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為迎接市領導視察,我縣環(huán)衛(wèi)部門將加大巡查整頓力度,重點清理街面小廣告……”
“啪——”我關掉電視。真沒勁,天天都是這一套,有用嗎?(人物帶著厭煩的情緒出場了。一方面是生活中頑疾叢生,一方面相關部門監(jiān)管、治理無力,讀者們對此也有同感。選材能引起讀者共鳴。)
穿上羽絨服,我走出家門,撕掉防盜門上新貼的“專業(yè)修鎖”的小廣告,惡狠狠地瞪了一眼樓道里鋪天蓋地的小廣告,同時也在它們的無聲嘲諷下逃離了。(“逃離”一詞用得極好,面對城市頑疾,你是否也是這樣抱怨著卻又旁觀著?)
嗬,真冷!我豎起衣領抗拒著冷風。雪早就停了,但天氣卻更冷了。扭頭間,馬路對面的一個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橘紅色的外衣在雪景中分外引人注意??磥眍I導的一聲令下,清潔工們還真是全體出動對付這些城市膏藥了。我心想,平時早干嗎去了?想起那淹沒在小廣告中的家門,我心中的怒火在這漫天飛雪中持續(xù)燃燒。(行文至此,作者表達著“憤怒”的情緒,也帶動著讀者的情緒。)
一位身著橘紅外衣的清潔工面朝街墻,揮動了幾下手中的鐵鏟后,在一張廣告紙前,停了下來,一動不動了。
“怎么,天冷就消極怠工嗎?”想著自家樓道里的“滿目瘡痍”,我憤憤不平。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因為這幫不盡職盡責的人才讓市容變得臟亂不堪,想到這兒,我忍無可忍,抬腿往馬路對面走去。
“怎么,良心未泯?”我停下腳步。只見那人又緩緩地舉起手中的鐵鏟,慢慢朝墻上的紙伸去。眼看就要接近目標,手又垂下了。停了半分鐘,又舉起鏟子,然后又重重地放下。反反復復好幾次,最終還是轉(zhuǎn)身走了。(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好奇心。)
“嗨,這人……小廣告好看呀還是給你什么好處了……”我顧不上下雪后路滑,朝馬路對面走去,遠遠就看見一張白紙刺目地在墻上挑釁著。(行文至此,鋪墊足矣。)
“你不撕,我撕!”我一個箭步?jīng)_上去,抬手就要撕。
也就是一瞬間,我的手停在空中。
“羅一,女,十六歲,媽媽盼歸……”(包袱至此抖開,隨即戛然而止。作者惜墨如金,卻又給讀者留下了回味與思考的空間。)
“啪——”一滴水掉到我脖子上,我抬頭一看,是屋檐上的冰錐開始融化了。
不知什么時候,太陽出來了。我抬頭看看太陽,轉(zhuǎn)身離開了。我想留下它,讓更多的人看見它。(照應題目,升華主旨。在寒冷的冬天,在冰冷的都市,這陽光象征了人們呼喚的人間真情。)
總評
如何在作文中與讀者溝通,這位同學的習作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
1.從選材角度看,作者留心生活,熟中取新,選擇亂貼小廣告的城市弊病為切入點,同時融入了母女親情與陌生人的真情,作者寫出了親身經(jīng)歷,道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而這也使廣大讀者產(chǎn)生共鳴,這是文章打動人的真正原因。
2.從謀篇布局角度看,本文圍繞中心,線索明確,以小見大,集中筆墨,一步步吸引讀者融入文本。
3.從語言的角度看,本文沒有華麗的辭藻,都是一些發(fā)自肺腑的質(zhì)樸的話,全文從表達方式上來說有娓娓的敘述,有細膩的心理描寫,有真切的細節(jié)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