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古
亂世藏金,盛世藏畫。這是誰天才的總結(jié)呢?我不知道,但我看得見,今天的國人,一窩蜂地奔著收藏市場而去,地方電視臺的這類節(jié)目不說,只說央視的幾個頻道,開設(shè)的幾檔此類節(jié)目,就一個比一個火爆。特別是李佳明主持的那檔“尋寶”的節(jié)目,一周一期,全國各地跑,跑一個地方,那地方的人,就都如打了雞血似的興奮,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尋寶”節(jié)目的錄制現(xiàn)場,人手一件兩件的“寶貝”,編了號,在熒屏前,搖著號等待專家掌眼鑒定。
那樣的場面,真是太火爆,太熱烈了。
前年,“尋寶”來到西安,讓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的古城,也火爆熱烈了一把。我有一位樂古的朋友,捧著他家祖?zhèn)鞯那啻衫徲?,也湊了去,并僥幸地?fù)u到了號,獲得了專家的鑒定,明確告訴他,這件青瓷“對著哩”。“對”是一句行話,也就是說朋友的青瓷缽盂貨真價實,是一件古物了。古到什么程度呢?專家問了朋友,朋友說他們長輩們傳說,是一件元代的東西,專家就還夸了他的長輩們有眼力。
元青花哩!在西安城能有幾件?
朋友短信告訴了我,惹得我心癢癢著,抽空兒去了他的家里,目睹了那件珍貴的元代青瓷缽盂,覺得元之青花是樸素的,是雅拙的,大不如明清瓷器的精巧和細(xì)膩。不過,卻也很是適合我的審美趣味。這么說來,把我的一點小隱私就也暴露出來了,我如朋友一樣,也是樂古的,這里淘一件,那里淘一件,東淘西淘,倒是淘了一堆東西。因為錢太挾手,我淘不起什么大件的東西,在我的家里,都是些出之民間的灰陶器,以及磚和瓦……對于我的這些收藏,許多人是要輕薄的,我鄉(xiāng)下的老泰山,進城來瞧病,見我的書房和客廳,盡是一些灰土土的大小瓦罐和磚瓦,就和陪同他一起來的岳母,避開我問他們的女兒,說我弄回家那么一些土瓦瓦的東西做什么?是要在家里釀醋嗎?還是要在家里泡菜?這么兩聲的問來,把我的妻子問得忍俊不禁,笑了個前仰后合,告訴她的父母,說那都是古董哩!
妻子不如此倒還罷了。她這一說,她的父母就還說了,說他們當(dāng)年平整土地學(xué)大寨,挖出了不少這樣的瓦罐子和磚瓦,挖出來是個碎的,就混在土里填了地,是個好的,一鎬頭敲上去,敲碎了,依舊混在土里填地。
妻子把這話偷傳給我,讓我好一陣惆悵。不過,從此我更愛我淘回家里的灰陶罐子和磚瓦了。因為我頑固地認(rèn)為,我的陶罐子和磚瓦,年齡小者也是漢代的東西,再長一些的,就都是秦時和更久遠(yuǎn)的春秋以及周王朝時期的東西了,面目雖不如明清的瓷器華麗,但內(nèi)涵又絕對不是明清的華麗所可比擬的,而最關(guān)鍵的是,他們絕對的古,這樣的古讓人古得心安,讓人古得淡定,讓人知道自己的幼稚……試問,哪一個人能比這樣一件古物活得長久?
當(dāng)然,古物的存活過程,也很不容易,像我的老泰山說的,那些遠(yuǎn)古的灰陶罐子和磚瓦,遇著了他們,一個粉身碎骨的命運,便難幸免了。
有了在我家里的那一番遭遇,回到鄉(xiāng)下的老泰山,也留意起古物了,而且時不常的要給我通個信息……樂古,對于一個人的影響,就是這么偶然和容易,因為那種思古之幽情,就在我們?nèi)说倪z傳基因里存在著,有個合適的機緣,淡淡地沖擊一下,就會激活過來,成長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快樂并痛苦,而欣悅并遺憾,無始無終。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詩人薛保勤是我的朋友,他用這么兩句話,形容我們居住的西安城,我是為他而高興的,在西安城里,很少有不樂古的人,我掰著手指數(shù)不過來的朋友,和他們相見,開口問的不是“吃了沒吃”的問題,也不是“喝了沒喝”的問題,手伸給了你,握住的是一個他正把玩的古玉小件,不握了呢,攤在手上的可能是一面銅鏡,或是一件別的什么,便是不怎么相熟的人,笑嘻嘻走向你,也會隨身亮給你一件古的物件。
樂古,成了今天的一種時尚,可是我的女兒,卻有她的看法。去美國斯坦福大學(xué)深造的她,說她也是樂古的,對幾千年的中國文明,非常敬佩和熱愛,她每每參觀那里的博物館,都為收藏在那些博物館里的中國文物而驕傲。然而,這是不夠的,我們樂古而不能泥古,樂古而更不能背上古的負(fù)擔(dān),讓古擋住我們的眼光,束縛了我們的想象,那才是得不償失呢!
美國多年輕?。∪贇q不到的歷史,他們太現(xiàn)實了,樂古從不薄今,而且又還努力地向著未來。
樂敗
爭勝是人的天性,如果沒有那點兒勁頭,人活得還有什么滋味?我相信,飲食男女,幾乎很少沒人不這么想。可是我要問,這就好了嗎?我得承認(rèn),爭勝后的感覺的確不錯,然而這卻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倒是有些人,在有些情況下,樂于失敗,反而十分自得,同時也使他人開心。
便是大到江山社稷這樣的問題,樂敗也不失為一種美麗的選擇。
翻開歷史,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最為典型者,西楚霸王項羽,理應(yīng)坐頭一把交椅。這位力可舉天,亦可拔地的大英雄,在鴻門宴上本可血刃劉邦而定天下的,但他沒有,放虎歸山,與劉邦展開了數(shù)十年的楚漢戰(zhàn)爭,因此節(jié)節(jié)失敗,被漢軍十面埋伏,圍困在烏江邊上,眼看著心愛的女人虞姬自刎而死,卻還不肯渡水江東的那一種樂敗的精神,賺取了千古以來,多少人的悲嘆?!吧?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詞句,該是最好的解釋了。
我這么解讀項羽,有人是反對的。這不奇怪,因為我就懷疑自己,這么解讀是否有理?但我還是頑固地要這么說了,原因非常明了,也就是說,項羽的所有失敗,都是他造成的,便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他也完全有機會,完全有條件,渡水江東,積蓄力量,東山再起的,可他卻選擇了失敗。
英雄不爭,能說不是樂敗嗎?
項羽樂敗的結(jié)果,使殘酷血腥的楚漢戰(zhàn)爭,立馬偃旗息鼓,國家一統(tǒng),人民安居樂業(yè),使中華民族的歷史,有了一個強盛的大漢王朝,而他自己,也光榮地載入史冊,為后世兒孫所感動,所懷念。
樂敗,的確是個值得玩味的東西呢!世上的事情,原來并不是樂勝的人被人尊重,也并不是樂敗的人就不會被人尊重。往往是,一些樂勝的人,還要留下千古罵名,而樂敗的人,卻會留下千古美名。
在朝代更替的大是大非面前,既然如此,那么在家庭生活中呢?似乎更應(yīng)該如此。
樂敗不丟人。樂敗是一種智慧。在我的家里,是妻子,是女兒,還有我,全都先天有著樂敗的氣質(zhì),并享受著樂敗的快樂。然而又怎么樂敗了呢?瑣瑣碎碎、點點滴滴,到我想要舉個例子來說時,卻一時想不起有什么好說,總之,那是尋常家庭生活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時刻。
我要說的是,我是最容易被“攻擊”的,發(fā)起攻擊我的人,很自然的是我的妻子了,而我的女兒,趕在這個時候,又總是青紅不分,皂白不辯,一概地要當(dāng)她媽媽的“幫兇”。譬如說洗鍋洗碗,往往是在一家吃著飯時,我自告奮勇,沖鋒在前地收拾好碗筷,鉆進廚房,站在水龍頭下,聽著嘩嘩的水聲,自在地洗出一只碗又一只碗,洗出一個盤子又一個盤子,洗出一雙筷子又一雙筷子……洗好后,碗盤筷子,各歸其位,但到下一頓吃飯時,妻子往碗里盛飯,往盤子里盛菜,正盛著,她會發(fā)現(xiàn)我把碗洗得不大徹底,把盤子筷子洗得亦不大理想,總要殘留一星半點的飯粒或菜渣,這是她所不能允許的,劈頭蓋臉地就要說我?guī)拙?,說輕說重,都在她當(dāng)時的情緒了。我該怎么辦呢?我能怎么辦呢?我唯一可做的是承認(rèn)自己的粗心,承認(rèn)自己的大意,沒把鍋碗盤子筷子洗干凈,然后還要加上一句保證,說我保證下不為例,一定把咱的鍋碗盤子筷子洗干凈,讓愛干凈的老婆滿意。
我承認(rèn)了錯誤,并做了保證,妻子的臉色會怎樣呢?這不用說,一定會如桃花般燦爛呢,她因此在把飯菜端上桌子后,還會從酒柜里取出一瓶酒來,然后擺上酒杯,斟上酒,和我來碰一下了。玻璃的酒杯,碰在一起時,發(fā)出的那一聲脆響,真是要多好聽就有多么好聽。妻子嘴對著酒杯,會沖我一樂,輕輕啜一口,而我就更得意了,我會仰起脖子,把滿杯的酒都吞進嘴里去。女兒這時如果在場,自然把她“幫兇”的嘴臉,要不加掩飾地暴露一次。
她旁敲側(cè)擊,說:我媽的話,你記下了么?記下把鍋碗盤子筷子洗的時候洗干凈。沒洗干凈都有酒喝,洗干凈就更有酒喝了。
我的妻子她的媽,是不要她的小“幫兇”這么說話的,拿筷子把女兒飯碗輕敲一下,說:飯菜把你的嘴堵不??!
是不是雞毛蒜皮?是不是不足掛齒?家庭生活,能有多少驚心動魄?能有多少驚世駭俗?我想一定不會很多,而多的就是洗洗涮涮,一日三餐,讓樂敗的精神,藝術(shù)地滲透進來,使我們的家庭,獲得樂敗的美滿,和樂敗的幸福。
樂閑
不獨是我,一切有夢想的人,對岳飛的這一句告誡都是有記憶的,“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此外,也還可能對陸游和辛棄疾的兩句話也心存記憶,前者不無傷感地喟嘆,“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死等閑”;后者則哀痛萬分地感概,“閑想最苦,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不知別人記著這些話,對自己會產(chǎn)生怎樣的作用,但我知道,他們?nèi)豢啥际歉邞言谛氐娜嗜酥臼?,我是深被他們的詞句所感動,而以此激勵自己,不敢偷懶,總是埋頭于自己的夢想,哪怕半日之閑,都覺是一種犯罪。
同樣的感受,在女兒吳辰旸就要赴美留學(xué)前的一日,和她們幾位中學(xué)同學(xué),在西安城里閑游了半日,回家來,便不無痛心地說:犯罪啊,我把半天時間混沒了!
對女兒的這句話,我沒做半句回應(yīng),倒是她的媽媽說她了。什么犯罪不犯罪,誰一輩子不偷個閑,樂上一樂?
樂閑……我得承認(rèn),這是個值得玩味的話題呢。
人這個東西,最初的欲望是吃飽穿暖;滿足了吃穿,就又欲望名和利;滿足了名利,就還欲望富貴;滿足了富貴,就把永遠(yuǎn)保佑當(dāng)成了欲望……如此下去,不知何時才能真滿足?不知何日才能得空閑?做人到不了一個境界,萬萬難有這個覺悟,終其一生,總是一個忙,忙吃忙喝忙自己,還又忙父母忙兒孫,忙得白頭到老,忙得日薄西山,還是忙不夠,直到心存萬般遺憾,倒頭而去,雙眼還忙得閉不上。難怪才高八斗的蘇東坡,禁不住要做這樣一聲浩嘆了: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清之小品名家張潮,把蘇子的那一聲浩嘆,讀出了自己的味道,他在他的《幽夢影》里,不無自得地寫來“,人莫樂于閑……閑則能讀書,閑則能勝游,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于是?”我非常欣賞張潮的觀點,他所謂的閑,都非無所事事的樣子,所以閑,還有自己的目標(biāo)與追求,不免一股文人的氣息。實際上呢,閑的好處還有很多很多,遛一遛鳥,放一放鷹,摸幾圈麻將,摔幾把撲克,甚或是鉆進人伙里吹一吹牛,坐在水邊發(fā)一會兒呆,其實也是不錯的,只不過這種種的閑,太無所事事,太沒心沒肺,太……怎么說呢?玩物喪志,閑得迷失了滋味,就不好了。閑有閑的學(xué)問,怎么閑?還真是需要仔細(xì)琢磨的,會閑了,閑出無限樂子來;不會閑了,可能閑出一身病來,這是一定要注意的。因此,張潮進一步寫到“能閑世人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刹皇菃幔课覀兎叛蹪L滾紅塵,誰不是削尖了腦袋,并挖空了心思,去作鉆營的勾當(dāng)。我沒有這樣的能力,而且對此也視若敝履,總把別人認(rèn)定既不得利,又不得名的活計,卻一門心思地樂而行之,其中沒有點兒智慧,沒有點兒定力,還真是難以堅持下去的呢!
人生苦短,時光如同覆水。
今日的人,在欲望的驅(qū)使下,還有科學(xué)以及現(xiàn)代化的勞什子推波助瀾下,好像對古人關(guān)于“閑”的理解,很是糊涂,很是不得要領(lǐng)。平日里,忙得陀螺般地轉(zhuǎn),把自個兒忙得都忘了姓甚名誰,長此以往,就算謀魚得魚,懷揣魚又謀熊掌,兼而得之,結(jié)果又能怎么樣呢?就能青史留名?就能千秋萬歲?這是靠不住的,“春歸如過翼,一去了無痕”,不要到歷史的深處去翻,也不要到現(xiàn)實的遠(yuǎn)處去找,只把自己的左左右右看上幾眼,就能很好地觀照自己,往往是,越是忙越是急的人,什么都不會留下,倒是一些悠閑的人,慢騰騰的,沒怎么爭的人,哪怕身不由己地化為一縷青煙,但他的精神氣質(zhì),還是會留下一些在人間。
他人是自己的鏡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好像就特別有說服力,他在官場上是忙過的,在錢場上也有一個時期的忙,后來他自覺的什么都不忙了,把自己“閑”了下來,卻使后來的人,對他念念不忘。
難得浮生半日閑,活人可不敢把自己活得太滿,要知道大家在作畫時,最懂得留白的妙處。我們做人呢,也須懂得舒展自己的情懷,仿佛閑云野鶴,肋下生翼,唯如此,我們的生命,想不美麗都難。
樂貧
在坎坎坷坷的人生路上,我是一個樂貧的人。所以樂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我能記得的一些生活細(xì)節(jié),都可以證明,我其實是很愛錢,也十分向往富貴的。小時候,要過年了,三十的晚上,父母給我?guī)酌睹鞴夤獾挠矌艍簹q,我小心接到手里,握住了就再不會松手,晚上睡覺,衣服脫了,手還不松,攥著硬幣進入夢鄉(xiāng),到第二天早晨,我從熱炕上爬起來穿衣服,攥著硬幣的手,依然紋絲不動的拳著,知道要吃大年初一的臊子面了,我攥著的手不得不端飯碗,不得不捉筷子時,我的手還松不開。這個時候,并不是我不想松手,我是想松松不開了。
人的關(guān)節(jié),長時間保持一種狀態(tài),就會造成不能伸縮的結(jié)果。我的父母知道這個問題,他們把我抱在懷里,小心地搓揉著的我的拳頭,幫助我活動著手指關(guān)節(jié),這才使我緊攥了一個夜上的手松開來,露出了我攥在手心里的硬幣。
父母說我了,小財迷!
小財迷長到八歲的時候,粗識了一些文字,也撥拉得了算盤珠子,忽一日,父母當(dāng)著幾位兄長的面,把一個包著鐵皮的小箱子傳到我的手上,并鄭重宣布,家里的收與支,就都由我來管了,而我也不知深淺,欣欣然接受了這一職責(zé),從此,一邊在村里的小學(xué)讀書,一邊很是認(rèn)真地管理著家庭的財務(wù),被我的父母親切地稱為“小掌柜”。
從“小財迷”成長為“小掌柜”,讓我懂得了窮家難當(dāng)?shù)牡览怼?/p>
那時候,誰家里不是貧窮的?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躍進”運動,全中國都“人民公社”化了,誰的家里都困難,吃了上頓愁下頓,嚴(yán)重一些的,舉家都走上了討飯的路,更為悲慘些的,都餓死在路上。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要說我們家還是不錯的,這是因為,在我前頭的四位哥哥,都離家工作著,吃的是商品糧,一月到頭,既有定量的糧票可領(lǐng),還有定量的工資可拿,這可都是活糧活錢哩,哥哥們必須節(jié)余一些出來,拿回家,交到我的手上,由我仔仔細(xì)細(xì)地記在家庭收支賬簿上,然后又一筆筆按需花銷著,稱鹽灌煤油,以及家庭成員生病了打針吃藥……這樣一個時期的歷練,讓我知道了財富的重要,我是沒法樂貧的。
所以有人樂貧,我敢肯定,那一定是吃得撐著了的那類人的一種理想。
我沒法樂貧,因為我小掌柜的經(jīng)歷,深刻感受了窮家過日子的難場。父親在我十三歲時去世了,我們一大家子散成了五家子,我因為母親的一場疾病,要借十塊錢,在村里西家出,東家進,借了多半個村子,都沒能借來那治病救人的十塊錢。因此,我咬著牙,痛下決心,一定要想方設(shè)法弄錢了。當(dāng)然,偷和搶我是不會干的,但在我意念深處,那兩個恐怖的字眼,也曾陰氣霍霍地閃現(xiàn)過,只是由于嚴(yán)格的家教,把那兩個字眼,死死地束縛住了而已。
那么我能怎么積累財富呢?
也許只能靠自己的兩只手想辦法了。我起早貪黑,自學(xué)了木匠手藝,我能打制非常好的風(fēng)箱,還能打制娶媳婦嫁女要用的描金箱子,以及老人過世要睡的壽材……這讓我的小日子過得漸漸有了起色,直到改革開放,我拉起一幫泥水匠,建立起一家小有規(guī)模的建筑隊,出門進城,承攬建筑工程,那曾讓我想去偷、想去搶的錢票子,就很容易地直往我的衣兜里裝。然而這時,發(fā)生了兩件事,讓我又感到了樂貧的美好。
首先是我的母親,在我把我掙回家的錢,趕在大過年的日子,堆在老人家的面前,老人家卻一點都不高興,兩眼驚恐地看著花花綠綠的錢票子,手撫著她的心口,給我說了這樣一句話。
母親說:你要把媽嚇?biāo)绬幔?/p>
無獨有偶,對我情有獨鐘的女友,后來的妻子,像我母親一樣,也是個怕錢的人。當(dāng)時,她雖然沒有說出母親那么驚恐不已的話,卻也言三語四地表達了她的意見,不希望我往錢眼里鉆,而最讓我痛下決心,堅決離開錢場的是她說的這樣一句話。
她說:有錢的男人,有個學(xué)好的嗎?
這句話可是太決絕了,雖然我不能完全同意她的觀點,男人有了錢就不學(xué)好,但也沒法駁斥她,因為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個現(xiàn)象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卻大多都能相扶相攜過日子,而富裕的男女,錢多生邪念,很少恩恩愛愛,便是硬撐著出雙入對,也不難看出偽裝的痕跡來。
女兒吳辰旸就要出國留學(xué)了,是夜我們家人坐在客廳看電視,不知什么原因,我脫口向她說了這些往事。女兒默默聽著,到我把自己說得都覺無味時,我便不說了,而女兒卻似意猶未盡,讓我繼續(xù)說。但我再也提不起往下說的興趣了,于是,我給女兒就這個話題說了最后一句話。
我說:樂貧是要有條件的,也是要有資格的。
樂醉
承認(rèn)自己是酒鬼,是要有些膽量才行。特別是讀書人,明明自己是酒鬼,卻死不承認(rèn),有人問他時,他只會虛虛地一笑,言說自己只是好點酒。這有什么好掩飾的呢?難道是,吃(故鄉(xiāng)人的話)酒有什么不對嗎?還有,煙酒不分家,吃煙呢?像吃酒一樣有什么不對嗎?請大家原諒我,我不是強詞奪理,也不是蠻不講理,我在許多場合為煙酒說過話。我說了,人類的所有發(fā)明,煙和酒是偉大的。
難道不是嗎?
我們?nèi)?,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生活,是要有些詩意的。怎樣才是詩意?怎么才能詩意?我對此沒有多研究,說不出多少道理來,但我認(rèn)為,自身的修養(yǎng)是重要的,必要的書得讀,必要的事得做。除此而外,煙和酒是可以幫些忙的。譬如煙,人在苦悶時,或在思考時,點一根煙,吃一個煙霧繚繞,飄飄然騰云駕霧,豈不美哉?特別是酒,那個形似水、性如火的家伙,入口三杯,誰能不臉紅耳熱,詩性大發(fā)?最著名的該是詩仙李白了,他斗酒詩百篇,佳話傳千代,不僅美哉,而且妙哉。
詩意在煙霧里,詩意在酒香中。
我這么說,并不是鼓勵眾生,墜入煙霧中尋找詩意,沉溺在酒香中尋找詩意,去作一個煙鬼,或是一個酒鬼。那可不好,而且是很不好。我的意思是,一切都要量力而行,根據(jù)自己的身體需求,能吃一口煙,就吃它一口,能喝一口酒,就喝它一口,真的是不錯呢。
把握好度,是最關(guān)鍵的。
我不吃煙,就把煙放在一邊,留給會吃煙的人吃去。我喝酒,輕車熟路地說說喝酒的事,我不會臉紅,也不怕人笑話。照家里人來說,我就是個酒鬼。因為酒鬼,所以就也鬧出了一些笑話。記得最為清楚的一次,女兒吳辰旸還小,正上幼兒園,是夜我與《西安日報》的幾位同事喝酒,喝得高了,被同事扶著回家,一進家門,不知何故,褲帶一松,褲子掉在了腳面上。女兒把我的這一丑態(tài)記在了心里,來日清晨,送女兒到幼兒園,女兒看著入園的小朋友,都牽在父親的手里,那樣一種親昵恩愛,就給送她的母親抱怨了。說我爸爸,喝酒喝得褲子掉在腳面上,到早晨起來,還一身的酒氣!女兒的抱怨,被左右的其他小朋友以及他們的父母聽見了,側(cè)過臉看我的女兒。女兒人小,倒不覺得什么,送她的母親臊得恨不能腳下有條縫鉆進去。
酒鬼生涯中,這次教訓(xùn)是深刻的。
妻子因此逼我戒酒了。我嘴里應(yīng)著她,但在酒桌上,我是管不住自己的,聞著撲鼻而來的酒香,別人不勸我,我也會自覺端了酒杯,一杯一杯地喝了呢。不過,從此再也沒有那般醉過。但是身上的酒氣,還是引得妻子要管我了。她說得很堅決,說我如果再喝酒,就不要進家門。
這是什么話呢?我聽了只當(dāng)耳旁風(fēng)。
過了兩日,我傍晚與幾位酒友相聚,喝了一些酒,回到家門口,看見家門上掛著一件棉大衣,心想恩恩愛愛的妻子,把她警告我的話還當(dāng)了真。我竊笑一下,把掛在門上的棉大衣取下來,穿在身上,靠著門板蹲了下去。
我在靠門往下蹲的時候,有意把響動弄得很大,為的是讓室內(nèi)的妻子知道,我回家來了,就蹲在門口上。
我很有耐心地蹲著,可能因為酒精的作用吧,蹲著還真睡了過去。睡得呼呼正香時,我感到有人往外推門(現(xiàn)在的防盜門,都是向外開的)。推得很努力,很用勁,把我推得醒了過來,始知是導(dǎo)演這場家庭小戲的妻子,心里是不忍的,她要把門打開,接我回家的呢。知道了她的動機,我醒來后,死靠著門板,讓妻子怎么使勁,都推不開。無奈了,妻子放棄了用勁,卻也一言不發(fā),僵持著傳出一聲一聲低泣。這我可受不了,抬屁股起來,拉開門,自己走了進去。
今年春天的時候,湘西深山里的酒鬼酒廠,邀約了十多位作家,來為他們舉辦的“酒鬼酒”征文頒獎,作為嘉賓,我參加了活動的全部過程,我閱讀著參賽作者的作品,并聆聽著他們的酒故事,一面覺得開心,一面又還覺得好笑,想著自己的一些醉酒行狀,不能自禁,書寫出來,以供好酒者茶余飯后樂之。
這就是酒鬼的好了,不掩飾,不排斥,坦坦蕩蕩,有君子風(fēng)。我交朋友,很多都是“酒鬼”,我們因酒而快樂,而且又還因酒而神仙。
樂誹
憤怒記恨嗎?暴跳如雷嗎?以牙還牙嗎……一個人在他無辜受到非議,誹謗,甚至陷害時,最容易做出的舉動,可能都是這樣的,如果不能平息心中的怒火,以牙抵牙,以血還血也是可能的。我不排除我就沒有這樣的心思,因為我不是圣人,所以我也會,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血氣方剛,誰能咽下被人非議、被人誹謗、被人陷害的惡氣呢?
好在是,人在一天天的經(jīng)歷,一天天的變老,到了一定的年齡,回頭來看,不難看出懷有以惡治惡、以暴治暴的心理,是多么幼稚的一件事,太不值得了。
我們讀書,從幼兒園發(fā)蒙,上到小學(xué)、中學(xué)、大學(xué),十多年間的統(tǒng)編教材讀下來,大家把自己讀過的篇目梳理一下,看看我們都讀了誰?屈原躲不過去,司馬遷躲不過去,蘇東坡躲不過去……我要歷史地羅列下去,發(fā)現(xiàn)那些被統(tǒng)編進教材里的作品和人,都有一個特別突出的特征,就是寫了這些作品的人,在他們的生前,都是要被人非議、誹謗和陷害的,看透了這一點,讓我憤憤不平時,還會露出一絲會心的微笑。
端午節(jié),享受著這一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屈原,天才地寫下了《離騷》《九歌》,但他活著的時候,卻是那么地悲慘,在他祖居地的楚都,不斷地被人非議、誹謗、陷害,到頭來,連英明的楚國國君都煩了,跟著那些非議、誹謗和陷害他的人,把他趕出國都,讓他身無立錐之地,痛苦無望時,在汨羅江畔,仰天一聲浩嘆,縱身一躍,投水而亡……他死了,因為他的真誠,因為他的真愛,他活在老百姓的心中,也活在無邊無際的時間當(dāng)中,老百姓以節(jié)日的形式紀(jì)念他,時間以節(jié)日的形式懷念他,他沒有死,他死不了。倒是那些非議他、誹謗他、陷害他的人,活著時,就在老百姓的眼里和時間的面前死了,他們死了后,就更在老百姓的心里和時間的面前,死亡得一點痕跡都沒有。
屈原是這樣,司馬遷也是這樣。
被陷害受了宮刑的司馬遷,其所承受的屈辱,真不如屈原投水那么痛快,但他默默承受著,還創(chuàng)造性地為中華文化留下了一部煌煌巨制的《史記》,使我們中華文化有了一部可稱信史的大作。
屈原的不幸,司馬遷的不幸,歷朝歷代,打墻的板一樣,一直翻著,就沒有停止的時候,到了北宋,突然地降臨到了蘇東坡的頭上,這位千百年來堪稱文學(xué)第一大家的才俊,從他科舉考試取得大名后,幾十年間,從來都與他人的非議、誹謗、陷害相交織,不是被明槍傷著,就是被暗箭傷著,從開封貶到黃州,從黃州貶到英州,一貶再貶,最后竟被貶到海南島上的儋州……不斷被非議、被誹謗、被陷害,好像還不能清除給他制造惡夢的小人們的戾氣,他們甚至想要借助皇帝的手,殺了蘇東坡而后快。正如時人黃庭堅《跋子瞻和陶詩》一文里說的那樣,“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可不是嗎,為了躲避朝廷中的是是非非,蘇東坡主動申請,外放到地方任職,先先后后八年時間,相繼任職杭州、密州、徐州地方首長,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政績,老百姓擁戴他,可是圍繞在皇帝身邊的一批小人,卻不怎么待見他,千方百計要非議、誹謗、陷害他。宋神宗元豐二年,亦即公元1079年,蘇東坡被調(diào)任湖州擔(dān)任知府。湖州就是今日的浙江吳興,新的環(huán)境,新的開端,蘇東坡籌劃著新的工作方向,打算為地方百姓多做些實實在在的好事。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陷害,差點要了他的性命。
臭名昭著的“烏臺詩案”在幾個小人的羅織下暴發(fā)了。小人們看不慣蘇東坡比自己有才,見不慣蘇東坡治理地方有方,就把蘇東坡的詩作拿來,雞蛋里挑骨頭,斷章取義地找出幾句,誣陷他“譏謗朝政”“愚弄朝臣”“指斥乘輿”!啊呀呀,有此三條大罪,蘇東坡被千里迢迢地捉拿回開封,下到天牢里,等著殺頭了。好在有個愛護蘇東坡的曹太后,得知事情的原委,告訴神宗“因?qū)懺娢亩涤诶为z,自從開國以來尚無先例。我患病已久,萬不可再致冤屈之事,以免損傷天地中和之氣?!碧K東坡因此死里逃生,躲過了一劫。
然而不幸得很,蘇東坡保住了腦袋,卻依然保不住自己被非議、誹謗、陷害的命運。后來做了宰相的蔡京像原來誣陷蘇東坡的一般小人一樣,依然嫉妒著蘇東坡的才華,一次又一次地詆毀誣陷蘇東坡,為此還發(fā)明了一個立碑辱名的方法,把包括蘇東坡在內(nèi)的許多后來為中國文化所記憶的偉人名字,刊刻在上面。這通石碑史稱《黨籍碑》,在桂林龍隱崖的一孔石窟里,還隱約殘留了一部分,歷數(shù)上面刊刻的名字,計有司馬光、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程頤、范崇仁等。
聰明如蔡京者,刊立《黨籍碑》,原來是要侮辱蘇東坡他們的,不成想,辱人不成反辱己,被辱的人在時間的長河里,一個一個,越來越圣潔光輝,越來越受人崇拜敬仰,而他自己卻萬世為人唾罵。
歷史是一面鏡子,一個人在被非議,在被誹謗,在被陷害時,并不完全是個壞事,只要自己行得端,走得正,是可以樂見非議、誹謗和陷害的,更可以樂視非議、誹謗、陷害成為打磨樹立自己才華和品行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