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對于金錢的批判中,以莎士比亞的話最為著名,也最富文采,連馬克思都常常引用。
“金子!黃黃的,發(fā)光的,寶貴的金子!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嚇!你們這些天神們啊,為什么要給我這東西呢?
“嘿,這東西會把你們的祭司和仆人從你們的身旁拉走;把健漢頭顱底下的枕墊抽去;這黃色的奴隸可以使異教聯(lián)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咒詛的人得福,使害著灰白色癩病的人為眾人所敬愛;它可以使竊賊得到高爵顯位,和元老們分庭抗禮;它可以使雞皮黃臉的寡婦重做新娘,即使她的尊容會使身染惡瘡的人見了嘔吐,有了這東西也會恢復(fù)三春的嬌艷;它會使冰炭化為膠漆,仇敵互相親吻;它會說任何的方言,使每一個人唯命是從。
“它是一尊了不得的神明,即使它住在比豬巢還卑劣的廟宇里,也會受人膜拜頂禮?!?/p>
當(dāng)然,這只是莎翁給《雅典的泰門》中的泰門所創(chuàng)作的獨白,這并不一定代表莎翁本人的想法,讀過莎士比亞的傳記,他老人家本人還是很喜歡錢的,要不怎么能養(yǎng)活一個環(huán)球劇院呢?
馬克思本人也不討厭錢,他只是常常缺錢。我們知道,馬克思跟恩格斯之間有最偉大的友誼,他倆經(jīng)常通信,馬克思的信,主要就是要錢。一般馬克思一周要花銷2~5個英鎊。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
1英鎊就是一枚索弗林金幣,8克多,以前中國人叫它“馬劍”,按照現(xiàn)在的國際金價,1克=40.54美元,當(dāng)時的1英鎊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324美元。一周2~5枚就是648~1512美元,這真是高消費呀。從1851年至1869年,馬克思總共收到恩格斯的匯款3121鎊,相當(dāng)于今天的1011204美元。其實,恩格斯本人也不是土豪,他只是盡力貼補老朋友罷了。
錢究竟是一個好東西,還是個壞東西呢?每個人在每個不同的時期看法都會不同。有時候,我覺得錢挺好的,因為錢能簡化人際關(guān)系、降低交易成本、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我前年裝修,不慎漏水,淹了樓下鄰居,我很快做出了補償,賠款加維修。但是由于裝修公司干活太糙,鄰居大伯對維修結(jié)果一直不滿意,時不時打電話,讓我重新給他刷墻。我聯(lián)系裝修公司,他們每次都答應(yīng),但是每次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去。
從春天拖到秋天,從秋天拖到年底,后來,每次看到手機(jī)上顯示鄰居大伯的來電,我都要打一個寒戰(zhàn),不敢馬上接,而是定定神,再打過去。說盡了好話,賠盡了笑臉。今年元旦前,我正在開車,又接到了鄰居電話,我忽然靈光一現(xiàn),為什么不用錢解決呢?
一談,果然可行,他的心理預(yù)期是500元,我直接說了個1000元,最后皆大歡喜。我后悔的是,早知道用錢就可以解決,我何必受這一年多的煎熬??!
關(guān)于用錢,我得出兩個結(jié)論:
一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不要麻煩他人。比如說借車,對于車主來說,其實是一個風(fēng)險性很高的行為,因為如果駕駛員出了事故,車主負(fù)有連帶責(zé)任,萬一涉及巨額賠償而借車的人跑了,車主就會陷入大麻煩。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寧可租車也絕不借車。同樣的原則也適用于搬家。
二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當(dāng)然,如果錢太多,也不是小問題。
盡管這個世界上有謀財害命、見利忘義、為富不仁、人窮心兇、人為財死、不義之財、銅臭熏天、紙醉金迷、有錢能使鬼推磨、錢多能使磨推鬼……但這些都是賺錢和用錢的方式不當(dāng)引起的,毛病并不在錢身上。沒有了貨幣這種交換中介,人與人之間的交易成本反而會更高。
人與錢應(yīng)該保持什么關(guān)系,耶穌用一句話就說透了:“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