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位于東歐,是一個歷史悠久、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國家??死品蚴遣ㄌm的古都,是波蘭文明的縮影,這里的一磚一瓦都在向人們訴說著戰(zhàn)爭留下的各種創(chuàng)傷,都在證明著波蘭人民堅毅不屈的精神,在這里,歷史與文化的痕跡隨處可見,既可以在在舊城遺址徜徉,讓鞋跟叩響舊時代的門扉;又可以在這里的城堡里、宮殿中聆聽知名作曲家的音樂會,遙想波蘭史上的種種變亂興廢,仔細咀嚼出波蘭的厚重和偉大。
一位好友多年前定居波蘭,不久前應他的邀請,我走進了這個古老的城市。
古韻悠悠的街巷——完好保持著中世紀風韻
在首都華沙參觀游覽兩天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請好友帶我去克拉科夫。乘火車從華沙出發(fā),經(jīng)過大約兩個半小時的行駛,便抵達了這座波蘭南部城市,一出車站,一股古樸典雅的氣息撲面而來,映入眼簾的建筑,古色古香,充滿神韻,仿佛一尊尊精美的雕塑,彰顯著藝術(shù)之美。朋友告訴我,到了波蘭之所以一定要到克拉科夫來,不僅因為它是波蘭的第三大城市,最主要的是它始建于公元7世紀,并在文藝復興時期是波蘭的首都,那時波蘭正是歐洲東部最具實力的國家,因此克拉科夫作為一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科學中心,得到了大規(guī)模建設、發(fā)展,曾輝煌一時。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就曾就讀于克拉科夫大學,同時由于紡織工業(yè)和紡織品進出口貿(mào)易發(fā)達,克拉科夫也贏得了“紡織之城”的美譽。如今雖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洗禮,但克拉科夫依然保留著中世紀的歐陸風情,1978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chǎn)”,并被列為世界最優(yōu)秀的12座藝術(shù)城市之一。
安排好住處,漫步街頭,踏著小方塊石鋪就的石子路,一種久遠的歷史感油然而生,舉目四望,街道兩旁的房屋,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錯落有致的排列著,墻面上的浮雕和房屋頂端的立體雕像,精致細膩,人物栩栩如生,景致活靈活現(xiàn),一幅幅均彰顯著濃郁的藝術(shù)氣息,路過之人無不駐足觀賞、品味,對數(shù)百年前建筑師的精湛技藝發(fā)出贊美之聲。
城中一座城堡式戲院在眾多建筑中最引入矚目,它建于1499年,至今還在使用,朋友說:“這種城堡建筑在歐洲已不多見,保持如此完好的更鮮有!還在使用的可謂鳳毛麟角了!”面對這座建筑,思緒穿過時光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昔日克拉科夫文化的繁榮和人們追尋精神6愉悅的品味。行走中我發(fā)現(xiàn),一些小街的墻上固定著長短不一的鐵鏈,這令我很詫異,詢問后才得知:這是古時人們拯救醉漢的一種報信設施,當醉漢在不寬的街巷中行走時,東倒西歪的身軀會不斷碰擊鐵鏈,發(fā)出叮當之聲,附近的人聽到后便會來幫扶他們,以免醉漢發(fā)生意外。我情不自禁地發(fā)出感嘆:“真沒想到,這座古城中還有如此人文關(guān)懷的公共設施!”
熱鬧的中央廣場——記錄著一個動人的傳說
克拉科夫最具魅力和歷史感的是有著“全歐洲最大中世紀廣場”美譽的中央廣場。廣場中心是一座大型商場,建于1257年,因當年主要是商人們經(jīng)營面料,洽談進出口紡織生意的地方,故被稱為紡織會館,中央廣場也因此有紡織廣場之稱。商場建在廣場中心,這在我到過的國內(nèi)外許多城市中還是第一次見到。商場一樓擺滿經(jīng)營各式波蘭民族風情藝術(shù)品的攤位,以刺繡、琥珀、木制品、盤碗餐具、波蘭娃娃等為主,個個攤位前都人頭攢動,生意興隆。商場地下是國家博物館,二層是藏有許多藝術(shù)珍品的博物館畫廊,收藏有18至19世紀波蘭以及世界各國不少著名畫家的經(jīng)典之作。
廣場東側(cè)建有一座磚紅色的圣瑪麗大教堂,它是克拉科夫的標志性建筑。頗有意思的是,每到整點時,教堂鐘樓頂部的一扇小窗就會打開,伸出一只金色的小喇叭吹奏一首曲子,一曲終了,吹奏者會探身向廣場上的人們揮手致意,而這時,廣場上的當?shù)厝吮銜哉坡暫秃羯诼暬貞?,并對教堂行注目禮。原來這愉悅中帶著莊嚴舉動背后有著一段不同尋常的故事:相傳13世紀時,來自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鐵蹄逼近克拉科夫,教堂鐘樓居高臨下,當教堂中有人發(fā)現(xiàn)敵人到來時,便吹響喇叭,給城中百姓報信,結(jié)果敵兵一箭射穿了那位吹奏者的喉嚨,喇叭聲隨即戛然而止。而那一刻正是整點時分,此后為了紀念這位吹奏者,每到整點,教堂鐘樓上就會響起喇叭聲,直到現(xiàn)在。這喇叭聲或許就是一種提示,提示如今美麗的古城曾經(jīng)歷的不幸和悲涼。
廣場上還建有波蘭愛國詩人密茨凱維奇的雕像,他用飽含深情的筆觸勾勒出他的母國:“美麗的田園,沉重的歷史。我看著我可憐的祖國,像兒子看著被車裂而死的父親:我忍受著整個民族的苦難,像母親感受著腹中胎兒活動的陣痛?!彼脑姼栌腥琰S鐘大呂,至今仍能響震我們的耳廓。
在他的雕像旁邊是大小各異、風格不同的觀賞性雕塑小品,各種雕塑周圍,一些街頭藝人展示著自己的技藝,有的用手風琴、小號等演奏經(jīng)典樂曲,有的支著畫板為游人畫素描或進行彩色噴畫表演,熱鬧非常。廣場上不時有高頭大馬拉的古典式載客車輛經(jīng)過,清脆的馬蹄聲和著悠揚的樂曲,猶如一首旋律優(yōu)美的交響曲,在廣場上回蕩,使這座中世紀廣場依然充滿迷人的活力,正因為如此,2005年中央廣場被評為“世界最佳廣場”。
離開中央廣場時,太陽已經(jīng)西下,和煦的夕陽灑在磚紅色的大教堂上,散發(fā)出一種迷人的暖紅,這暖紅與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交相輝映,給人一種祥和之感,令我久久難以忘懷。
恢弘的王宮城堡——杰出的建筑藝術(shù)佳作
游覽完中央廣場的翌日,我來到華沙成為波蘭首都之前歷代國王的王宮——“瓦維爾城堡”,王宮坐落在維斯瓦河左岸的瓦維爾山上,遠遠望去,氣勢恢弘,富麗堂皇,它始建于9世紀、興盛于16世紀,以前歷代國王加冕都在這里舉行,離世后也都安葬于此,同時這里也是波蘭古代騎士、圣徒以及著名詩人的安葬地。王宮雄偉中帶有典雅,和我們在西方大片中看到的古城堡一樣,四周筑有堅固的圍墻、碉堡,每一幢建筑都高高聳立,花崗石砌成的墻面、形狀各異的窗戶、直入云霄的屋頂,給人一種厚重、神秘之感。宮中的主體建筑,在多層拱廊環(huán)繞中,拱廊里鑲嵌著精美的浮雕,每一幅都構(gòu)圖嚴謹、飽含意蘊,雕工細膩、凸凹有致,堪稱藝術(shù)佳作,與建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視覺感受:在整個王宮建筑群中,最特色是具有羅馬式、哥特式和文藝復興式建筑風格的教堂和禮拜堂,肅穆而威嚴,站在高大的教堂前面,抬頭望著教堂頂端醒目的十字架,讓人不由心生一種神秘和敬畏之感。教堂鐘樓上有一尊重達8噸的“西吉斯蒙德鐘”,鑄于1521年,是波蘭中古時期的重要文物。傳說來到鐘樓之人,只要撫摸一下大鐘,即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盡管這一傳說的起源已無從考證,但每一個來到教堂的游客,不論黃皮膚、白皮膚還是黑皮膚,都深信不疑,爭先恐后撫摸此鐘,看來,期望美好,是行走于這個世界上所有人的共同心愿。現(xiàn)在,這個歷史上的皇權(quán)聚集地,已經(jīng)辟為皇家博物館,館內(nèi)珍藏著波蘭歷代藝術(shù)精品,同時王宮建筑群也成為克拉科夫、波蘭乃至歐洲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建筑群,建筑藝術(shù)佳作。
風韻猶存的中世紀街巷、世界最佳廣場、保存完好的王宮城堡,離開克拉科夫時,這些記錄著歷史印痕的景致,猶如一張張精美畫卷,留在了我的腦海中,每每回想起來,都會使我再次細細品味,在品味中再次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