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這座全國最高美術院校的美術館,在“美術館人”王璜生的帶領下,不僅展現(xiàn)出老牌美術館頗具專業(yè)性的資源和學術優(yōu)勢,更顯現(xiàn)勇于嘗試新鮮事物的新面貌。它在央美深厚的資源基礎上,成長為更全方位的美術館,并伴隨著一系列學術價值和前瞻性兼具的展覽,迸發(fā)著專業(yè)藝術在大眾中的生命活力。
回望2013年,央美美術館共舉辦了29場高水平的展覽,吸引了40余萬觀眾前來參觀,其中“芳草長亭:李叔同油畫珍品研究展”、“北平藝專精品陳列(中國畫部分)”、“社會雕塑—博伊斯在中國”和“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回顧展等重要展覽獲得了公眾們的熱烈關注和高度稱贊。一年里,美術館舉辦了上百場精品學術講座和其他公共教育活動,如“山高水長—藝專的先生們”系列講習會、當代學術開放系列講堂、“博物館與新應用技術”北京論壇暨工作坊Museums and the Web、CAFAM一拍成名—波普藝術互動體驗空間等,充分承擔了既服務美院教學,又普及公共文化的職責。
作為專業(yè)美術院校的美術館,中央美院美術館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資源,立足于美院自身,對學院藝術的整理、研究、推介,是中央美院美術館的長項。2013年,美術館展覽延續(xù)國立北平藝專的創(chuàng)作與教育這一展覽主題,舉辦了“北平藝專精品陳列(中國畫部分)”,展出了自1917年至1949年30年間北平藝專骨干創(chuàng)作的重要作品,囊括了鄭錦、陳師曾、王夢白、姚華、徐悲鴻、林風眠、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溥心畬、于非闇、宗其香、李可染、李苦禪等等國畫大家作品,珍貴程度可見一斑。2013年,恰逢現(xiàn)當代中國畫市場一片火熱的時期,央美美術館利用資源優(yōu)勢和學術根基,提出中國畫歷史與價值觀念的線索陳述,一系列學術研究活動的展開對中西碰撞中的中國美術教育史的建構與發(fā)展有了更深刻的討論,歷史研究意義讓其在2013年眾多展覽中脫穎而出。
中央美術學院歷來以油畫系為學科驕傲,央美油畫系率先成立了以主導教師命名的3個工作室,并創(chuàng)建了許多個中國油畫教育歷史上的第一次,在中國藝術發(fā)展史上留下了鮮明的足跡。2013年,中央美院美術館策劃的“桃李不言—油畫系第一工作室教學研究展”首創(chuàng)性以油畫工作室的教學沿革情況為主線,展出了第一工作室歷任教師和學生油畫、素描作品60余件,展品中包括多件重量級歷史性畫作,同時通過大量的珍貴教學檔案,整理出第一工作室的教學沿革情況。而另一個展覽“一九七八”則更像一場以學生個案為主線的集合,展示了中央美院恢復招生后油畫系招收第一班學生的成長歷程,以每個人從求學直至今日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為單元,間接反映出中國當代藝術的只言片語。
2013年,央美美術館另外兩個展覽則體現(xiàn)了美術館的國際視野。9月“社會雕塑:博伊斯在中國”和“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回顧展在央美美術館先后開幕。兩大西方當代藝術大師同期展覽,創(chuàng)造了交相呼應的歷史感覺。尤其是博伊斯展覽,展出了200余件手稿、素描、照片、博伊斯行為表演影像等珍貴作品和資料,是博伊斯作品、文獻資料在中國的首次集中展出,它不是一般意義上單純的引進,而是中國的文化機構、學者第一次主動地去策劃一個世界級大師的展覽,從作品借展、資金籌措、策劃和一系列學術活動都代表著中國學者和機構的一種立場。因此,此次展覽堪稱中國美術界近年來最大的突破。
縱觀央美美術館2013年這些內(nèi)延外擴的主題展,對藝術界的影響意義深遠。2013年,藝術市場的起伏催生了無數(shù)新機構和美術館的誕生,以學術、研究為名的展覽更是多如牛毛。而能為每一個展覽下足功夫,挖掘展覽和藝術家背后詳細的歷史和學術價值,央美美術館無疑承擔了這一榜樣的角色。作為全國美術教育的最高學府,央美美術館有責任和力量讓展覽走得更遠,而這也是國內(nèi)很多美術館和博物館所亟待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