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數(shù)據(jù)
作為新中國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guī)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繼續(xù)教育為輔助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成為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該校的留學生教育事業(yè),經(jīng)歷了起步階段(1952年至1966年)、發(fā)展階段(1982年至1999年)和飛躍階段(2000年至今)等3個階段,2012年秋季在校留學生規(guī)模已經(jīng)超過2106人,達到一個歷史新高;近年來,在校留學生人數(shù)規(guī)模增長最快的是全英文碩士和交換生。截至2013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已和世界上54個國家的210所大學建立了正式合作關(guān)系,擁有來自107個國家與地區(qū)的長期留學生1600余人。
中國人民大學接受留學生的類別有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高級進修生、普通進修生和研究學者。學校始終堅持以筆試和面試相結(jié)合的方式招收本科留學生,保證招生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和陽光透明。留學生招生主要包括面試招考、普通招考、全英文碩士生項目、推薦免試碩士生、政府交換來華留學生、“孔子新漢學計劃”博士生等方式。
與首都其它高校相比,中國人民大學留學生的硬件設施并不占優(yōu)勢,住宿條件和數(shù)量的相對緊張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留學生規(guī)模的進一步擴大。然而,學校根據(jù)自身實際,注重揚長避短,盡量改善留學生的生活設施,如2013年10月開始試營業(yè)的“1958俄羅斯西餐廳”,即是為學校的外籍老師和留學生提供的一個比較正宗的西式餐廳,作為休閑交流的場所。另一方面,學校還主動走出國門招生,在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多國舉辦海外留學招生展,吸引更多優(yōu)秀應屆畢業(yè)生報考中國人民大學;同時還參與了13所海外孔子學院的建設。
搶眼專業(yè)
中國人民大學的留學生項目分為學歷項目和非學歷項目兩大類。學歷項目包括本科生項目、全英文授課碩士項目、中文授課碩士項目、中文授課博士項目等。從學校2014年外國留學生招生簡章來看,招收留學生的有47個本科生專業(yè)、8個全英文碩士項目。此外,還有72個碩士專業(yè)、87個博士專業(yè)向外國留學生開放,所有課程講授及論文寫作均以中文為基礎。非學歷項目則包括語言進修項目、普通進修項目、高級進修項目、預科項目等。
自2009年起,中國人民大學每年暑期開始舉辦的國際小學期成為該校一大亮點。在2013年國際小學期期間(即2013年7月3日至30日),共有3583名學生選修了國際小學期校級核心課程,其中包括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36名外校學生。該學期共有26個學院(系、部)開設了128門校級核心課程,包括中國研究、學科通識及學科前沿、中國文化普及和語言培訓四大系列。其中,“中國研究”系列課程共28門,包括中國政治、中國經(jīng)濟、中國社會、中國文化和中國發(fā)展等5個小的系列;“學科通識和學科前沿”系列課程共91門,包括人文類、社會學類、政治學類、經(jīng)濟學類、管理類、理工類等6個小的類別;“中國文化普及”系列課程共2門,包括中國書法、太極拳等;“語言培訓”系列課程共7門,包括對外漢語培訓和本校學生英語強化2個類別,其中,漢語培訓類課程6門12個班,英語強化培訓類課程1門14個班。
此次國際小學期的校級核心課程由130名教師承擔(未包括漢語培訓系列課程13名教師)。其中,本校教師29名,國內(nèi)其他單位教師2名;另有海外教師99名,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密歇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以及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國王學院等1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90所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gòu)。此外,各學院在國際小學期期間還積極組織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實習、實踐、夏令營、學術(shù)會議等活動。
本刊點評
經(jīng)過60多年的發(fā)展,中國人民大學的留學生教育已經(jīng)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運作體系。以國際交流推動學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yǎng)和行政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已成為新時期中國人民大學建設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共識。特別是該校已成功運行5年的國際小學期,對擴展學生國際視野、促進學生把握學科前沿、提升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是學校全面提升國際性的重要制度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