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真曾有言:“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p>
誠然,人生中追求無止境,幸福無大小。然而,這份追求,這份幸福,是否是你要的,你只需在夜深人靜時,叩問自己的心。當聽到那句——“我愿意”,一生無悔,足矣!
嵇康,一朵空谷的幽蘭。面對宦海沉浮,他沒有淪陷;面對司馬氏的威脅,他沒有屈服。朋友入仕,他寫絕交書;生命將終,他獨奏《廣陵散》,他就如打磨的鐵器,堅忍自強,即使磨難重重,也不動搖自己內心高潔的追求與堅守。他不論結果,只叩問心靈,道一聲“我愿意”。
能于熱地思冷,則一世不受凄涼;能于淡處求濃,則終生不會枯槁。
古來圣賢,不乏落寞失意之人,只因他們在那“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污濁社會中能夠堅守自己的心靈,堅守自己的追求,不為外物所動。于是有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份充實與幸福;有了歐陽修與民同樂的高潔情懷;有了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襟……往事如煙,相信在經過千百般困難后,他們叩問心靈,會振臂齊呼:“我愿意!”
有人說:“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遙馬亡?!比缃?,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有多少人汲汲于富貴而出賣了自己的心靈?有多少人為追逐名利而典當了自己的理想?
當“干露露”們唯財是舉時,當“郭美美”們嘩眾炫富時,仍有一些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為著自己的夢想與追求拼搏?!皻灐?5”研制現場行政總指揮羅陽在艦載機起降成功后累倒在了甲板上。他沒有太多的錢財,也不渴求名利,只想把一生的精力奉獻給國防事業(yè)。他做到了,他是幸福的。相信他在倒下的那一刻,內心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一聲“我愿意”從他內心發(fā)出,感動了無數國人?!安诺滥藓缇讶ィ⑿坶L存海天間!”
多少次,我們叩問心靈,終于知道了追求的真正含義,無關乎結果,而只在于那一次次拼搏的過程。幸福亦如此,它不是靠金錢與名利堆砌的,而是努力追求后的那一份心靈的充實、滿足與寧靜。感動中國人物劉偉,身雖殘疾卻仍用生命奏出華章;從小就患有小兒麻痹癥的鄉(xiāng)村女醫(yī)生周月華,伏在丈夫背上,行走于大山間,為村民們治病。不解的人們想必會問:“值得嗎?”而答案已在他們的心中,答案是三個堅定的字——我愿意!
司湯達說:“我從地獄來,要到天堂去,正路過人間?!比碎g風云變幻,世事無常。然而,風物長宜放眼量,只要無愧于內心,叩問心靈時能道一聲“我愿意”,一生,足矣!
點評
本文以名言開篇,通篇探討幸福觀。正文部分,作者以古人切入,先談嵇康,以繁筆展示其不屈的一生,以“叩問心靈,只道一聲‘我愿意’”為結,點明其幸福之所在;然后略寫陶淵明、歐陽修、范仲淹等人的事例,形成眾星拱月之勢;接著,作者以名言過渡,引出現實中的種種不良現象,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最后作者詳寫羅陽的事例,略寫劉偉、周月華的事例,在結構上與前文呼應,深入議論,完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