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qū)廠口中學教師,1978年從教,教齡36年。
現年58歲的云南省昆明市廠口中學體育教師李德,是土生土長的廠口人。廠口是山區(qū),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北部。當年,他為了廠口中學的體育,主動把留在城里的名額讓給了別人。從教36年來,他一直戰(zhàn)斗在體育教學的第一線,為廠口的農村教育事業(yè)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在大山的深處,用自己默默耕耘的實際行動,書寫動人的篇章
主動要求回鄉(xiāng)
1978年7月,李德這個熱愛體育,淳樸、善良的農村學生從昆明師范學校畢業(yè)。當時因為成績優(yōu)異,李德本有機會被分配到城里學校,但他把機會讓給了別人。李德告訴《教育》旬刊記者:“我深知走出大山的艱辛,因為我也是從大山深處走出去又走回來的農民兒子。在我上昆師的時候,體育成績一般。但我就只想練好身體,學好體育,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把學生教好。在我沒有到廠口中學之前,他們參加區(qū)級比賽都是倒數第一?!?/p>
帶著這樣的情感,李德回到了家鄉(xiāng)的廠口中學,如愿以償當了體育教師。廠口中學極其簡陋,僅有的體育用品是3個舊籃球,但是,學校沒有籃球場,也沒有籃球架,甚至沒有圍墻。廠口中學現在的籃球場,就是他帶領學生一起修建的。沒有籃球架,李德就帶學生到山上砍木頭,自己做。當時是土球場,冬天打球也是一身灰,每打一次球都要洗一個冷水澡。
讓李德終身難忘的,是訓練第一屆籃球隊的時候。他說:“我們沒有伙食,都是學生從家里拿米、拿菜,有的拿點雞蛋和肉來,連鍋、碗都是他們拿來的。農村學生家境并不好。我既要帶著他們訓練,還要帶著他們做飯。學生們吃苦耐勞,任勞任怨。我們堅持了兩個月,學校什么都沒給。到比賽場上學生沒有球衣和號碼。我就用粉筆在他們的前面和后面寫上號碼,有時也從西山一中借球衣。從1986年至1990年,廠口中學在西山區(qū)籃球運動會上連續(xù)5年奪冠,受到教育局和體委贊賞,也贏得了各學校的衷心佩服。讓大家知道位于大山深處的廠口有一支學生籃球隊?!?/p>
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造”
廠口中學的足球場,也是李德帶著學生把一塊凹凸不平的地刨平修成的。他又帶著學生拉著板車到5公里外砍樹,做成球門。學生的勤勞、善良、淳樸讓李德感受到做了一名教師的重任。他說:“不教好他們,我實在問心有愧!1982年昆明市舉辦足球教練短訓班,我是西山區(qū)農村學校唯一參加培訓的。后來,我校成為昆明市的足球網點學校之一?!碧飶?,是很多農村體育教師頭疼的項目,因為他們沒有合格的訓練設施。李德第一次參加西山區(qū)田徑運動會時,學校沒有鐵餅,他就去找了幾塊重量和形狀適合的石頭來代替。比賽結果分別拿了鐵餅的第一、二名?!皹藰尞敃r也沒有,我就砍竹子來練。我校團體總分全區(qū)第一,這在廠口中學是破天荒的一次?!?/p>
他訓練的學生曾拿到昆明市元旦穿城賽最好成績。訓練時,李德就帶學生沿著公路跑,來回十多公里,風雨無阻,比賽是跑5公里。付出就有收獲,李德說:“當我手捧獎金和證書的時候‘回到家鄉(xiāng)一定要把學生教好’的誓言又在耳邊響起。后來,我受到春城晚報記者的采訪。云南廣播電臺也播報我們的事跡。1987年到1995年連續(xù)9年獲西山區(qū)元旦穿城賽第一名。2000年我校被列為昆明市體育網點學校?!?/p>
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
自1978年到2004年的26年,李德一直教初中體育,學校體育教師少,任務繁重,他同時還兼任學校運動隊教練。李德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與學生同訓練、同吃苦。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他們在各種比賽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績:西山區(qū)運動會上8次全區(qū)第一;1997年西山區(qū)足球賽第一名。1994年至2004年的體育中考,他所教的初三學生連續(xù)8年名列西山區(qū)第一名。盡管如此,由于在農村體育學科不為人重視,36年來他僅有兩次被評為區(qū)優(yōu)秀教師。
2005年,昆明區(qū)劃調整,年近50的他依舊在體育教學戰(zhàn)線上辛勤耕耘。2005年他帶領學生參加五華區(qū)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得第二名;2006年第四名; “2010年我親自挑選運動員,每個星期堅持訓練學生2小時,訓練了一學期,學校沒有給我們一分錢,大家都是自愿。我率領學生勇奪廠口鄉(xiāng)‘豐收杯’籃球賽第一名,后來又力克昆明八中奪得五華區(qū)中學生籃球運動會第一名?!闭f起往事,李德記憶猶新。
本刊點評
濃重的鄉(xiāng)情是那個年代李德特有的情感。選擇回到大山深處的家鄉(xiāng),體現李德淳樸的鄉(xiāng)情。沒有籃球場、足球場、標槍、鐵餅,這些都沒關系。只憑一顆熱愛體育的心,有一份教師的責任,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就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自己的成就。李德,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書寫了一個農村體育教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