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溫室的花朵也可以茁壯成長,但我依然選擇在陽光下,盡管有時烈日炎炎,有時風雨來襲。
時下中國的許多家庭只有一兩個孩子,于是他們便成了家里的寶貝,有爸爸媽媽愛著,爺爺奶奶寵著,外公外婆疼著。人們時常感嘆:這一代的孩子多幸福啊,要星星不敢給月亮。
殊不知,這樣的愛卻剪短了孩子們的翅膀。池塘邊再也沒有光著腳丫摸魚的臟猴兒了,雪地里再也沒有小臉小腳凍得通紅仍玩得不亦樂乎的身影了,樹梢上再也沒有了幾下就爬上樹掏鳥蛋的搗蛋鬼了……
而此刻,電腦旁邊孩子玩得昏天暗地,書桌旁父母陪得不亦樂乎……
這些恰恰組成了下一個畫面:體育課上孩子跑得氣喘吁吁,有的干脆不跑;軍訓操場邊時不時有家長舉著豐盛的飲食倚閭望切;學校門口一輛輛小車定時接送……
請問家長們,你們是愛孩子嗎?
你們是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包裹得嚴嚴實實,為他們掃清一切前進的障礙。可是你們不知道這樣只會培養(yǎng)孩子們的依賴性。一盆溫室中的花朵,如何能開出燦爛的花?
美國一位很著名的總統(tǒng),一個月只給他的孩子三枚硬幣。他告訴孩子,這錢既要有自己的零用錢,又要有施舍給別人的,還要有儲存起來的。
試問這與中國家長的做法是否有天壤之別?
記得小學一篇課文中講一個美國小女孩用自己學習之余打工賺來的錢,周游許多國家。你可能會問她的爸媽不管嗎,事實是,她的父母支持她那樣做。
或許這就是美國與中國的不同,美國家長是對孩子放手,給他們絕對的發(fā)展成長空間。中國家長是緊握孩子的手,為孩子遮風擋雨。不是說這樣做不對,只是我們的目的不僅是讓孩子生活得更好,還要讓他們有能力更好地生活。
我們身邊也有許多例子,一個大學生學習成績很好,可是連最基本的自理都不能,全靠父母。試問,這樣的他又怎能好好生活,又有哪一個單位會任用一個不能自理的人?
事實證明,我們中國的家長們要改一改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了。放一放手,讓那稚嫩的小翅膀去飛一飛,去感受一下陽光,去感受一下雨露,去領(lǐng)悟什么叫做堅持,去挖掘困難中的幸福。等到哪天小翅膀變成了大翅膀,你們定會明白,其實,放手比擁抱更可貴,室外比屋內(nèi)更溫暖,而且可以盡情呼吸,盡情歌唱!
教師點評
本文最成功之處在于列舉的材料豐富翔實。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作者選取了不少材料,不但準確,而且富于變化:有正面的(如總統(tǒng)和美國女孩的兩個例子),有反面的(如中國家長愛孩子的方式和孩子的表現(xiàn));有點(如美國女孩和中國大學生兩個例子),有面(如籠統(tǒng)介紹的中國教育現(xiàn)狀);有詳(如總統(tǒng)給孩子三枚硬幣的例子),有略(如中國大學生的例子)。本文對比鮮明,說服力強。文中大量使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頗有文采。本文大量使用反問句,提高了感染力。本文敘議結(jié)合,收放自如,首尾呼應,結(jié)構(gòu)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