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一個新組合——“城市暴走雙人組”嗎?告訴你吧,這個組合是某個星期天才成立的,成員就是我和媽媽。(“城市暴走雙人組”提法新鮮,激發(fā)讀者閱讀下文的興趣。)
還記得去年寒假的一個星期天上午,媽媽要去香坊區(qū)辦事,正趕上我放假,所以有幸成了她的“保鏢”。媽媽辦完事還沒到中午,于是我對媽媽說(此處如能寫一寫“我”有這個想法時的神態(tài)或心理會更好):“咱倆走路回家吧,還能鍛煉身體。”媽媽點頭默許了。(事出有因,二人的想法不謀而合,寫得巧妙。)
我們一邊走,一邊看路邊的風景:一輛輛汽車行駛在公路上,如穿梭的游魚一樣自如,不用擔心會出什么危險;路兩邊形狀各異的冰雕,吸引了我和媽媽駐足觀賞,很多路人也紛紛停下來久久不愿離去……不知不覺,我們已經(jīng)從香坊區(qū)走到了南崗區(qū),路兩邊的風景更美了,高聳的樓房矗立在街道兩旁,小區(qū)里人工霧凇、冰制霓虹燈、千姿百態(tài)的冰雕美不勝收。(路上見聞,渲染了這次“暴走”的快樂氣氛。)
我們走啊走,一點都沒有感覺到疲憊,可猛地抬頭一看路兩旁的標記,我恍然大悟。(此處用“如夢初醒”是不是更合適)“怎么走到動力區(qū)了呢?這不是南轅北轍嗎?什么時候才能‘找’到家呀!”我對媽媽說。(突然發(fā)現(xiàn)迷路,那這時“我”說話的語調(diào)是不是應該表現(xiàn)出驚訝呢)媽媽聽后笑了笑,然后無可奈何地說:“我也迷路了?!?/p>
一路上,我們打聽了許多人,(建議將“打聽了許多人”改為“向很多路人打聽”)這才弄清了回家的路線,我們馬不停蹄地走著,已經(jīng)記不清走了多少路,我只感覺腳底陣陣發(fā)燙。(“暴走”小插曲很有意思,這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做事預先要有計劃,否則會吃盡苦頭。)
傍晚的時候,我和媽媽終于到了文景街(我家所在地)。坐在路邊的椅子上休息時,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從香坊區(qū)到南崗區(qū)再到動力區(qū),然后又回到南崗區(qū),應該至少有十幾公里,我們沒有坐公交車,而是一步一步走回來,真是了不起啊!大家得知我和媽媽嘗試了“暴走”的特殊經(jīng)歷后,無不伸出大拇指表示贊賞!
一路走來,我們不僅看到了美麗的風景,而且鍛煉了身體,磨煉了意志。由此看來,“暴走”的好處多多呀?。ǖ莱觥氨┳摺备惺埽錁窡o窮?。。?/p>
總評
讀了張懷天同學的作文,我也想挑戰(zhàn)一次“暴走”呢。小作者由陪媽媽辦事寫起,為下文寫“暴走”作鋪墊,前后銜接緊密。盡管“暴走”是一件苦差事,但習作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小作者和媽媽異常輕松愉快的心情,而這一表現(xiàn)正是通過一路目睹優(yōu)美風景時的欣喜流露出來的。這篇習作之所以擬題“城市‘暴走’雙人組”,除了因為他們徒步走以外,更關(guān)鍵的還在于因走錯了路,增加了行走的路程。文題與內(nèi)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是本文最突出的特點。
【指導并置評:姜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