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凄厲的北風(fēng)呼呼地吹著,零星的飄雪好像在尋找什么似的,在人們眼前匆匆地劃上了一道道斜斜的白線后,便向角角落落里飛奔而去。
有風(fēng),零星的飄雪便不會把地面“鋪”白——似有似無的雪是不會在地面上存留的。只有寒冷、灰暗、土灰色的馬路承載著行色匆匆下班的人們,而雪只是這閃動場景中的點綴而已。其實,人們行色匆匆是與雪無關(guān)的,城市快節(jié)奏的生活,使人們覺得有一股無形的動力在驅(qū)使著他們,且周而復(fù)始。
由于單位離家近一點,我便沒有那么地匆忙,而是習(xí)慣地放慢腳步,從容地走在形色匆匆的人流之中。
走在道路上的人們,如同一群沒有臺詞的演員,天天在同一時間,同一條道路上,重復(fù)表演著同樣的節(jié)目。路邊攤販們的相貌,我早已熟悉了。甚至,我知道這些行人之中,誰和我是同路的人。
道路兩旁的人行道被各種生意人的攤點占據(jù)著,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南腔北調(diào)。然而這種聲音卻并不顯得嘈雜——這聲音已經(jīng)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了,使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人感到親切而自然。在路邊人們的交易之中,一些外地口音的商販為了迎合當(dāng)?shù)厝?,說話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把舌頭“打上卷兒”,不倫不類地把自己的聲調(diào)摻雜在當(dāng)?shù)氐恼Z言之中。盡管如此,他們的談吐之中或多或少帶著泥士的“芬芳”。威海這座小城的昨天還是農(nóng)村,人們似乎沒有理由排斥與輕視他們;也有不乏高傲的“貴族”毫不謙遜表現(xiàn)出他們的優(yōu)越感,提醒著人們城鄉(xiāng)依然存在著差別。
走在這雪中的路上,我除了欣賞輕巧的飛雪,早已沒有興趣去欣賞這些“演員們”的表演了。
“當(dāng)(糖)瓜啦……”
在一處遠離密集攤點的路邊傳來了帶著濃重的鄉(xiāng)音,卻讓我感到非常熟悉的叫賣聲。我循聲駐足。
只見一個陌生的老漢獨自一人坐在路邊。他面前擺著一只黃色的木箱,一根竹竿斜放在他的旁邊。倒置的箱子頂蓋算作他的柜臺了。柜臺里面擺放著幾只微微傾斜的糖瓜。糖瓜白中透微黃,周圍撒滿了白色的淀粉。老人那飽經(jīng)滄桑的臉上一雙深邃而有神的眼睛,不停地轉(zhuǎn)動著,伴著那低沉的叫賣聲將行人迎來送往。然而,卻幾無駐足之人??磥恚纳馑坪醪⒉痪皻?。
吸引我的并非為那濃重的鄉(xiāng)音,而是被曾令兒時的我流連的糖瓜所吸引。糖瓜是兒時孩子們最喜歡的食物。時下,再次聽著那耳熟能詳?shù)慕匈u聲,不由得泛起我兒時那早已沉淀多年的記憶。
糖瓜是我家鄉(xiāng)一種甜性食品,形如梭穗,白中帶有微黃,甘之如飴。只有在冬季里才能聽到它的叫賣聲。在寒冷的北風(fēng)中,它既甜又脆,稍有受力便可碎裂。可如果存放時間過久或放置溫度較高的環(huán)境里,它就會變成黏黏的。糖瓜是那個年代絕對的“奢侈品”,不管它是脆還是黏,那甜蜜的味道永遠是山村孩子的最愛。時下那種甜蜜味道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
那時人們的家境并不充裕。溫飽尚未解決的人們,很少有人能享受如此奢侈。雖然我的父親在公社工作,而我的母親卻常年有病,家境反而比其他人家更糟糕些。在嚴冬之中,那令人心動的叫賣聲卻不合時宜地響起。我心里非常明白,這叫賣聲是與我無關(guān)的。然而,那聲音卻一次又一次地響起,讓我的心一次又一次地飛翔……這種無奈的記憶,長久而深刻地印在我的心里。時下聽到那耳熟能詳?shù)慕匈u聲,心中那悠悠的積淀,清晰的印記,便不由得顯現(xiàn)在眼前了。
說來也怪,在我家鄉(xiāng)這種獨特的糖瓜,只有一個叫做脈田的村子出產(chǎn)。又聽說這個村子幾乎家家都制作糖瓜,而附近的村子卻沒一家制作的。家鄉(xiāng)流行著這樣的順口溜:脈田當(dāng)(在家鄉(xiāng)的方言中,“糖瓜”發(fā)音為“當(dāng)瓜”),不用嘗。足見在我的家鄉(xiāng),它的名氣有多大。雖然我參軍之后,也在外地吃過糖瓜,然而我再也沒有吃到過像脈田村制作的那么口味純正的糖瓜了。我心中總認為脈田的糖瓜最為正宗。
至今,我也依然不知道這甜甜的糖瓜到底是用什么原料制作而成的,為什么只有脈田村出產(chǎn),它制作又有什么特殊的工藝。盡管如此,脈田糖瓜依然在我的童年乃至成年留下永恒的記憶。想必與我有過相同經(jīng)歷的人,都會有這樣長期而持久的記憶的。
老人看著我,唯恐我的目光游移,再次吆喝道:“當(dāng)瓜啦……”這次的吆喝聲,比剛才的吆喝聲清脆了許多,響亮了許多。
這清晰的叫賣聲,是多么親切與熟悉呀。而這種親切與熟悉又充滿了我多少的無奈呀!聽到他的叫賣聲,我便不由得隨聲附和:“脈田當(dāng),不用嘗?!?/p>
聽到我的話,老人的眼前猛然一亮,連連點頭:“對……對……”立馬又急忙地追問道:“脈田?你熟悉?”
我默認地點頭:“這句話是對脈田當(dāng)瓜最大的肯定。”
老人似乎找到了自信,又似乎找到了知音:“我就是脈田的。這就是脈田的當(dāng)瓜,你可以嘗嘗的!絕對很棒……”
“我買一些吧?!?/p>
“你可以先嘗嘗,不要錢的?!?/p>
說著,老人遞過一個糖瓜,帶著純樸而耿直的表情。盛情難卻的我接過了糖瓜,在他的“柜臺”上輕輕一觸,很脆的糖瓜像墜落到地面上的晶體冰糖,非常自然地散開了,晶瑩的碎面閃著亮光。
我拿起一小塊糖瓜,怔怔地放在眼前。兒時那不合時宜的叫賣聲猛然清晰地在我的耳畔響起,而兒時生活的片段如同幻燈片一樣不停地在眼前變幻閃動著……
我把糖瓜放到口中,久違純正的味道在我的口中彌漫著。三十多年了,糖瓜的味道雖然依然是那么甜蜜,但我還是覺得這甜蜜之中帶著澀澀的酸楚……
事實上,糖瓜的味道對時下的我來說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成為泛起我童年生活的一個楔子,是它激起了我童年的記憶,是它讓我再一次地走進了過去……
老人用深邃的雙眼會意地看著我。
“我多買一點?!蔽也蛔〉攸c頭,用手指了指糖瓜。
“怎么樣?好吃吧?!”
我再次地點點頭,兒時的傷感與無奈卻不由得涌上心頭。猛然間,我心中產(chǎn)生了急欲把承載我記憶的糖瓜買回去的欲望,并且有些迫不及待了。
老人將“柜臺”輕輕向旁邊挪動了一下,“倉庫”里的糖瓜如同大馬哈魚產(chǎn)在靜水中的略帶皺褶的卵,黃中透白,稍微傾斜著,整齊地擺放在箱子底部。
看著“倉庫”里的糖瓜——那往昔的“奢侈品”,兒時的無奈卻猛然地閃現(xiàn),心中的窘迫油然而生。而我卻又不由自主地問:“大爺,你這賣當(dāng)瓜生意怎樣?好賣吧?”
“唉,不如過去了……”
我不知道老人所說的“過去”是指十年前,還是二十年前。
但我確信,現(xiàn)在賣糖瓜的生意肯定比三十多年前好做得多……
二
我是在車站外不遠處再一次看到了那位賣糖瓜的老漢的。
昨夜,雪很大。
一夜的風(fēng)雪,使整個威?;\罩在一片白色之中。風(fēng)不大卻寒冷刺骨。車站的廣播里提醒著人們,威海車站停發(fā)了所有的班車,朔風(fēng)之中,等候乘車的人們縮著脖子,間或跺著腳,并不停地張望著……
他穿著一件黑色的棉衣,腳上穿著一雙黃腰黑底的單膠鞋,陪伴他的依然是那個“倉庫”“柜臺”合一的箱子,以及一根長約一米左右的竹竿。從箱子里糖瓜的數(shù)量看,他的生意已經(jīng)接近了尾聲。在寒風(fēng)之中,瑟瑟發(fā)抖的他邊吆喝著邊從箱子里往外拿著僅有的幾個糖瓜,眼睛卻不停地向遠處瞭望著,搜尋著有無開往他老家方向的班車。
昨晚是燈火輝煌、萬家團圓的元宵夜,而多年不遇的暴雪使天地混沌成一片,今天清晨并沒有進城的班車,因此他應(yīng)該是昨天來威海的。
由此,我心里產(chǎn)生了疑惑:在這個風(fēng)雪交加的夜晚,老人是在哪里度過的呢?難道他是在賓館中度過的?從他的輕身簡從及單薄而簡單的穿戴上,我覺得我的這種想法自說難圓。于是,我又有另一種解釋,昨晚他一定是在親戚或朋友家過的。然而,寒風(fēng)中瑟瑟發(fā)抖的他,卻讓我感到他是多么孤單與孤獨。
看著在寒風(fēng)中左顧右盼吆喝著的老人,我心里不由得感到澀澀的酸楚。從老人的年齡上看,他已經(jīng)到了含飴弄孫、頤養(yǎng)天年的年齡了,而他卻不合常理地陪著他那孤獨的竹竿在寒風(fēng)之中不停吆喝著……
我是從遠處走過去和他搭訕的。老人已經(jīng)不記得曾和我有過交流了,他只是不停問我買不買糖瓜。當(dāng)我提到脈田糖瓜以及他姓原時,他便依稀地記起去年我們的那次相遇了。
“老朋友”相見,我們都覺得非常親近。
我關(guān)切地問道,“大爺,冷嗎?”
“冷?冷了才好呢!”說著他拿起一只糖瓜,輕輕地向箱子頂蓋一戳,糖瓜很脆,散開了。說,“看,多脆!你嘗嘗。還是天冷好啊……”
我拿了一小塊糖瓜慢慢地咀嚼著。然而,這次他卻沒有向我“炫耀”他制作的“脈田糖瓜”純正甜美的口味了,而表露出無奈來:“這是今年最后一次來城里賣糖瓜了?!?/p>
看著他悵然若失的神態(tài),我禁不住地問其原因。
老人邊翻動著糖瓜邊說:“過了正月十五了,再也沒有像今天這樣寒冷的天氣了;天氣暖和了,糖瓜就變得黏黏的了,就再也不會有人來買了。唉,還是天冷了好?。?!”
看著他瑟瑟發(fā)抖的樣子,我愕然了。朔風(fēng)之中的老人竟然希望天氣寒冷!“還是天冷了好”,這句話像一把錐子扎著我的心。我不由得想起《賣炭翁》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的場景。時代的變遷,社會文明日新月異,而一千多年前人民悲涼、凄慘的生活,竟然在今天真實再現(xiàn)了……
我惘然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的矛盾中謀生與生存著。這也許不是普遍現(xiàn)象,但也并非孤例。我知道,艱辛無奈的生活疏散而零亂地散布在我們生活的人群之中。
我本想順便問一下他昨晚是在哪兒過的,然而,我始終不敢開口。我唯恐“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的窘迫,讓我再次陷入內(nèi)心痛苦壓抑的萬劫不復(fù)的深淵之中。
買 藥
夜?jié)u漸地深了。窗外,風(fēng)伴著飛雪。
我是第三次走進這家診所來打點滴的。由于時間已經(jīng)很晚了,診所內(nèi)所剩之人已經(jīng)不多。僅有的幾個病人或坐或躺疲憊而慵懶地輸著液體,不斷傳來陣陣連續(xù)的咳嗽聲。
大夫給我掛著吊針,問我:“怎么樣?好點了嗎?”
“好多了,只是咳嗽還是那么厲害?!?/p>
“這是一次流行性感冒,是非常明顯的上呼吸道感染,特點就是發(fā)燒咳嗽,并且服用口服藥效果普遍不太理想。剛才走的那位老師班上今天有十多名學(xué)生感冒了,都是咳嗽得厲害。我看,你還要再打上幾天點滴了。”
說完,大夫又去忙別的病人了。
我坐在床上看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飛雪,心中暗自慶幸,多虧在自己的小區(qū)內(nèi)有這家診所,否則這么大的雪將如何回家。
這時,門開了,走進了一個身材瘦小的姑娘。她緊縮著雙肩,一綹頭發(fā)垂到臉上,遮住了半邊臉。從她穿的衣服上我知道她是山東運輸學(xué)院威海分校的學(xué)生。也許是校服比較寬大,也許是由于寒冷,她把雙手縮到了袖管里。
見有人進來,大夫急忙走了過來:“你怎么了?”
姑娘用手輕輕捋了捋垂在額頭上的頭發(fā),她的臉在燈光下顯得是那么蒼白。她向桌子前湊了湊,聲音很小,說:“阿姨,我……咳……咳……”她的聲音淹沒在連續(xù)的咳嗽聲中。由于咳嗽的震動,那綹頭發(fā)又垂了下來,重新將她的那半邊臉遮住。
姑娘用手扶在胸口,輕輕地拍著:“咳……阿姨,我……咳……買藥。”說完,她用手把垂下來的頭發(fā)捋了捋,接著,又是一陣劇烈地咳嗽。
大夫示意她坐在凳子上,并拿出了一支體溫計,遞了過去:“先測一下體溫吧?!?/p>
姑娘并沒有坐下,遲疑地抬起了胳膊,卻沒有接大夫遞過來的體溫計,輕輕地擺了擺手,略帶窘迫地說:“阿姨,我……我買點藥?!彼翘鸬母觳脖沩槃莸卮沽讼聛?。
大夫繼續(xù)將手中的體溫計遞了過去,“看來你的感冒特別厲害,恐怕僅僅吃些口服藥是難以奏效的,應(yīng)該引起你的重視,千萬別延誤了病情?!?/p>
姑娘將身子微微向后挪了一挪,又是一陣咳嗽。她抬起左手輕輕推著大夫的手:“阿姨,咳……我只是感冒,我只想買藥?!蹦樕嫌兄还晌阌怪靡傻膱詻Q。
說著,她把手中的紙條遞到大夫面前:“有……有這種藥嗎?”
“有?!贝蠓蚩戳丝醇垪l,順手拿起了一盒藥,說,“要不,你同這種藥一起口服吧,效果會好些?!?/p>
又一陣連續(xù)咳嗽之后,姑娘輕聲地詢問:“我每種藥買一板多少錢?”
大夫猛然一怔,停了停說:“一種藥一板?這種8元,這種3元,共——11元?!?/p>
聽了大夫的話,姑娘低下了頭,右手在袖管里摸索著:“太貴了?!甭曇艉艿停袷亲匝宰哉Z。“咳……要不我買這一種吧?!闭f著她用手指了指八元的藥品。不知道是由于咳嗽的震動還是由于羞怯抑或是窘迫,她的臉紅紅的,有如一張紅色的紙。
也許看到了她的窘迫,大夫站起身來把臉貼在窗戶上向?qū)γ嫠幍昕戳丝?。說:“我們這里是醫(yī)院的服務(wù)點,藥品的價格是醫(yī)院統(tǒng)一確定的。如果你要買藥,就到對面的藥店去買吧,那里的價格要比這里便宜一些?!?/p>
姑娘低下了頭,用手擋住嘴,劇烈地咳嗽起來,這次咳嗽的時間更長了,說話的聲音卻更小了:“我剛才去了。藥店的這種……咳……藥六元錢一板,可是,這種藥一盒二板,藥店不能拆開包裝零賣??晌抑幌胭I一板,于是……于是就到這里來了。”她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了。
說著,姑娘伸了伸右胳膊,將握著拳頭的手從袖管里伸了出來,手心向下放在桌子上方,張開手指,幾張紙幣和幾枚硬幣的小卷兒放在了桌面上,一枚硬幣還輕輕旋轉(zhuǎn)著。
“阿姨,我買一板。”說著,她將手靠近嘴邊,又是一陣劇烈咳嗽。之后,她抬起頭,用雙手把頭發(fā)向后捋了捋,紅紅的臉龐瞬間又那么蒼白了。
她用手將桌面上這堆零錢向大夫推了推,拿起了那板藥,又從那堆錢中撿起一枚一元的硬幣。非常堅決地做出了一個決定:“阿姨,這是八元錢……”
看到這里,我的心猛然一沉。我再也沒有聽清楚大夫和她說了些什么。只見她轉(zhuǎn)身向門口走去,輕輕地將門關(guān)好,回身向臺階下邁去。
窗外,風(fēng)更猛了,雪更大了,連續(xù)不斷的咳嗽聲漸漸地消失在雪幕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