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學生在美國學校里很?!绕涫菙?shù)理化牛氣沖天。我高中時參加的那些數(shù)學比賽,臺上的獲獎者都是清一色的黃皮膚、黑頭發(fā),讓我這個站在后面的亞洲人很無地自容。但是在我的高中里,幾乎沒有聽說過哪個亞洲學生文學學得好。
很搞不懂我們這個以讀書為榮的民族為什么現(xiàn)在沒了讀書的習慣,并且喪失了閱讀的樂趣。很多國人,從小到大就讀課本上那么一點點東西,然后就是看看報紙翻翻八卦,這大概就算是一生的閱讀了吧。
要是問起來還很理直氣壯:“讀書有什么用?這些東西電視上都有!”“太忙了,沒時間讀書?!痹谖铱磥?,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閱讀的習慣。美國人會利用一切時間來讀書:車上、飛機上、做家務的間隙,等等。美國人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是熱愛讀書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美國人讀書是全民性的。從收入很高的家庭到靠救濟金吃飯的家庭,都有讀書的習慣。在得梅因,只有非常窮的人才會坐公交車,因為每家都有車。我每天在坐公交車的時候都會觀察車上的人,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都拿著書在讀。
記得一天下午,我上車后發(fā)現(xiàn)錢沒帶夠,正在窘迫時司機喊了一嗓子:“誰有零錢?這個姑娘忘帶錢了!”
我一轉頭,發(fā)現(xiàn)車里那些灰頭土臉的流浪漢,還有那些裹著不合身的大棉袍的大媽們幾乎同時抬起頭來——他們手中基本上都拿著一本書!馬上,一個拎著大蛇皮袋子的流浪漢打扮的人放下了手上的書,從口袋里掏出了幾枚硬幣:“來,給你?!?/p>
我感激地接過錢。忙說:“謝謝!謝謝!”他微笑著擺擺手,又坐回去看書。他看的是一本泛黃了的《圣經(jīng)》。
我坐在座位上觀察那些乘客。我看見,明媚的陽光透過窗外的樹葉,星星點點地在那些布滿皺紋的老婦人的臉上跳躍,在她們的那些打開的書頁上舞動。到了該下車的時候,這些窮苦的老婦人小心地拿出書簽來,夾在書里面,然后把書放進她們破舊的包里,仿佛那一本書是什么圣物一樣。
我一直認為車上看書對眼睛不好,但美國人似乎壓根兒就沒有這種觀念?!吧氵@樣會把眼睛看壞的?!庇刑煸诼飞希宜诘拿绹哟彝ダ锏拿妹蒙蜷_了車后面的燈,在搖晃的車廂里借著那一點昏黃的燈光看書?!罢l說的,”莎拉搖頭,“我一直這樣看?!蔽也皇翘岢谲噧?nèi)看書,但是這種抓緊一切時間讀書的習慣的確令人驚嘆。
我非常佩服妹妹莎拉的一點就是她的讀書習慣。她幾乎是以每天一本書的速度在讀書,她是完全離不開書的。每周末她都去圖書館借上七八本書,一周以后去還,再借新的。她在海灘上曬太陽的時候戴著墨鏡看書,在超市工作的時候利用二十分鐘的休息時間看書,在課間看,在等人的時候看。
那么,美國學生的讀書習慣又是怎樣的呢?
我的朋友可拉,AP成績幾乎都是滿分,SAT和ACT的成績也近乎滿分。當我問她到底是怎么學習的時候,她簡單地回答:“就是讀書啊?!?/p>
在美國,想要取得好成績,唯一的方法就是閱讀。美國人重視批判思考與獨立學習的能力,而大量閱讀則是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最好途徑。所以美國的學校在學生很小的時候就要求學生讀經(jīng)典作品。而且是大量地讀。
那么,我們會不會有疑惑: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能讀得懂像是《奧德賽》《罪與罰》這樣的作品嗎?
伊塔洛·卡爾維諾,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青少年時期讀的東西,在長大后可能不記得細節(jié),但是對于那些還沒有進入社會的青少年而言,經(jīng)典名著以一種震撼人心的方式塑造著他們的性格,告訴他們什么是善與惡,什么是人性的矛盾。而這些書,在成年后重讀,能夠獲得更多更深刻的感受。
當我在美國高中學歷史的時候,曾經(jīng)不停地回想在國內(nèi)中學學到的方法:畫表格、理時間、編口訣,記憶、記憶、再記憶。美國短短的歷史,課本卻有一千多頁,老師還打印出大量的文獻讓我們閱讀。回想中國幾千年的悠久歷史,課本就那么薄薄的幾冊,完全沒有細節(jié),僅僅是記概念、記定義。
剛開始我怎么也讀不進去,后來總算是讀得進去了??墒悄敲炊鄸|西,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重點,而且老師也不給畫重點。我很苦惱,于是給可拉打電話。她高二的時候選的美國歷史,輕松地拿了滿分。
“可拉,我快死了!”我一開口就抱怨,“這破歷史怎么這么多東西啊!怎么一點重點都沒有?。俊?/p>
她有些不解地回答:“有了重點那還是歷史嗎?歷史上的每件事都很重要啊。”
我有些抓狂:“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考試的重點是什么?”她鄙視地一笑:“哈!你這個中國人!”我無力地說:“我真的快被折磨死了,你趕快告訴我,你是怎么學的?”“你把那課本從頭到尾讀一遍唄,”可拉說,“我就是這么學的?!薄翱衫?!”我震驚了,“這書這么大,一千多頁,起碼有好幾磅重,書都能把我砸死!讀完這書我都有孫子了!”“你別急啊,慢慢讀,我有時候也讀不進去,”可拉說,“我一般就是讀幾個小時,然后下樓做做家務什么的?!蔽疫€是不甘心:“難道就沒有別的更好的方法嗎?就沒有個提綱什么的能讓我背嗎?”可拉有點急了:“你不能這么學歷史!你難道不認為那些細節(jié)才是歷史的精華嗎?那些故事非常有意思!你現(xiàn)在背了,以后肯定會忘了的,那樣有什么用呢?”
我只好回到那本厚厚的大書里,一點一點地讀起來。
可拉的話是對的。其實我在內(nèi)心里也沒有期望她能告訴我一條捷徑,因為那樣的話,可拉就不是可拉了,可拉就不是那個熟讀薩特、康德、黑格爾的可拉了。作為我們學校最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連老師們都尊敬的學生,可拉是有她學習的方法的。而這種方法,就是單純地閱讀,大量地閱讀。
我認為,在現(xiàn)在我國大陸的義務教育中,應當加進大部頭名著的閱讀,而非僅僅幾篇節(jié)選。這一點,我國的臺灣地區(qū)就做得很好。千萬不要被數(shù)理化的優(yōu)秀蒙蔽了雙眼,讀書才是強國的根本啊。
(責編 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