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爸爸買了一本《曾國藩家書》,要我讀一讀。我一開始看到這么厚的書,有些不耐煩,但靜下心來一讀,心里還真的有所觸動。
南懷瑾曾說:“清代中興名臣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套《曾國藩家書》?!笨梢娖渲械奈兜蓝酁槿怂蕾p,家書的章章節(jié)節(jié)、字字行行中浸滿曾國藩為人處事的大聰明、大智慧。從追求學識到修煉身心,從為官之道到用人之術(shù),從克服人性的弱點到掌握成功的方法,大清一位力拔山兮的人物躍然眼前:國之棟梁、家之支柱、父母之孝子、最好的兄弟和最仁慈的父親。
曾國藩雖然是學習正統(tǒng)儒家思想長大的,但他卻反對孔孟所堅持的“學而優(yōu)則仕”的觀點,把讀書做官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而是將做人和修身放在了首要位置。他認為,修養(yǎng)是人生最大的謀略,是立身的根本。個人能力和修養(yǎng)提升了,官位自然會來,甚至想推脫都推脫不掉。他的這一看法,和很多挖空心思謀求官位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曾國藩對子孫提出了四條要求:慎獨、主敬、求仁、習勞。慎獨,即一個人獨處時,要謹慎小心,嚴格要求自己;主敬,即對人恭敬,對事一絲不茍£求仁,即心胸要寬厚,要有愛心;習勞,即勤勞,不要不勞而獲。這些精神財富滋潤了曾家一代又一代的兒女,盡管是侯門大族,但曾氏一族沒有出一個紈绔子弟,而且代代人才鼎盛,不能不令人稱奇。
整本書中,有兩封家書我印象極深。
“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嘗苦思力索,終無所成。近日,朝朝摹寫,久不間斷,逐覺日異而歲不同,可見年無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種樹畜養(yǎng),日見其大而不覺耳。”曾國藩用自己練書法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后人一個道理:但凡成功人士,必定具備一個素質(zhì),就是“?!?,也就是積少成多,持之以恒?!坝泻恪薄坝谐!闭f起來容易,但世人有多少能真正做到呢?大約這就是庸人遍地,成功之士不多的原因吧。就像我們讀書,沒有恒心,三天熱乎勁,哪能取得好成績呢?我想,只有像曾國藩所說,讓“有?!背蔀槲覀兊囊环N習慣,靜下心來。才能漸入學習的佳境。
“余生平略涉儒先之書,見圣賢教人修身,千言萬語,而要以不忮不求為重。忮者,嫉賢害能,妒功爭寵;求者,貪利貪名,懷土懷惠;忮不去,滿懷皆是荊棘;求不去,滿腔日即卑污?!睂Υ速t語,我感觸頗深??慈缃竦奈覀?,個個都是家中的明珠,以自我為中心,所有的愿望都會被家人無條件地滿足。然而當我們走入學校后,由于同學問的差別,嫉妒的情感就會充斥大腦,經(jīng)常會希望別人遭遇挫折,而烘托出自己的優(yōu)秀。這樣極端的方式于^,于己都是不利的,只有去“忮心”,放下內(nèi)心的包袱,不是羨慕嫉妒恨,而是贊揚欣賞超越。方能心態(tài)健康,以從容之態(tài)、大氣之姿面對學習,面對人生。
《曾國藩家書》,內(nèi)容如春天的一個大花園,我如一只蜜蜂,僅僅略作停留,啜一口花蜜,就覺香氣漫溢……
我想,我須用一生來品讀和踐行,才能真正讓人生進入幸福的境界。
(指導教師 唐甜)
(責編 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