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有個方言,叫“走動”,說親戚不在遠近,在走動。走動得勤,才親。
就說《紅樓夢》中劉姥姥和賈府的關(guān)系吧。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就是因為劉姥姥的姑爺姓王,姑爺?shù)淖嫔蠟榱税徒Y(jié)“賈史王薛”中的王家曾聯(lián)了宗,就變成了親戚。于是劉姥姥轉(zhuǎn)彎抹角進了大觀園。王夫人對鳳姐的下人說,她既來了,也是好意,別簡慢了她。鳳姐遵命,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兩家從此“走動”起來。劉姥姥從此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而賈府落難的關(guān)鍵時刻,眾叛親離,劉姥姥挺身而出,變賣家產(chǎn),把巧姐兒從煙花巷贖回來。真的比親姥姥還親。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講究走動。還以《紅樓夢》為例,林黛玉不用說,是常年住在外祖母家。史湘云是賈母的娘家人,賈府的小姐們辦詩社時就把湘云接了來,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薛姨媽帶著寶釵經(jīng)常住在賈家。尤二姐、三姐也是因為走親戚來到賈家,等等,不勝枚舉。普通百姓走親戚是常事,今天去姑家住幾天,明天去舅家玩玩。很溫暖,很難忘。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大家不愛串門了。近幾年還熱了兩個新詞,一個叫“御宅”,就是在電子世界里過虛擬生活,一個是“宅”,專指足不出戶。有人下定義說,宅,指與人交往有障礙。據(jù)說這樣的風尚是從日本傳過來的,大家只需對著電腦手機所有問題迎刃而解。更有甚者,日本出現(xiàn)了“草食男”——宅到連性也不感興趣,男女同居一室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不足為奇了。
有句話叫“見面三分情”,可現(xiàn)在見一面真難。我有個作者,與之交往了二十年,相談甚歡,竟一次也沒有見過面。交往十來年而未見面的更是比比皆是。
有一天,我讀清代袁枚的《隨園詩話補遺》,說起李白《贈汪倫》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不由得心生感慨?!袄畎壮酥蹖⒂校雎劙渡咸じ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边@流傳千古的浪漫與深情,寫的是古人“走動”的故事。汪倫與大詩人李白素昧平生,汪倫喜愛李白的詩,就想見個面,便以酒和桃花潭相誘,把李白從外地邀了來,倆人把酒言歡,相處數(shù)日而別。臨行,詩人登船之際,岸上忽然傳來汪倫“踏歌”之聲,李白大為感動,遂作此詩,凡夫汪倫從此名傳千古。
與朋友共度好時光是一種幸福?!妒勒f新語》載,王羲之的兒子王子猷,一天半夜醒來,見外面雪景非常好,便起床吟詩飲酒,興之所至,乘著小船頂風冒雪到幾十里外和朋友分享去了。孟浩然隱居鹿門山時,來朋友家做客:“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本坪筮€約好了下次會面:“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寫的也是一次訪友:“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焙蔚壤寺?!
過去人為了見個面,要舟車勞頓幾天幾十天,風餐露宿,不辭辛苦?,F(xiàn)代人有動車、有高鐵,從大北方到最南方,朝發(fā)夕至,更別說飛機了,幾個小時從地球這頭到了那頭,可見面還難——過去距離遠,心近;現(xiàn)在距離近,心遠。
可人畢竟是血肉之軀,是群居動物。相互之間不走動,不見面,情淡了。沒了情,人孤獨了。人一孤獨,那么多的心理問題接踵而至,甚至連活著都覺著沒勁兒了。
所以,這樣大好的春光里,和親戚朋友走動起來吧,一走動,心熱了。心一熱,整個世界都是暖的。不是嗎?連奧巴馬的夫人都帶著母親和女兒來中國串門了。親戚里道的,走動走動,有話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