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器具:
墊座是鋪墊在作品下面,用來烘托作品,增添美感,完善造型的物品。其形狀、色彩根據(jù)作品構(gòu)圖、造型需要來選定。固定器是用來對不同植物進行固定的作用。常見的固定器有雙環(huán)、蜂窩狀固定器使花朵底部更加穩(wěn)固,烏龜、螃蟹這樣的造型都有吉祥的寓意。
劍山,顧名思義就是布劍如山。它是在一塊高密度的合金基座上,按一定的間距并有規(guī)則地排列固定了尖朝上的銅釘。劍山的作用首先是通過密布的劍釘使花枝能快速地插入直立,并且由高密度的基座使整個插花造型形成一個低位重心,保持所期望的整體穩(wěn)定性。
花剪、修枝剪、注水器等輔助工具。一種專門用于切割細小和中等粗細枝條的花剪,可在插花過程中隨時調(diào)整花的枝葉,一般僅可單手操作,少數(shù)兼可雙手操作。注水器為保持花朵的新鮮而隨時抽取水,方便保鮮使花朵嬌艷。
修身養(yǎng)性,芳香自從器中來
選對一種適合自己心性的花材就夠了嗎?美人還需細賞,好花更是需要精心地去呵護。實際上,在傳統(tǒng)插花中,各國多以各種容器為載體插制。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器皿重新塑造與延展花的美,讓花顯得更加婀娜多姿、楚楚動人。
傳統(tǒng)插花花藝有著深厚的文學藝術(shù)積淀,總的說來是離不開“器可載道”這種精神。自宋代文人雅士喜歡青瓷白瓷,元代則多偏愛單色釉瓷,明代又將青花瓷推向一種新的潮流,清代隨著工藝的精進,青花、粉彩、景泰藍更是品種各樣相得益彰?,F(xiàn)如今,插花雖不再拘泥局限于瓷器,我們可以用瓶子、盤子、籃子或者各種異形容器。但萬變不離其宗,我們都在追求美的境界里不斷發(fā)展,讓傳統(tǒng)插花的美沁入心間。
插花的藝術(shù)之美
插花的美,貴在文化中積淀而來的感悟。古人在供養(yǎng)與祭祀中不斷摸索規(guī)律,方知花有花道,遵循一定的自然規(guī)律讓花更自然地舒展?!耙?guī)矩”自從中來,中國文化是重“禮儀”的國家,重禮尊道是一種傳承,在道家中追求天地人和,在佛家中講求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而在儒家中表現(xiàn)為君臣使的關(guān)系。無論什么流派,我們都尊重文化的走向,將禮儀保留,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不斷的發(fā)展中,找尋深厚的民族文化,并在現(xiàn)代生活中尋找更深層次的藝術(shù)追求。
賞幾束插花 品一味好茶
在與孫老師的交流中,老師邊說邊在續(xù)茶。在茶香中娓娓道來花的文化,其實細細想來,賞花與品茶一樣,都是在觀一種人生態(tài)度。茶分五行,綠茶屬木,紅茶屬火,黃茶為土等等,在五行間達到一種陰陽平衡。同樣,在花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秋季多插菊花,器皿屬土,土生金,菊花屬金,金生水。將菊花插入瓶中配以水,在悄然中達到五行的一種平衡。在尊重自然的規(guī)律下,參悟一種向善的心境。孫老師在自己微博中寫道:“看淡,就是好心境;想開,就有好心情。萬物在說法,看你如何著眼。凡事都是多棱鏡,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結(jié)果。”我們唯有在品味間,心下多幾分處世的寬容。
德與藝自在花中
插花是一種心手間傳遞能量的形式,一種花材在不同的人手中插出不同的樣子,這就反映了你不同的狀態(tài)。在這個秋季,與徐行坊的孫可老師一起研習中國傳統(tǒng)花藝的精妙,方知德與藝盡在花中?!盎ā蓖ā叭A”,是人間最美麗的善;花道即為“華道”,疏遠繁妍,高雅天然,綿延千年。自古花作為一種傳遞能量的方式,古人用它來祭祀、參禪以及修行。在傳統(tǒng)文化里體味花的因緣與世界。
慢慢用心
動手插出一件心儀之作
步驟:
1.藤條盤于花籃中,花剪取適度鐵絲,用鐵絲固定藤條。
2.取小麗花七朵,按照不同姿態(tài)將其置于藤條中加以修剪。裁下的襯葉墊于四周。
3.取金絲桃三株,將其分開修剪,再置于籃中散開插入。
4.取長短不一的金桂花三四朵即可,插于小麗花之下。
5.三兩株灑金柏,修剪后襯于小麗花、金桂花之下。而后,再取兩株長短不一的山茶置于整體花材之后,襯托主體更加嬌艷。
6.取兩枝火焰百合,選舒展自然的,將其置于中心偏上的高度,靠近中心點藤條位置插入。最后選擇造型飄逸葉子長的文竹兩枝,漫于主體的最上端插入,稍加調(diào)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