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博士的寫作課就要開講了,只聽見他不緊不慢地說:“今天我將帶你們?nèi)⒂^風景名勝,并教你們?nèi)绾螌懬逵污?。所謂游蹤就是寫游記的時候,你分別到了這個景區(qū)的哪些地方或身處哪個方位……”
馬小哈聽到W博士又要講寫作理論了,立馬舉手發(fā)表意見:“W博士,如果您能結(jié)合范文來講,我們就更容易懂了?!?/p>
W博士早就料到馬小哈會有這一手,他笑瞇瞇地輕點鼠標,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段文字:
走過羅鍋橋,我們來到了昆明湖。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
在昆明湖的西北,萬壽山西麓岸邊,有一只白石雕造的石舫,叫清晏舫……
一過石舫,往左轉(zhuǎn),就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長廊……
馬小哈一看完就連珠炮似的說起來:“這應該是三段話的開頭,每段話分別寫了一個地方,點明了作者所觀察的地方:羅鍋橋、昆明湖、石舫、長廊……讀起來很有條理?!?/p>
“馬小哈,你真不愧是機靈鬼呀。這段文字采用的是移步換景法,即隨著作者的游蹤去寫,把每個地方的景物特點寫出來。此外還有空間方位變換法,即通過某個景區(qū)的不同方位來寫所看到的景物?!闭f完他點擊鼠標:
走進校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花壇……花壇后面,是一條長長的綠化帶……花壇兩邊正是那高高聳立的教學樓……
馬小哈看了幾眼,哈哈大笑說:“W博士,我知道這種寫法了,就是把這處景點各個方位的景物特點寫出來,像上面花壇后面、花壇兩邊就點明了作者的游蹤,很自然地從一個地方過渡到另一個地方。”
W博士聽了馬小哈的話,邊拍掌邊說:“馬小哈說得真好!我們在寫游記的時候,要根據(jù)游蹤去選擇觀察點,再去選取相對應的景物,這樣讀者就能明了你的寫作線索,文章才會更條理?!?/p>
馬小哈高興地說:“這節(jié)課我又學到新的寫作方法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