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香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使用。從熏燃、懸佩到涂傅、飲用、乃至到奇思妙想地用來計時,都反映了古人對“香”這種海外來物的認識以及古人精致的生活情趣。
香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使用。從熏燃、懸佩到涂傅、飲用、乃至到奇思妙想地用來計時,都反映了古人對“香”這種海外來物的認識以及古人精致的生活情趣。從古至今,無論遇到何種情境,只要在香熏里把它點燃,自然就能保持面部表情松弛,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態(tài)。
真正的香料并不產(chǎn)于中國,而遠在西域諸國,正如范曄在為《和香方》所寫的短序中說的:“甘松、蘇合、安息、郁金、多、和羅之屬,并被珍于外國,無取于中土”(《宋書·范曄傳附孔熙先傳》),所以宋代以前,除了朝貢以外,香料來源比較有限,香料種類也較少,除了祭祀和宗教用香外,香的使用并不廣泛,是作為奢侈品而存在的。漢代時即便貴為皇后的明德馬皇后都說“吾為天下母,而身服大練,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無香薰之飾者,欲身率下也?!保ā逗鬂h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紀》)。
宋明以來,在朝貢的基礎(chǔ)上,海外貿(mào)易極大地擴大,各種香料通過海上之舟大量運入中國,民間各種修合之香也頗為盛行,香在人們生活中起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香的使用也更為廣泛和多樣化,極大地豐富著人們的生活。
中國古代的達官貴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香的妙用,通過熏燃香料來驅(qū)逐異味。石崇家的廁所因為焚香曾經(jīng)聲名顯著,成為一時笑談。在石崇以前熏香多出現(xiàn)于宮中。那時香大多產(chǎn)于西域諸周,西域離中原路途遙遠,同時中原的海外貿(mào)易還沒有發(fā)展起來,宮中僅有的香料都是通過西域諸同的朝貢得來的,熏香也最早成為宮中的習俗,大多用來熏炙衣被。
漢代用香熏烤衣被是宮中的定制,并且有專門用來用香熏烤衣被的曝衣樓,衣服熏過,香氳還在,穿在身上,生活很有質(zhì)量??墒?,衣服熏到最后又異化了,有詩為證:“西風太液月如鉤,不住添香摺翠裘。燒盡兩行紅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