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習題常見于高三試卷中:已知a,b是平面內兩個互相垂直的單位向量,若c滿足) ()???
(acb c= 0,則| | c的最大值.
花奎老師在文(1)中從該習題的解法出發(fā),探究尋找“更好的方法”展開教學及思考.
2 有效、實效、高效是試卷講評課追求的目標
花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己找“出路”的能力上做得非常好,肯給時間,并注意適時加以引導、總結、提升. 怎樣才能讓試卷講評課可上得有效、實效、高效,一直是一線教師不斷探索的課題.花老師的這節(jié)試卷講評課在啟發(fā)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上很值得學習,做得非常好,好在讓學生做“司機”而不是做“乘客”,在學生迷路時,給予指點、點撥. 但我還有這樣的憂慮:如果本題重現,有多少同學能按課堂所探討的五種解法順利完成呢?因為這五種解法要求的代數運算變形能力都較高.一道數學題往往有多種解法,條條道路通羅馬,哪條路才是通往成功最好地、最快地、最有效地,我們老師應做好“指路人”.這就要我們老師自己在課前就要下足功夫鉆研題目,找到題目的眼在哪?突破口在哪?所以我認為在高三試卷講評時,要有選擇、有準備、有側重、適當地對題目加以展開,以達到“觸類旁通”的功效,更要注意試題講評的有效性、實效性與高效性.
3 學習好不等于考試好,考試技巧和策略要適時指導
考試也是一門藝術,如果你不掌握這門藝術,即使擁有扎實的基礎,也并不一定能考好,如果你能參透考試這門藝術,把握分寸,就能順利通過選撥,“書山有路勤為徑,考試無涯巧作舟”這句話道出了考試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這些章法、依據要靠學生自己去摸索、去積累,更要老師在講評時不能忘記應試技巧和策略的指導. 在考試時,“小題做大”勇也,“大題做小”智也.這是一道小題,在講解時的這五種方法都是把題目做大了,即“小題做大”,而對小題的應考策略提倡“小題小做”,“小題不宜大做”.高考應考的技巧和策略是及其重要的,不同的學生要制定不同的答題技巧和策略,不同的題型也有不同的答題技巧和策略,這都要在試卷講評時適時加以滲透指導,這樣,學生才能慢慢參透考試這門藝術.
參考文獻
[1]花奎.還有更好的方法嗎?中學數學,2011(8):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