姓說誰敢在鬼子司令部這般瀟灑張狂,李先生,牛人也!
3天的期限很快就到了,松本帶著一個連的兵力,氣勢洶洶開進到李先生的家,里里外外搜尋下來,找不到一個人,更找不到一塊石頭,松本甚至懷疑自己找錯了地方,幾經證實,這里的確是李先生的家。后來,有鬼子兵從李先生的書齋里找來一封信,信上說,松本,今天讓你失望了,別說那塊雄雞石,就是最普通的一粒石子,我都不會給你。要找石頭,請你親自來南關汴河,心誠則靈啊!
松本帶著一干人馬,匆匆趕到汴河邊,一路尋找,終于發(fā)現(xiàn)一件布衫,原來李先生已抱石自沉于河中了。松本命人下河,試圖撈取那塊雄雞石頭,說來很奇怪,下去的人一個個都悄然不見了。心誠則靈,松本記起李先生的話,便推開左右,走向汴河深處。
當?shù)厝硕贾?,這汴河水草密布,水下暗流涌動,不通水性的人擅自下河,要么被水草纏住了手腳,要么被暗流裹挾沖到下游。果然,松本再沒有回到他的司令部……
一晃多年過去了,1990年淮北大旱,汴河斷流,河道中出現(xiàn)千余塊形狀不一的石頭??h里文物管理所便將這些石頭一一清理,其中便有那塊流傳已久的雄雞石頭,懂行的人發(fā)現(xiàn),雄雞石頭的中部居然出現(xiàn)幾絲紅線,難道是李先生的鮮血融進了其中?后來,縣里專門造了展館,將那些石頭安放妥當,還將李先生用過的戒尺找來,供后人觀賞懷舊。
有一年,展館里來了個日本老頭,他便是松本太君的兒子小松本。轉了一圈,他突然在那塊雄雞石頭前撲通跪下了,又取來老師的戒尺,狠狠地抽打自己的手心,哭喊著:師傅啊,你當年的教導,如今我全明白了,我們不該侵略中國,不該做強盜!
又一年,日本右翼政府將釣魚島收歸國有,中國保釣人士歷盡艱險前往護島。有人親眼看見,展館里的那塊石頭又一次流淚了……
屠夫祠
牛市街是靈璧城里一條小街,因聚居殺牛宰羊的屠夫而聞名。這條街中殺牛的這些人家都姓張,而張大個子便是他們中的代表。
聽老輩人說,這張大個子身高近兩米,體重300多斤,遠看去猶如一座鐵塔。張大個子有絕活,其臂力過人,能輕輕松松將一個石碾子舉放在樹杈上;其飯量驚人,傳說他第一次去丈母娘家,人家蒸出的一籠饅頭都被他大快朵頤,還直呼沒吃飽,險些讓人家散了這門親事;其手藝那是一招鮮,他殺牛的絕活無人能敵,一頭多么健碩的黃牛,他能在兩分鐘內摔拿放倒,而后宰殺、剝皮、分解,動作嫻熟,一氣呵成。其親手燉煮的醬牛肉,以秘制配方相佐,急火烹煮,文火入味,前后歷時一個晝夜,出鍋后那香氣能彌漫整個縣城,歷來是好酒人士下酒之物。有這四絕,張大個子便成為家族的榮耀,成為族內同齡人的一面旗幟。
張大個子先前并不殺牛,其父早逝,母子相依,家中窮得徒有四壁。有一年遭遇大饑荒,其母彌留之際拉著兒子的手說:娘要走了,走之前就想吃點肉。張大個子和叔伯兄弟們急得團團轉,這年月,牛市街也徒有其名,做屠夫營生的都關門歇業(yè)了,能活命尚且不易,哪里還能尋得肉來?
這張大個子是個孝子,看著行將就木的老母,他不忍心母親帶著遺憾而去。情急之下,他躲開母親,找來宰牛刀,一咬牙硬生生從自己腿肚子上割下了二兩肉,而后以高粱酒消毒,稍稍包扎之后,拎著自己腿上的那塊肉回家了。當他將一碗奇香撲鼻的肉湯遞到母親手中,老母一雙眼睛都閃爍著異彩,連吃帶喝,嘖嘖有聲,最后用手擦了一把額頭滲出的汗水,對兒子說:娘去了。說罷,閉目倒頭,駕鶴而去。
由此,張大個子的壯舉便在家族中得到褒賞,張家祠堂里還在一個角落以文字記錄了此事,以教育后世子孫。
饑荒過后,族群里的長者便推薦張大個子做起宰牛的學徒,族人既崇敬他的孝心,又佩服他的膽量,都說有他這種壯士斷腕的勁頭,一定能成為一個杰出的屠夫。
好日子總是那么短暫,正當張大個子的屠宰事業(yè)蒸蒸日上,鬼子來了。來了也罷,鬼子們偏又看上了張家祠堂,在那里開設骯臟齷齪的慰安所。
張家祠堂那是族人祭祀、緬懷先人的神圣之地,而今成了鬼子們尋歡作樂、行茍且之事的地方。張氏家族心中這口氣,怎么能咽得下去。族人開了幾次秘密會議,張大個子嗷嗷直叫,吼著是爺們的都拿了屠刀,拼將出去,殺了那鬼子,祭奠先人。長者們不同意,如今是鬼子的天下,以我等之力奮起相搏,無異于以卵擊石。最終,議來議去還是一個字,心字頭上一把刀,忍啊!
張大個子滿腹憤慨,卻無法釋然,宰牛的營生也歇業(yè)了,每日里喝著悶酒,而后痛哭流涕,先人啊,我們是不肖子孫啊,是一群沒骨氣的孬種??!折騰完,方才睡去,夢中又或是殺了鬼子解了仇恨,猛然發(fā)出爽快的大笑,其妻不寒而栗。
這天上午,張大個子在自家院中喝茶,大門吱呀一聲打開了,以前的老街坊,如今的偽保長黃二鬼子洋洋得意地進來了,怎么,張大個子你不殺牛了,有日子沒吃你的醬牛肉了,端起酒杯那是一個想?。埓髠€子吐了口唾沫,我以為是哪個孬種呢,原來是你這二鬼子,日本人給的這碗飯好吃嗎?
黃二鬼子走到近前,滿臉堆笑,我知道我做日本人這保長,街坊鄰居都在罵我,沒辦法,我也要活命啊,就憑你我這本事能把日本人趕出去不成?所以,咱都還是忍了吧,委曲求全,茍且偷生,能活一陣子就活一陣子,好死不如賴活著。張大個子長吁一口氣,說吧,你個孬種,找我有什么事,不要繞彎子。黃二鬼子神秘又狡黠地湊過來說,當然是好事,咱這北關炮樓鬼子的小頭目叫什么佐佐木的,聽聞你做的醬牛肉那是一絕,命我來請你把你的醬牛肉做起來,專門供應給他們的廚房。
張大個子“呸”了一聲,告訴那該死的佐佐木,他爺爺我洗手不干了,想吃醬牛肉,沒門了。黃二鬼子依舊不急,我說大個子,這鬼子每天的工作就是殺人,你這醬牛肉要是跟不上,多殺一個你,多殺一個我,那都是分分鐘的事啊,咱死了,咱的老婆孩子咋辦?張大個子尋思一下,像是想起了什么,態(tài)度上也有所轉變,黃二鬼子你給我聽好了,我答應你做這醬牛肉,可是你得去給我買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找不來上好的淮北大黃牛,我也做不出這醬牛肉。黃二鬼子哈哈大笑,大個子,這你就多慮了,皇軍他們天天掃蕩,牛不是問題。
說罷,黃二鬼子走了,走時約定好,兩天后一準牽頭牛來。
張大個子站起身來,一番摩拳擦掌,像是換了一個人。他找來工具箱子,將那大小不一、功能各異的牛刀挨個打磨一番,只等他黃二鬼子送牛來了。
果然,兩天后,黃二鬼子牽著一頭牛送上門來了。張大個子活動活動手腳,一個箭步上前,雙手抱住牛頭,右腿別住牛腿,手腳一用力,便將那頭大黃牛放倒在地。而后,他宰牛放血,扒皮破肚,不到一個時辰,活蹦亂跳的大黃牛變成了一堆堆牛肉牛排。張大個子這才舒心一笑,招呼妻子生火燒水。黃二鬼子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奉承道,張大個子你這本事,那是咱靈璧一絕??!
黃二鬼子一走,張大個子讓老婆把火熄滅了,老婆不明白他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張大個子說好戲開演了,你就瞧好吧。
當晚,待妻子睡熟,張大個子一身夜行者的打扮,腰間斜插一把剔骨尖刀,躡手躡腳走出門去,徑直走向張家祠堂。他躲在祠堂一隅,靜候獵物出現(xiàn)。只是一袋煙的工夫,一個小鬼子提著褲子出來了。鬼子走到近前,張大個子從一側沖出,雙手鉗子一般卡住鬼子喉嚨,牙根一咬,便將那鬼子活活掐死。
張大個子扛著鬼子的尸體回到家中,妻子仍在酣睡。他像宰牛一般,將那鬼子大卸八塊,扔進大鍋,放入作料,烈火烹調,不一會香味溢出,整個街道的鄰居都聞到了這熟悉又久違的味道。
次日下午,黃二鬼子帶人來取醬牛肉了。掀開鍋蓋,鮮香沖天。黃二鬼子湊上去,獵狗一般嗅了嗅,實在忍不住口水直流,欣喜萬分地說,大個子,做得好啊,你就等著領賞吧!
黃二鬼子他們走后,張大個子拿來高粱烈酒,就著剩下的筋頭巴腦,喝得酣暢淋漓……
且說鬼子少了人,滿城找不到線索,負責尋查此事的佐佐木正在焦急之際,黃二鬼子將白酒和醬牛肉放上了飯桌,弓著腰身請?zhí)穱L這傳說中的醬牛肉。佐佐木一聲招呼,大小鬼子便圍了一桌,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這是他們許久以來第一次大飽口福。佐佐木酒酣之際,將黃二鬼子表揚了一番,黃二鬼子經不住這番溢美之詞,便唱起了家鄉(xiāng)的泗州戲,眾鬼子以手擊桌,搖頭應和。突然一個不喝酒的小鬼子一聲驚詫,頓時鴉雀無聲,那小鬼子語無倫次,太君,手,手,這不是牛肉……
炮樓里一聲槍響,稍后,佐佐木領著眾鬼子直奔牛市街而去。
鬼子們來到張大個子家,見其口吐白沫躺在地上,其妻不知去向。
鬼子放火燒了張大個子的家,張大個子鐵塔一般的身體,在火光中化為灰燼。
多年后,鬼子兵敗如山倒,一群殘兵敗將退回了老家。族人們找來了張大個子的遺物和屠刀,將其供奉于祠堂中央,有長老發(fā)言,張大個子割肉孝母,空前絕后;鬼子侵入,侮我張氏祠堂,他狹義豪情,殺鬼烹肉,其骨氣驚天地泣鬼神,為門庭之榮耀!
從此,張家祠堂改名屠夫祠,張大個子那張畫像,正如傳說中的鐘馗,豪氣干云,虎眼圓睜,那目光直視來者,做了虧心事的人是要脊背發(fā)涼的。
而在當?shù)?,至今流傳著一種下酒之物——鬼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