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名言:“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笨梢姡瑘蟠鹚说纳埔馐侵腥A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這句話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如果接受了幫助卻當做理所當然,而不懷感激之心的話,誰還愿意提供幫助呢?因此,為了社會和諧發(fā)展,請莫傷好人心,讓愛雙向流動。
令人可喜的是,心懷感激的人在我們的社會中是占主流的。當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發(fā)家致富時,他必定不會忘記自己以往艱苦的日子,這也就使他有了傳遞愛意給那些有需要的人的愿望。我們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數人是愿意品嘗到感激的喜悅之情的。當施善者看到自己幫助的人懂得回報,哪怕不是對自己,而是對社會、對他人,也無疑讓他產生了繼續(xù)行善的動力。這是愛的付出,是愛的雙向流動,也是愛的獲得,社會也因此受益。
也許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會可能受益萬分。還記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場特大暴雨嗎?災情在播報著,溫情也在上演著。一群農民工為救助受災者,置個人安危而不顧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贊賞。殊不知,他們其中很多都是當年汶川大地震的獲救者,是眾人的無私奉獻讓他們擁有了繼續(xù)生存的物資和信心。而現在,不忘回報的他們幫助另一撥人獲得了新生。愛與正能量托著社會站立,前進。我們也忘不了那最美麗的鄉(xiāng)村教師——伍玉錫,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這么多年來從沒落下一節(jié)課,從沒少批改一次作業(yè)。是社會人士和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的關懷支撐他在講臺邊繼續(xù)站立。這種雙向流動的愛比金子更寶貴,更恒久。
當然社會中也存在著愛的“返回鏈”缺失的現象。單向的愛是多么痛苦,社會也會因此變得不那么和諧。
所以,莫讓“雙向的愛”缺失,讓愛傳遞下去!
點評
圍繞著“讓愛雙向流動”,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從施善者的角度,表達了讓愛雙向流動的意義;在第三自然段,運用了兩個事例,從受助者的角度表達了讓愛雙向流動的價值,第四自然段表達了單向的愛的痛苦。最后發(fā)出呼吁:莫讓“雙向的愛”缺失,讓愛傳遞下去!
文章思路清晰,中心論點明確、鮮明,分論點從正反兩個方面設立,正面觀點又分解為兩個小點。文章的論證由點及面,層層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