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16日晚,廣州市海珠區(qū)南田路發(fā)生激烈的警匪槍戰(zhàn)。荔灣區(qū)公安分局民警在對制毒窩點開展抓捕時,遭遇犯罪嫌疑人黃某瘋狂槍擊。盡管警方最終將黃某擊斃,但民警林云中彈受傷,協(xié)助警方開鎖的群眾譚飛龍背部中彈,防彈衣被擊穿,因傷重搶救無效身亡。
身穿防彈衣為何還會被手槍擊穿?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并非譚飛龍所穿的防彈衣性能差,而是疑犯使用的手槍穿透力極強。疑犯使用的是奧地利格洛克(GLOCK)手槍,這款手槍在國外專門裝備軍警使用,屬大口徑的制式手槍。況且,這次疑犯還使用了鋼芯子彈。
雖然譚飛龍所穿防彈衣性能暫未公布,但根據(jù)廣州警方近年公開的招標信息,警方普遍采用的軟質防彈衣防護等級一般為3級,防護性能符合《警用防彈衣標準》(GA141-2010)中GA3級的要求:一是能有效阻止1979年式7.62毫米輕型沖鋒槍發(fā)射的1951年式7.62毫米手槍彈(鉛芯)穿透;二是為減輕受彈擊后造成的內外傷,應采取減傷措施,即用硬度在45度的EVA貼在應力擴散板(PE)上,安裝在防彈衣的貼身面。
中國1951年式7.62毫米手槍彈為54式軍用手槍的配套子彈,子彈尺寸為7.62毫米×25毫米,用54式手槍發(fā)射時初速即達445米/秒,遠高于大部分手槍的320米/秒,穿透力在手槍中鶴立雞群。而79式輕型沖鋒槍采用51式手槍彈時,其彈丸初速又提高一截,達到515米/秒,穿透力更強。
專家認為,中國警用GA3級防彈衣能防住79式輕型沖鋒槍發(fā)射的51式手槍彈(鉛芯),已足夠對付一般持槍匪徒。一般持槍匪徒較高級的不過是用土造54式等手槍,槍膛加工較粗糙,子彈也只有普通鉛芯彈,甚至是土造復裝彈。這樣的槍這樣的彈穿透力很差,對GA3級防彈衣威脅不大。
但槍案中,疑犯使用的是奧地利格洛克手槍,是大口徑制式手槍,從1983年開始成為奧地利陸軍制式手槍。現(xiàn)今格洛克手槍已經(jīng)發(fā)展出4種口徑、8種型號,并被40多個國家的軍隊和警察裝備使用。格洛克手槍不但小巧輕便,而且機構動作可靠,容彈量大,擊發(fā)速度快。至槍案疑犯被擊斃時,長彈夾放在旁邊只剩一發(fā)子彈,短彈夾已經(jīng)插入槍中,還有十余發(fā)子彈。手槍型號暫不清楚,但以最早的格洛克17式9毫米手槍為例,該槍使用9毫米魯格彈,標準彈夾容量為17發(fā)。
分析人士指出,奧地利格洛克手槍威力在54式手槍之上,再加上配有鋼芯子彈,擊穿目前警用的GA3標準防彈衣完全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