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步伐逐漸加快,我國各類學校在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方面均有了較大的改進與優(yōu)化,并收到了良好的實施效果。高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與系統性較強的學科,在其新課標教學中充分運用地理信息技術,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并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同時為地理信息技術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高中學校與教師需要對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提起足夠的重視,并將其與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而提升教學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地理信息技術 高中地理 新課標 教學
地理信息技術是將地理科學、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管理科學、遙感測繪學等科學結合在一起的一門新技術。作為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信息技術的出現不僅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同時也促進了相關領域的發(fā)展與繁榮。因此,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需要緊密結合地理信息技術,并利用其各種優(yōu)勢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進而提高高中地理課程教學的整體水平。
一、地理信息技術概念綜述
地理信息技術是信息科學、系統管理科學、測繪學結合交叉產生的一種新興技術,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遙感、數字地球系統等。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特定的空間信息系統,它主要在計算機硬、軟件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者部分地球表層空間中的相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儲存、處理、分析、傳輸、顯示、描述等;全球定位系統通過將衛(wèi)星及通訊設施進行結合,利用導航衛(wèi)星的測時即測距功能,對設定位置進行實時監(jiān)測;遙感主要通過遙感器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通過不同物體對波譜產生不同響應的原理,對物體的性質及特征進行分析與處理;數字地球系統的基礎主要是多媒體技術與大規(guī)模存儲技術,其功能主要被運用于解決范圍性區(qū)域規(guī)劃與研究全球各種地理現象。地理信息技術的功能性與應用性極強,因此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極為廣泛,并且其應用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同時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高中學校及教師需要對地理信息技術提起足夠的重視,并將其與地理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而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及現實意義。
二、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措施
2.1將地理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工具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與系統性較強的學科,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依靠簡單的口頭表述與教材展示難以將抽象的地理知識解釋清楚,因此可以借助地理信息技術,通過其直觀性與具象性,將地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清晰的向學生展示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例如,在中國地區(qū)降雨量分布差異的講解過程中,可以利用ArcView繪制中國東—中—西部的降雨量圖表,從而將我國不同地區(qū)的降雨量差異直觀的向同學們展示出來,如此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吸收與內化。除此之外,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地理信息技術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并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有助于其對知識的吸收與內化。
2.2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研究
對于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來說,要想符合素質教育與信息教育的要求與標準,不僅需要將地理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工具,還需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術進行學習與研究,從而充分發(fā)揮地理信息技術的功能性與應用性。因此,高中地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運用地理信息技術進行自主性學習,在課堂上需要對學生進行地理信息技術認識與操作的講解與傳授,并親自指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初步掌握地理信息技術的操作,同時需要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與問題,引導學生發(fā)揮學習能動性,并通過小組討論與研究,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將其攻克。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要求學生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完成課后作業(yè),使學生在地理信息技術的操作過程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習質量與效率。
2.3借助地理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區(qū)域性是地理學科中一個典型的特點,同時地理事物與要素的分布規(guī)律也是地理教學的主干知識之一,因此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需要對學生讀圖及分析圖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與提高。而傳統的教材地圖、教學掛圖、投影片等已經難以起到深化教學目標的作用,并且其局限性也比較明顯。基于此,教師需要借助地理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地理分析能力進行培養(yǎng)與提高。借助地理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投影結合的方式對教學內容講解,不僅可以使投影地圖的準確度與清晰度大大提高,同時其直觀性與靈活性易于使學生對其產生深刻的印象,而GIS地圖具有靈活動態(tài)、符合疊加的優(yōu)勢,借助單圖層與多圖層的各自優(yōu)勢,可以將地理事物與地理規(guī)律詳細的表征出來,并且其中的標準與符號具有規(guī)范、易讀、嚴謹等優(yōu)點。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借助地理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與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地理分析能力,進而鞏固其地理知識結構。
結論:基于地理信息技術強大的功能性與應用性,高中學校及教師需要對其提起足夠的重視與關注,并將其與地理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借助地理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促進地理課程教學,如此不僅可以對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進行優(yōu)化,還可以為地理信息技術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蘇清. 3S技術應用高中地理教學研究綜述[J]. 地理教育,2014,Z1:97-98.
[2]賈萍. 信息系統思想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中的滲透方法分析[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4:144.
[3]葉圓圓.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差異性研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