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收到一封網友的來信,這樣寫:
“辛子姐:
我看您的博客上有很多的無理謾罵。于是聯(lián)想到很多博主都選擇了關博,所以想問問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此處略去N字),面對那些謾罵,您會有難受的時候嗎?謝謝?!?/p>
以前也收到過好幾封內容相近的來信,問的基本都是同一個問題。誠實地說:被人罵,當然不是什么值得慶幸或值得高興的事。但我想不出有什么值得沮喪或值得憤怒的。在回答對于批評和謾罵的心態(tài)之前,我想先說說今天的天氣,還有我所了解到的一些事:今天我所居住的城市在下雨,而另一些城市則正天晴。早晨時新聞報道說:日本的一位歌舞伎掌門人,66歲,因病去世了;而同時我收到一封朋友的郵件,報告喜訊說:她的孩子誕生了,非常健康可愛的小男孩兒。
這些,都是同一個早晨發(fā)生的事情:有些地方天晴,有些地方下雨;有些人去世,有些人誕生。你由此可以想象:在這個生活了70億人口的地球上,在同一分鐘里,也一定有人正在結婚,還有人正在離婚;有人正在相愛,還有人正在反目;有人剛找到一份工作,還有人剛失去一份工作;有的人正在幸福甜蜜,還有人正在痛不欲生…….其實,還不說這么大的世界,只說一座小小的花園,稍稍留意的話也會發(fā)現(xiàn):花園里除了鮮花綠葉,還有野草枯枝;除了蜜蜂蝴蝶,還有蒼蠅蜘蛛……這所有的我們喜歡的不喜歡的,熱愛的或憎惡的,美麗的或丑陋的,構成我們的這個世界。
這樣的世界當然是不完美的,但這樣的世界卻是完整的。完美是一種偏頗,但完整則是一種平衡。美也好丑也好,善也好惡也好,生也好死也好,得也好失也好,剛也好柔也好,動也好靜也好……這所有的一切,構成世界的完整。而社會的發(fā)展,生命的傳承,不是靠完美來得以實現(xiàn)的,而是靠完整來互相牽制、保持平衡,最終得以延續(xù)。
想通了這一切,便擁有一種頓悟,頓悟令人釋然。而釋然帶來坦然。而坦然,是一種自由。一種心靈的自由。一個擁有心靈自由的人,是會懂得尊重他人的心靈自由的。因此,即使面對指責或謾罵,也能給予最平和的包容。
就像那句話所說:你也好,你的敵人也好,有一天大家都是要從這里消失的。
再強大的人,也一樣擁有最脆弱的生命。每個人都是來這個星球稍事停留的過客。所以,吵什么吵呢,又有什么好生氣難過的?坦然一點,讓有限的生命活得舒展一點不是更好?何必因為別人的情緒而增添自己的煩惱?
人生,并非需要足夠的強大,但需要足夠的坦然。坦然是一種接受的能力,也是一種包容的氣質,還是一種放下的智慧。
只需有足夠的坦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