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解析]
本案位處愉景灣海濱,具有面向180度的無敵大海景,是一套低密度別墅式豪宅單位。我們運用各種綠色作為設計語言,并透過顏色、物料、藝術品等與自然環(huán)境相融合。為了加強人與自然之間的關聯(lián),特意邀請巴黎藝術家Elsa在二樓廊道定制了一整面藝術特色墻,構成富有創(chuàng)意的過渡風景。
戶外是碧海藍天,戶內是光影變化。180度全視窗為長條形居室?guī)砹顺渥愕淖匀徊晒?。客餐廳采用開放布局,孔雀綠的沙發(fā)背墻飾面奠定了整個居室的基調:雅致與自然。流動的自然圖紋大理石反襯出編織素紋地毯的柔軟,搭配著動物皮紋的矮凳和云石桌面圓幾,將客廳的自然對話與溫馨氛圍營造得極為細膩。順著光之變化,橫梁、餐廳柜體墻及樓梯墻面皆采用鏡面材質裝飾,賦予了長條形空間更為開拓的視野,讓業(yè)主身居每一個角度皆可透過反射看到一片海藍藍的景致。餐廳與廚房開放相連,珠串式燈具自挑高天花垂吊而下,可在燈罩壁中望見小顆粒水珠,熨合了“海之印象”的主題。
沿著樓梯向上,通透的玻璃界面可雙向反射光線,巴黎藝術家Elsa的藝術作品《落葉》被定制成特色墻,連接著兩層空間。落葉代表著季節(jié)的更迭,是對自然生活真實存在的呼喚,被放在二層睡眠區(qū)的廊道上再適合不過。二層的主臥延續(xù)了大視窗,可欣賞到無敵海景,并置有花朵圖紋的推拉屏,可抵御過強的光照。兒童房在用色上更為大膽,天然石材質墻紙搭配藍色調的壁畫,以色彩活躍了居室的身份界定。
《現代裝飾·家居》對話鄧子豪葉紹雄
本案靠近灣畔,具有絕佳的景觀,大海的藍與天空的白構成了室外的美好景觀。在一層客廳能看到搶眼的綠色墻紙,富有創(chuàng)意的花藝以及應景的抱枕等等,在設計時,您為何選擇綠色作為主要色調?我們喜愛以創(chuàng)新的方法尋找并運用不同的物料媒介,顏色的演繹就是其中之一。本案中,我們以象征平靜、舒適、有生命涵義的綠色作為主色,運用顏色作為延伸室內外的橋梁。在古老的瑪雅文化及漢字文化圈內,藍色和綠色并沒有明顯的分別,皆寫作“青”,故此我們希望以孔雀綠與屋外大海的藍色作一個銜接,把自然界中最突出的顏色體驗帶到室內,并強調了客廳在自然、生活和社交中扮演的角色。而為了融合整個設計,我們選取不同的物料媒介例如花藝、抱枕、燈飾及擺設等等,一以貫之地運用上綠色系。
如今,在商業(yè)空間營造藝術氛圍已越來越成為業(yè)內的一大趨勢。在本案中,您提及將藝術家的作品運用到墻面,請介紹下藝術家及其作品的具體情況?在本案中又是如何運用的?它跟其他飾品及材質是否融合?
我們邀請藝術家Elsa為本案的長廊繪一幅作品,以較人性化的手法融入設計。Elsa在法國的藝術文化之都巴黎生活了七年,其作品散布在亞洲各地。她的作品更被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等取用。我們欣賞她的感性認知,并邀請Elsa在二樓以金色的顏料畫上落葉,為二樓的長廊添上季節(jié)的感覺,并以落葉告知季節(jié)的變遷。而飄落的落葉型態(tài)又為整個空間營造出一絲動感。
本案中,我們關注到一層公共空間運用了大量的鏡面處理,樓梯扶手也采用通透的玻璃材質,配合光線變化,制造出建筑立體感。您當時是基于何種考量進行了這樣的設計處理?
公共空間運用了大量鏡面及玻璃扶手,除了要增加空間感外,更為了連接一二層的過渡空間。玻璃扶手是為了增加空間的延伸,將客廳伸展到中層,令空間之間融合,空間的層次及通透感亦會提升。再透過玻璃兩面的反射面,把空間的氛圍深化,以營造出立體感。而玻璃扶手及鏡面的切角,是為顯露出建筑的立體感。
在燈具及家私的選用上,本案有哪些獨到之處?
家私上的細節(jié),我們以變化、過渡及扭轉等的意念來配合整體設計方向。例如客廳的長椅、主人房的床都是將皮條子扭曲、立體化后,再運用到家私上。這些細節(jié)就是要配合空間之間的變化。家私材料都用自然物料,例如客廳的兩座木化石座椅、茶幾的云石臺面及房間內的木茶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