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意思是成也由于蕭何,敗也由于蕭何,意為生死成敗全系于一人。語出自宋朝洪邁的《容齋隨筆·續(xù)筆八·蕭何紿韓信》,“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惫寿嫡Z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宰相,他曾月下追韓信,成就了韓信。但是,韓信之死也是因為他的謀劃,所以大將軍韓信的生死成敗完全系于他,故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說。韓信年少家貧,后來投奔項梁,默默無聞;隸屬項羽后,也只做了個郎中,曾數(shù)次獻策于項羽,均未被采納。劉邦入蜀時,韓信棄楚投漢,僅撈到迎賓小吏的職位,卻因犯法差點被斬首。韓信口出狂言,驚動了滕公夏侯嬰,被薦為治粟都尉。蕭何發(fā)現(xiàn)韓信是個奇才,就向漢王推薦,但仍未獲重用。韓信自覺出頭無日,便隨眾將逃亡。蕭何未經(jīng)請示,便月下追韓信。后來韓信被拜為大將軍,這便是“成也蕭何”。
之后韓信與項羽逐鹿于中原,為漢朝立下赫赫戰(zhàn)功,封王列侯。但后來有人告發(fā)韓信謀反,劉邦便削了他的兵權(quán)。陳王謀反,韓信暗中聯(lián)絡(luò),但被家臣告發(fā)。呂后想逮捕韓信,但又恐其不肯就范,于是同蕭何商議。蕭何老謀深算,派人傳旨韓信,聲稱陳王已經(jīng)被捉拿斬殺了,列侯群臣都要進宮朝賀。蕭何欺騙韓信道:“你盡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強進宮朝賀,以免皇上生疑?!表n信一時糊涂,踏進宮門,即被呂后預(yù)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綁,后在未央宮被殺。這就是“敗也蕭何”。
總之,蕭何在韓信的人生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韓信因他而被重用,最后又因為他的計謀而死,著實令人感嘆?,F(xiàn)在人們便用這個典故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一個人造成。
人物介紹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秦朝沛郡豐邑(今江蘇省豐縣)人,是漢朝初年丞相、西漢初年政治家,謚號“文終侯”,漢初三杰之一。蕭何輔助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政權(quán),早年任秦沛縣獄吏,攻克咸陽后,諸將皆爭奪金銀財寶,他卻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并知民間疾苦,對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zhàn)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想一想
你覺得蕭何這個人怎么樣?讀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