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哥哥張國榮還在世上,你能想到兩年之后他會進入花甲之年嗎?
“詞神”林夕,你能想到永遠一身棉質(zhì)襯衫的他已經(jīng)53歲了嗎?
這是不是很殘酷?
更多人會說林夕跟陳奕迅的相知,跟王菲的緣分,跟楊千嬅的情份,可是,你也未必能夠想到,林夕和張國榮之間的那份惺惺相惜。
1986年,當(dāng)時的林夕才25歲,以45度角仰望天空的大好年華。這一年,有了他給張國榮填的第一首詞——《妄想》。
太妄想,她不會愛得勉強
太妄想,她不慣思量
太妄想,她討厭痛哭怪像
太妄想,我視覺已失常
只是林夕后來給的評價是“現(xiàn)在回來聽,不如不要聽”。彼時不成熟的林夕完全不懂得怎么寫一首可以叫喊的歌,甚至他后來才琢磨過來,“妄”字的鼻音是壓根就不適合去叫喊的。
沒料到的是,第二年年底,張國榮再次邀來林夕,這次填的詞還入選了1988年香港電臺 “十大中文金曲”,這首歌叫《無需要太多》,原版是馬兆駿的那首《我要的不多》。那時的林夕,終于成熟,至少能夠了解什么是真感情。
之后,又有了電影里用到的插曲和主題曲,比如《追》、《紅顏白發(fā)》和《眉來眼去》。
那時候,林夕參加張國榮的生日派對,現(xiàn)在已經(jīng)貴為“夕爺”的林夕說,自己這樣的小孩后輩,沒資格走近他,只能遠遠地說一聲生日快樂。
小心翼翼的卑微,如同張愛玲的低到塵土里,是愛,卻也源于對方的光芒太過強烈。
畢竟有些人,是天生的巨星風(fēng)范。
一直到1996年的專輯《紅》,這是闊別樂壇多年的張國榮在《寵愛》之后,推出的全新粵語大碟。
林夕包辦了整張唱片的詞作。林夕說,他完全沒有想到,《怪你過分美麗》會受到那么多人的熱捧。他說,既然黃霑和倪匡都用過同一個詞“眉目如畫”來形容張國榮,那自己為什么就不能寫一個更重量級的《怪你過分美麗》呢?
還有一首《左右手》,為哥哥贏得了太多獎項,甚至被認為是林夕寫給哥哥的宣示其性取向之作。林夕后來出面辟謠:“這首歌他事前沒同我討論過,是我自己想寫用一只手擁抱,一只手告別,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p>
當(dāng)然,讓林夕覺得這輩子最光榮的一件事,不是成為一代詞神,不是得過多少歌詞獎,不是跟黃耀明玩過曖昧,而是為張國榮寫了一首《我》。
《我》的國語版和粵語版,都收錄在2000年張國榮的專輯《大熱》里。
張國榮問林夕:“喂,你有沒有看過一出戲,叫《假鳳虛凰》???”
林夕說:“看過,怎么啦?”
張國榮堅定地說:“開頭第一句我都想好了,就是‘I am what I am’”。
“這樣啊,好,你等我來啦?!?/p>
張國榮反問,“那你知不知道寫什么???”
就是這樣一首命題作文,林夕說,不管是當(dāng)時寫還是現(xiàn)在聽,都會覺得自己和張國榮像一對伙伴一樣在握手。
“I am what I am”,不向無關(guān)之人妥協(xié),自在地保持著纖塵不染。
張國榮是優(yōu)雅的貴公子,也是演唱會上長發(fā)披肩難辨雌雄的妖嬈歌者。
甚至,Leslie在英文里,是一個男女通用的英文名,張國榮把原先的英文名Bobby改成它是一種有意的暗示嗎?
張國榮更偏愛國語版的《我》,在2000年的演唱會上,他每場都要唱兩遍《我》,中場唱一遍,臨結(jié)束再唱一遍。
我就是我
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天空海闊
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我喜歡我
讓薔薇開出一種結(jié)果
孤獨的沙漠里
一樣盛放的赤裸裸
因為懂得,方能感同身受;
散聚有時,卻也風(fēng)光無限。
音樂推薦:
最劃時代的唱片《Leslie(Monica )》
如果說《風(fēng)繼續(xù)吹》讓哥哥成功上位,這張專輯則讓哥哥成為一代偶像巨星,并奠定了自己區(qū)別于當(dāng)時所有歌手的劃時代的不羈風(fēng)情。在那個保守的K歌時代,哥哥幾聲并不太激烈的呼號,已經(jīng)足以驚天動地。何況,除了《Monica》,這張專輯中的《H2O》和《藍色憂郁》也一直是哥哥演唱會上勁歌熱舞的保留曲目。
最自我的唱片《紅》
這是哥哥重返歌壇后發(fā)行的第一張全新創(chuàng)作的粵語唱片。從這張唱片開始,原先那個偶像巨星不見了,換上了一個追求自我風(fēng)格的藝術(shù)青年。于是,我們聽到的是一些頹靡的音色和幾分沉重的氛圍,以及哥哥借C.Y.Kong的電子合成器和林夕的筆桿子為自己勾勒的真實輪廓。
最經(jīng)典的唱片《大熱》
點題主打快歌《大熱》及慢歌《我》,感覺都很“演唱會”。而歌曲《我》更點明是“張國榮熱情演唱會”的壓軸主題曲,也是張國榮在這張專輯中最喜愛的一首歌,歌曲更由哥哥親自作曲、由他的御用填詞人林夕譜上歌詞。另一首歌曲《大熱》是專輯的同名主打歌,由張國榮作曲,節(jié)奏強勁的舞曲風(fēng)格突出了“大而熱的愛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