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長樂信都人也。昭成時,慕容氏獻女,潔祖父生為公主家臣,乃隨入魏。賜以妻妾,生子堤,位樂陵太守,封信都男。卒。潔襲堤爵。數(shù)從征討,進爵會稽公。后與永安侯魏勤及功勞將軍元屈等擊吐京叛胡,為其所執(zhí),送赫連屈丐。潔聲氣不撓,呼其字而與之言,神色自若,屈丐壯而釋之。后得還國,典東部事。明元寢疾,太武監(jiān)國,潔與古弼等選侍東宮,對綜機要。
太武即位,奇其有柱石用,委以大任。及議軍國,朝臣咸推其能。遷尚書令,改為鉅鹿公。車駕西伐,潔為前鋒。沮渠牧犍弟董來距戰(zhàn)于城南,潔信卜者之言,以日辰不協(xié),擊鼓卻陣,故董來得入城。太武微嫌之。潔久在樞密,恃寵自專,帝心稍不平。時議伐蠕蠕,潔言不如廣農(nóng)積谷,以待其來,群臣皆從其議。帝決行,乃從崔浩議。既出,與諸將期會鹿渾谷。而潔恨其計不用,欲沮諸將,乃矯詔更期,諸將不至。時虜眾大亂,景穆欲擊之,潔執(zhí)不可。停鹿渾谷六日,諸將猶不集,賊已遠遁,追至石水,不及而還。師次漠中,糧盡,士卒多死。潔陰使人驚軍,勸帝棄軍輕還,帝不從。潔以軍行無功,奏歸罪于崔浩。帝曰:“諸將后期,及賊不擊,罪在諸將,豈在于浩?”又潔矯詔事遂發(fā),輿駕至五原,收潔幽之。
太武之征也,潔私謂親人曰:“若軍出無功,車駕不返,即吾當立樂平王。”潔又使右丞張嵩求圖讖,問:“劉氏應王,繼國家后,我審有名姓不?”嵩對曰:“有姓而無名?!备F驗款引,搜嵩家,果得讖書。潔與南康公秋鄰及嵩等皆夷三族,死者百余人。潔既居勢要,內(nèi)外憚之,側(cè)目而視。籍其家,財產(chǎn)鉅萬。太武追忿,言則切齒。
(選自《北史》)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明元寢疾(臥病期間)
B.太武微嫌之(懷疑)
C.師次漠中,糧盡(駐扎)
D.籍其家,財產(chǎn)鉅萬(抄沒)
2.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為其所執(zhí)/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B.以待其來/作《師說》以貽之
C.太武之征也/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D.側(cè)目而視/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正面表明劉潔“恃寵自?!钡囊豁検牵?)
①群臣皆從其議②乃矯詔更期,諸將不至③景穆欲擊之,潔執(zhí)不可④若軍出無功,車駕不返,即吾當立樂平王⑤潔陰使人驚軍⑥內(nèi)外憚之,側(cè)目而視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劉潔年輕時是個勇敢能干的人,他多次跟隨皇上出征,被加官進爵。后來被叛亂的胡人抓住后,他不屈不撓,直呼敵將的名字和敵將說話,不卑不亢。
B.在商議征伐蠕蠕時,劉潔提出廣積糧,等待蠕蠕前來的方法,大臣們都贊成他的意見。但太武帝堅持要出征,沒有采用劉潔的意見。
C.太武帝出征無功,其實是由劉潔私改詔書日期,拒絕追擊敵人,暗中驚擾軍隊造成的。后來劉潔想把出師無功的罪責推給崔浩,太武帝沒有同意。
D.劉潔有謀反之心,他期望太武帝出師失利,然后他乘機當王;他還曾向張嵩求當王的圖讖。后來抄沒家產(chǎn)時,果然在劉潔的家中找到了讖書。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潔聲氣不撓,呼其字而與之言,神色自若,屈丐壯而釋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沮渠牧犍弟董來距戰(zhàn)于城南,潔信卜者之言,以日辰不協(xié),擊鼓卻陣,故董來得入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潔恨其計不用,欲沮諸將,乃矯詔更期,諸將不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紀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