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在魯迅的所有外文藏書中,哪國語言的藏書最多?答案是俄語藏書最多。其中,英德譯本137部,日譯本103部,而俄譯本竟有797部,由此可以看出魯迅與俄羅斯之間的不解之緣。
魯迅先生的文學創(chuàng)作,重在立人,而近代俄羅斯文學創(chuàng)作也體現(xiàn)了對人的關懷。在《南腔北調集·〈豎琴〉前記》中,他就這樣評論過俄羅斯文學:“俄國的文學,從尼古拉斯二世時候以來,就是‘為人生’的,無論它的主意是在探究,或在解決,或者墮入神秘,淪于頹唐,而其主流還是一個:為人生?!?/p>
俄國有位盲詩人,叫愛羅先珂,魯迅非常喜歡他的作品。1921年,愛羅先珂到北京來,就住在魯迅家中,兩人有著很深的交往,魯迅還曾把愛羅先珂寫進自己的文章中。愛羅先珂雖然是童話作家,但也寫批評社會的文章,在印度和日本,就是因為言行過激而被驅逐出境的。這樣的特立獨行者,和魯迅的精神上有著某些類似。魯迅曾在文章中把愛羅先珂和泰戈爾相比較,明確地表達自己喜歡愛羅先珂遠勝于泰戈爾?!皬V大哉詩人的淚眼,我愛這攻擊別國的‘撒提’之幼稚的俄國盲人愛羅先珂,實在遠過于贊美本國的‘撒提’受過諾貝爾獎金的印度詩圣泰戈爾;我詛罵美而且有毒的曼陀羅華。”
魯迅在寫作上,有很多是模仿了俄國作家的,《狂人日記》的題目,就是直接借用果戈理的。從《藥》中,我們能看出安德列夫的影子,《孤獨者》中迦爾洵的影子也依稀可見……在這些俄國作家中,他最喜歡的,大概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了。魯迅曾多次在文章中談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中,他這樣評價:“一讀他二十四歲時所作的《窮人》,就已經吃驚于他那暮年似的孤寂。到后來,他竟作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時也是殘酷的拷問官而出現(xiàn)了。他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里,來試煉它們,不但剝去了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要拷問出藏在那罪惡之下的真正的潔白來?!?/p>
對于新的俄國,魯迅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信任,他曾兩次寫文章為蘇聯(lián)辯護。1932年4月20日,魯迅寫下了《林克多蘇聯(lián)見聞錄序》一文,其中寫道:“十來年前,說過蘇聯(lián)怎么不行怎么無望的所謂文明國人,去年已在蘇聯(lián)的煤油和麥子面前發(fā)抖?!麄兪谴篁_子,他們說蘇聯(lián)壞,要進攻蘇聯(lián),就可見蘇聯(lián)是好的了?!?932年5月6日,魯迅寫下了《我們不再受騙了》一文,文中說:“我們被帝國主義及其侍從們真是騙得太長久了……然而帝國主義及其奴才們,還來對我們說蘇聯(lián)怎么不好。”當然,歷史證明,當時真正受騙的是魯迅,魯迅沒能預見它后來給俄羅斯人民帶來的災難,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另當別論,但他身上的那種俄羅斯情結,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選自《北海日報》2013年5月19日,有刪改)
品讀賞析
魯迅最大的成就是文學創(chuàng)作,他的文章不知喚醒了多少人。從雜文到散文,從詩歌到評論,他筆耕不輟,抨擊反動當局,呼吁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其實,青年時代的魯迅就接受了西方的進化論和尼采的哲學思想,而俄國文學對他的影響更大。他不僅閱讀大量的俄譯本,還與俄國作家和進步人士交往甚密。這也成為文壇史上的一段佳話。本文開門見山,自然引出下文,講述了魯迅的俄羅斯情結,語言精練,敘述客觀,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