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那年的一天,父親叫過來正在做作業(yè)的我:“你舅舅家的牛病了,他今天要犁地,你把咱家的大黃送去!”大黃是我家的那頭老黃牛,在我家已經(jīng)干了十個年頭的農(nóng)活了。
我從圈里牽出大黃,上路了。去舅舅家不過兩公里的路程,我想,只要我和大黃走得快,來回用不了半個小時吧。心里這樣想著,我的手上就使上了勁兒,將那根拴著大黃鼻子的韁繩緊緊地拽著,唯恐大黃不好好走,甚至怕大黃從我的手里跑掉。但大黃越走越慢,越走越?jīng)]精神。我急了,將手里的繩子拽得更緊了。結(jié)果,兩公里的路程,我足足用了一個多小時。
回到家里,氣憤不已的我在父親那兒告了大黃的狀:“它太不聽話了,越拉它越不走,下次我要好好教訓(xùn)它!”
父親呵呵一笑:“你第一次牽牛,還沒經(jīng)驗。要知道,趕牛兒你不能強拉硬拽,要順著牛兒的脾性,讓它在前面走,或者與它并排走,你絕對不能使勁拉拽。我經(jīng)常牽大黃去你舅舅家,它認得來回的路,明天再去時,你放手讓它自己走?!?/p>
第二天,當我牽著大黃再一次去舅舅家時,我放開了手里的牛繩,將它搭在大黃的背上。說來也奇怪,大黃像是受到了莫大的尊重,立馬精神起來,朝我“哞哞”兩聲之后,揚起四蹄“嗒嗒嗒”地朝舅舅家走去。而我再也不用像昨天那么吃力和緊張了。與昨天一樣的路程,今天只用了半個小時,就順利而歸。
強拉硬拽的牛兒走不快,做人做事不亦如此么?當你緊握雙手,里面什么也沒有;當你松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特約編輯 羅東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