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梳理】
寫作時,如何錘煉語言,才能讓筆下文采飛揚呢?
一、“繪聲繪色”出文采
所謂“繪聲繪色”關(guān)鍵是從諸多方面描摹事物的形狀、神態(tài)、聲音、色彩、氣味、質(zhì)地等特征,調(diào)動讀者的眼、耳、鼻、舌等各種感官,使讀者視之可見,聞之可覺,觸之可得,能夠使讀者從視覺上的“刺激”轉(zhuǎn)化為心靈上的“刺激”,這樣的文章才具有“可讀性”。
1.繪形,追求畫面美。形容詞繪形。用形容詞突出事物的外形特點,一是使用胖、瘦、高、矮、澀、滑,粗、細、扁、平等一般形容詞;二是使用萋萋、淡淡、溶溶、薄薄、裊裊、青青、蓊蓊郁郁等疊詞。
2.繪色,追求色彩美。在寫人、敘事中,注意事物的色彩,使語句具有形象的色彩美。一是使用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原色詞;二是使用銀白、金黃、海藍、桃紅、草綠等有色彩感的詞。
3.繪態(tài),追求動態(tài)美。化抽象為形象。我們寫敘事性的文章時,往往用一些概述性的抽象文句,可將其改為描述性的語句,生動地展示人與事物的狀態(tài)。
二、運用修辭顯魅力
修辭是寫文造句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靈活運用修辭,不僅會使語言有生命力,還能使句子化腐朽為神奇、化靜為動,使語言鮮活、靈動、魅力四射,從而產(chǎn)生巨大的感染力。
1.精妙的比喻,就好像《天方夜譚》里的神燈一樣,具有無比神奇的藝術(shù)力量:深奧變得淺顯,晦澀變得清晰,直露變得含蓄。運用比喻關(guān)鍵是要準確、新穎:準確,就是要貼切反映對象的特點;新穎,一是喻體新,二是喻體與本體的聯(lián)系角度新。
2.排比句式用于敘述,具體形象;用于抒情,淋漓盡致;用于說理,理直氣壯。無論哪種文體,使用排比都可以充實內(nèi)容,增加氣勢。
3.擬人就是賦予物以人的某些方面的特征,即當成人來寫,它追求一種對讀者強烈的印象感、情感的沖擊力以及動人的情趣美。
另外,運用對偶,整齊優(yōu)美;運用設(shè)問,發(fā)人深思;運用對比,形象分明??傊灰\用恰當,修辭手法各有各的精彩。
三、清詞麗句必為鄰
要使文章在汪洋恣肆中盡顯非凡氣勢,在樸素平淡中見工整雅致,在波瀾起伏間忽顯驚世之言,需要巧妙地引用古詩文,或化用、引用詩文,來加強語言的厚重感、深邃感。
1.以名句為題,畫龍點睛。巧妙地運用言簡意賅的名句作為文章標題,能讓作文題目一枝獨秀,獲得讀者的青睞。
2.以名句開篇,先聲奪人。
3.以名句過渡,巧妙銜接。
4.用名句對比,突出中心。
5.用名句議論,形象深刻。
四、幽默風趣展特色
在文章中適當運用一些口語、俗語、修飾語、網(wǎng)絡(luò)語言、流行語和幽默語,也能提高文章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和感染力,使文章燁然生輝。前蘇聯(lián)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舉例說:“有個小銀元落在地上”,這個句子顯得呆板,不形象,應(yīng)寫成“有個小銀元,從桌子上滾了下來,在地上叮叮當當?shù)靥?。你看,改后的句子靈活運用了動詞“滾”“跳”、擬聲詞“叮叮當當”,多么具有動感,使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得到了調(diào)動,對文章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如“給力”“神馬(什么)”“童鞋(同學)”等,很鮮亮生動,有亮點的同時又能反映實際生活。
【原文在線】
查“圣”
陸羽封“圣”,其名被天庭所聞,玉帝亦大為驚嘆,惜乎陸羽淡泊名利,于成仙一途亦不感興趣,只愿逍遙人間,無意漫步云霄。且“茶”得天道,陸羽能長生不老。玉帝嗜茶而不得,愁眉不展。
適值觀音來訪,她號稱救苦救難。她微微一笑:“玉帝,小仙自有妙法,讓他求仙脫俗?!薄坝泻蚊罘??”
觀音玉手輕展,在空中書寫了一個“妒”。然后托夢于陸羽。
月黑風高之夜,陸羽夢到唐王下詔查其罪,夢中,他一邊聽旨,一邊回憶,心驚不已。
忤逆父母
唐皇派御林軍封鎖陸宅,校尉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陸羽枉自稱圣。犯下十惡不赦之罪行:其一,忤逆父母,以至遭棄,實乃大逆不道,論罪當誅。舉報人,乃同門小和尚,今問陸羽父母名諱,一問三不知,此為最大之證據(jù)……”
陸羽實際上是個棄嬰,相貌丑陋,被和尚從水邊揀到。3歲起被當時著名的智積禪師收養(yǎng)。智積禪師根據(jù)《易經(jīng)》自己占卜,為孩子取名。他得《蹇》之《漸》,上六爻辭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于是按爻辭給他定姓為陸,取名為羽,以“鴻漸”為字。
虛榮叛師
校尉繼續(xù)宣旨:“其二,虛榮叛師。大字不識,卻裝腔作勢,偷來《南都賦》以滿足其不斷膨脹的虛榮心,嘟嘟囔囔以欺騙世人,被師責罰,卻叛寺而去,為天理所不容,證明人是智積禪師。世人為其所騙,冠之以圣,實大謬也?!?/p>
智積禪師對他管教非常嚴格,不讓他接觸社會,為的是讓他六根清凈,更好地學習佛法??伤〉臅r候,師父教他抄經(jīng)念佛,他就反駁說:你沒有兄弟,也沒有后代,這算是孝嗎?師父大怒,讓他清掃寺舍,養(yǎng)牛,苦其筋骨。他偷偷在牛背上寫字,后來無意中得到了張衡《南都賦》,可是不會讀,便正襟危坐,效仿其他孩子那樣嘴里嘟嘟囔囔,做讀書的樣子。師父知道了,就懲罰他,還派人看管。11歲時,他實在受不了這個寂寞和辛苦,便逃出寺廟。
不務(wù)正業(yè),欺世盜名
校尉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氣憤:“其三,不務(wù)正業(yè),欺世佯狂,以博取圣之名,而得購買豪宅,以娛其身,以圣之名,謀巨額財產(chǎn),實乃經(jīng)濟詐騙罪之始也,并開名譽型犯罪之先河。更有甚者,茶童不慎燒焦茶,竟以人飼茶,殘忍之極!證明人,烏有先生也!”
他曾在苕溪結(jié)廬隱居。期間常身披紗巾短褐,獨行山野中,深入農(nóng)家,采茶覓泉,評茶品水,或誦經(jīng)吟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遲疑徘徊,每至日黑興盡,方號泣而歸,時人稱謂今之“楚狂接輿”。這就是欺世盜名?
陸羽大叫一聲而醒,“我殺了茶童?我殺了茶童?”茶童應(yīng)聲而至:“先生醒了,誰殺我?。俊标懹鸷鋈幻靼琢?,圣旨之罪,皆提“圣”字,這是得罪了“圣旨”,舉證之人,皆為近旁之人,也是因“圣”而招妒。他閉目不語,遂有成仙脫俗之念。
天宮,有了茶樹,而玉帝品著香茗,陶醉不已。
問題診斷
這是一篇寫茶圣陸羽的記敘文,目的是要表現(xiàn)人世間“妒”的危害。茶圣因為得“圣”的稱號,為皇帝所妒,為小和尚所妒,為身邊茶童所妒,被皇帝查辦。而茶圣也因此而大徹大悟,愿求道成仙從而成就玉帝喝茶的愿望。本文立意深刻。我們看這篇文章,會有一種讀“史”的感覺,尤其是寫陸羽經(jīng)歷的段落,可以說是空洞無文:是棄嬰,3歲如何,11歲如何,22歲如何,都是客觀敘述,沒有渲染,沒有描寫,有的只是按時間順序排列起來的事實。
【化蝶之作】
查“圣”
黃書玉
陸羽被封為“茶圣”,其名被天庭所聞,玉帝亦大為驚嘆,惜乎陸羽淡泊名利,于成仙一事不感興趣,只愿逍遙人間,無意漫步云霄。且“茶”得天道,陸羽能長生不老。玉帝嗜茶而不得,愁眉不展。觀音微微一笑,書一“妒”字,托夢于陸羽……
忤逆父母
唐皇派御林軍封鎖陸宅,校尉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陸羽枉自稱圣,犯下十惡不赦之罪行,其一,忤逆父母,以至遭棄,實乃大逆不道,論罪當誅。舉報人,乃同門小和尚,今問陸羽父母名諱,一問三不知,此為最大之證據(jù)……”
陸羽想辯解,因為他聽師父說過他入寺的經(jīng)歷——
月亮下山了,太陽東升了,露水滴落在嬰兒的臉上。這是一張怎樣的臉:一眼大,一眼小,據(jù)說叫雌雄眼;鼻子塌著,嘴巴斜著……仿佛是一個小鬼在黑夜里出來游玩,結(jié)果太陽出來了,鬼門關(guān)了,而這個小鬼只能留在了人間。沒有人憐憫,沒有人收養(yǎng),已經(jīng)過去了兩個時辰,幾個浣衣婦人都被他的相貌嚇走了,難道真要老虎來收養(yǎng)嗎?上古的后稷就是被父母遺棄而被老虎喂養(yǎng)大的;可是他這么丑,恐怕要喂老虎了!積云禪師下山打水,也許是出于憐憫,也許是出于愛的本能,一個丑人就當是一只螞蟻養(yǎng)吧。就這樣一邊是水桶,一邊是嬰兒,陸羽入了寺廟。
然而,這樣的生活經(jīng)歷竟然被同門小和尚誣陷為忤逆父母。難道長得丑就是忤逆父母嗎?
虛榮叛師
校尉繼續(xù)宣旨:“其二,虛榮叛師。大字不識,卻裝腔作勢,偷來《南都賦》以滿足不斷膨脹的虛榮心,嘟嘟囔囔以欺騙世人,被師責罰,卻叛寺而去,為天理所不容,證明人是智積禪師。世人為其所騙,冠之以圣,實大謬也……”
他撿了本《南都賦》,看了看,難道愛讀書就有罪了?他想不通。
“唉喲!”敲木魚的錘子落在了他的頭上,是師父發(fā)現(xiàn)他走了神。
“師父,我們和尚天天抄經(jīng)書,不侍奉父母,這對嗎?”
“當然對啊,我們在普度眾生??!”
“可是,對父母都不孝,談什么普度眾生呢?”
“唉喲!”又是一錘子!看著師父發(fā)怒的臉,他又迷惑了。
“師父,您不是說出家人要四大皆空,要不嗔,不喜,不執(zhí)著,無妄念嗎?可是您剛才就是嗔,發(fā)怒啊。您看您的臉?!庇谑牵粋€月沒有看到師父發(fā)怒的臉,因為師父把他關(guān)進了反省室。可他知道師父發(fā)怒了一個月。他不明白,他要弄明白,所以他出了寺廟。這就叫叛師嗎?
不務(wù)正業(yè),欺世盜名
校尉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氣憤:“其三,不務(wù)正業(yè),欺世佯狂,以博取圣之名。以圣之名,謀巨額財產(chǎn),并開名譽型犯罪之先河。更有甚者,茶童不慎燒焦茶,竟以人飼茶,殘忍之極!證明人,烏有先生——陸羽茶童的父親也。此等之人,怎配稱圣?”
幾間草屋是豪宅?我不務(wù)正業(yè)?讀圣賢書讓眾生明禮,喝極品茶讓眾人養(yǎng)生,哪一點不是正業(yè)?
我是寫了一些笑話,可是萬世師表孔夫子困于陳蔡之間時也曾以喪家之犬聊以自嘲。這種幽默精神我們當然應(yīng)該學習。我可是正在學習孔夫子呢,您竟然說我是不務(wù)正業(yè)。如此一番言論辯得縣官啞口無言。
他以人飼茶?他清楚地記得,這只是茶童睡覺時,開的玩笑而已!當他聽到“此等之人,怎配稱圣”時,恍然大悟,原來他只能喝茶,不能稱“圣”啊!
“哈哈,我明白了!”陸羽夢中大叫一聲,醒來。圣旨之罪,皆提“圣”字,這是得罪了“圣”;舉證之人,皆為近旁之人,也是因“圣”招妒。他閉目不語,遂有成仙脫俗之念。
天宮有了茶樹,玉帝品著香茗,陶醉不已。
升格小結(jié)
修改之后文章作了以下變動:
1.形象化。表述時盡量不直說,而是由此及彼地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調(diào)動一切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為酵母,盡可能地通過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形象地描摹寫作對象。本文在描寫陸羽的丑時,運用了形象化的手法,將他比喻成鬼,這樣遠比“很丑”二字更能讓讀者想象出陸羽丑的樣子。
2.細節(jié)化。用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強化凸顯寫作對象的語言、動作,讓寫作對象在讀者頭腦中“聚焦”,形成整體印象。升格后的文章有一個對話細節(jié),一是關(guān)于普度眾生的內(nèi)容,一是關(guān)于“不嗔”的內(nèi)容,把原來直白的陳述,化為有趣的對話細節(jié)。陸羽勤于思考生活的真諦,敢于質(zhì)疑師父的性格在對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
3.形式的多樣化。這種多樣化,包括描寫手法的多樣、句式的多樣、表達方式的多樣等。本段文字在描寫手法上,運用了外貌描寫、對話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手法。在句式上,長句和短句結(jié)合,整句和散句結(jié)合,從而使語言搖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