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種選擇
選用抗(耐)病性較強的早熟品種,如京欣1號、鄭雜5號、魯青8號、秀麗2號、京蜜50等,砧木采用南砧一號或葫蘆等。
二、育苗
(1)育苗設施:在日光溫室內用營養(yǎng)袋育苗,有條件的可采用穴盤育苗或工廠化育苗。
(2)營養(yǎng)土:一般選擇上茬為蔥、蒜類地塊的園土6份,加腐熟過篩的優(yōu)質有機肥4份,混勻過篩,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加草木灰25千克、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5千克,充分拌勻后裝袋。
(3)浸種催芽:播種前2~3天浸種催芽。浸種時先用60℃~62℃的溫水浸種10分鐘,再用30℃~40℃的溫水浸種6~8小時,撈出種子在30℃~33℃條件下恒溫催芽。
三、播種
1.播種方法 在西瓜種和葫蘆種剛露白時即可播種,播種后蓋混有福美雙的細土1.5厘米。
2.播種時間 大拱棚西瓜于12月上旬溫室育苗。
四、嫁接育苗
1.嫁接時期 當葫蘆第1片真葉出現(xiàn),西瓜苗兩片子葉展開時進行嫁接。
2.嫁接方法 普通西瓜采用插接法,無籽西瓜采用靠接法。
3.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一般遮陰3~4天,開始1~2天可不見直射光,3天后刀口逐漸愈合,可逐步減少遮陰時間,嫁接后前3天,溫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間18℃;成活后白天22℃~28℃,晚上12℃~15℃。
五、定植
1.前茬 非瓜類蔬菜作物或瓜類蔬菜作物實行5年以上輪作。
2.定植前準備
(1)施基肥: 多施有機肥,配合施用復合肥,嚴禁施用硝態(tài)氮肥。耕前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機肥6000千克,腐熟餅肥5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50千克,硅鈣肥70千克,有機肥的一半在耕翻時施入,另一半與全部化肥施入豐產溝內。
(2)整地:瓜田在冬前進行深翻20~30厘米,土、肥混勻后起壟,按豐產溝溝距1.6米,做成底寬60厘米,面寬40厘米,高15厘米的小高畦。
3.栽植
(1)栽植方法及密度:一般西瓜苗三葉一心、苗齡35~40天時定植,密度為每667平方米 1000株左右。
(2)覆蓋:大棚西瓜采用五膜或四膜一苫覆蓋,五膜方式為兩層頂膜,兩層拱棚膜,一層地膜;四膜一苫方式為兩層頂膜,一層拱棚膜,一層草苫,一層地膜。
六、田間管理
1.溫度管理 大拱棚西瓜定植后3天內溫度白天最高35℃,夜間15℃~16℃,緩苗后白天25℃~32℃,晚上12℃~16℃,晴天上午溫度達到30℃時開始通風,下午降到26℃時關閉風口。降到18℃時開始蓋好小拱棚膜,早上大棚內氣溫16℃以上,即可揭開小拱棚膜。
2.澆水 大拱棚西瓜分別在緩苗期、伸蔓期、膨大期各澆一次水,并做到澆水前后注意通風降濕。
3.追肥 第一次追肥在主蔓長30厘米時,每667平方米溝施氮磷鉀復合肥30千克,結合澆水進行。第二次在西瓜長到“雞蛋”大小時,結合澆水 每667平方米追施氮磷鉀復合肥20千克。
七、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用生物農藥菌克毒克(2%寧南霉素)200~250倍液,于病毒病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噴霧防治;也可用0.9%蟲螨克3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能減輕病毒病的發(fā)生與蔓延。
八、化學防治
1.猝倒病 可用66.5%普力克水劑1000~1500倍液或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交替輪換用藥,每7~10天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
2.炭疽病 可用80%炭疽福美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交替用藥,連續(xù)防治1~2次,每次間隔7~10天。
3.疫病 可用77%科博600倍液或77%可殺得400倍防治,交替用藥,連續(xù)防治1~2次,每次間隔7~10天。
4.病毒病 可用菌毒敵2000倍液或20%病毒A 600倍液防治,交替用藥,連續(xù)防治1~2次,每次間隔7~10天。
5.蚜蟲、白粉虱 可用50%辟蚜霧2000倍液防治,6~7天噴一次,連續(xù)1~2次,每次間隔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