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程標準》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對小學低年級寫話提出三條具體要求:1、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感嘆號。因此,要讓低年級的學生做到“我手寫我心”尤為重要。
【關鍵詞】實踐;興趣;寫話;訓練;表達;積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苯虒W實踐也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是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因此,作為習作基礎的低年級寫話而言,多種形式的寫話才有趣,才能激起“要我寫”為“我要寫”。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讓學生放飛心靈,走近寫話樂園。
一、從詞入手,學會“說寫”
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學生,一般都會用一些簡單的字組詞,每當組詞的時候,我都要求學生試著用自己組的詞說一句話,學生在說話時,多結合課文閱讀照樣仿造寫話,如:閱讀《動物過冬》讓學生照“青蛙一邊說,一邊用腳刨土。”樣仿造?!胞慃愐贿呑?,一邊唱歌.”“小青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這是不好的習慣。如:《小小的船》一課提問說話寫話“彎彎的月兒像什么?A、彎彎的月兒像小船。B、彎彎的月兒像香蕉。C、彎彎的月兒像小橋。D、彎彎的月兒像一把鐮刀。E、彎彎的月兒像一張笑臉?!睂W生寫后及時給予一定的指導,以此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探究能力,久而久之,學生們便知道了什么是一句完整的話。到了第二學期,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提高了,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然而,處理不當很可能變成無意義的機械的文字練習。例如用“高興”造句,學生寫出了“我今天真高興?!眴渭儚恼Z言的角度看,這句話完全符合語法要求,如果不加引導,學生就會順勢造出“傷心——我今天真?zhèn)??!薄皼隹臁裉焯鞖庹鏇隹??!钡染渥印_@在低年級寫話中是司空見慣的。這樣的造句從語言的角度看無可挑剔,但從言語表達的角度看就很成問題。今天為什么傷心?只要引導得法,學生就會寫出具有一定情境性的句子:“明天媽媽要去廣州打工,我真?zhèn)模蹨I都要流出來了?!边@個句子的內涵和質量都明顯高于前句。就這樣引導學生由原來的說一句話擴展為說幾話,再試著讓學生寫下來。另外,還可以舉行一些競賽性地說話訓練,出示一些詞語,讓學生選擇其中的詞語說一段話(也可外加詞語)。說得好、說得多的組就為優(yōu)勝組。在賽前,對學生提出要求:說話時要表達有序、用詞恰當、語句通順等。定期開展這樣的說話比賽,學生的想象力豐富了,說話、寫話的語言會慢慢地鮮活起來。
二、寓教于樂,趣味寫話
低年級孩子好奇心強,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很感興趣,他們愛聽,愛看,愛玩,愛問。因此,低年級教師要善于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想說的興趣和欲望,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說話,練習寫話。那么,要設計小學低年段的寫話可以從以下方面去考慮:
1、看電視。由老師統(tǒng)一布置學生看的電視節(jié)目,要求帶著思考性問題觀看。如:學生喜歡看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教師在組織學生觀看之前可以設置一些問題: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灰太狼是怎樣捉住喜羊羊的,然后喜羊羊用了什么巧妙的辦法戰(zhàn)勝了灰太狼?讓學生帶著問題看,帶著問題去想,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寫話的積極性,使學生覺得有話可寫。
2、聽廣播。.規(guī)定學生收聽廣播的某一個節(jié)目,要求聽后把喜歡的片段寫下來或講給別人聽。
3、玩游戲。將寫話教學融入游戲、競賽等各種活動中,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如:同學們都喜歡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玩之前教師先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老鷹和母雞的動作、神情。玩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老鷹捉小雞時的動作、神情寫出來,還有母雞又是怎樣保護小雞的也把母雞保護小雞的動作、神情寫出來。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參加\\\"春游\\\"或\\\"秋游\\\" 活動時的經過或感受寫下來。
4、講故事。要求學生閱讀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小故事,組織學生在課前或課后演講。
5、出小報。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辦手抄報,讓每個學生都辦一個小欄目。
6、演節(jié)目。在老師的指導下,把有關課文改寫成快板、對口詞或其他小節(jié)目,自搭班子字排練。如:在教學《稱象》一課時,我準備了一個盛了一些水的透明臉盆,一頭玩具大象和一些小石子,然后讓孩子們分別扮演曹操、曹沖和大臣們,自己動手體驗“稱象”的過程。在做游戲之前我對孩子們提出要求:(1)、要認真觀察。(2)、要注意同學的表情、動作和語言。(3)、要留心遇到的困難。(4)、要積極動手參與。游戲結束后先讓孩子在小組內交流,組員可以互相補充,然后各組派代表到臺上來講,比比誰講得好。只要孩子能圍繞活動把自己想說的話講出來就及時表揚,這樣,孩子們始終對說話保持濃厚的興趣,說話能力自然得到提高。孩子們在游戲的激發(fā)下開始敢于開口,樂于表達了。
7、“做醫(yī)生”。布置學生為本班或兄弟班級學生的寫話醫(yī)治錯句,幫助找
出病根,并把自己的見解寫在另一張紙上,供別人參考。
三、發(fā)揮特長,鼓勵創(chuàng)新寫話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愛好,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展示課文,升華課文,發(fā)揮個性特長,體驗成功喜悅。如s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都是描寫“春天”的,下列幾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愛好任選幾題完成或合作完成。
1.愛讀書的你,不妨閱讀描寫春天的古詩、短文、童話。
2.愛習作的你,不妨寫寫你對春天的感受。
3.愛朗讀的你,不妨有感情地把課文朗讀給家人或同學聽,讀出春天瞬息萬變的特色。
4.愛繪畫的你,不妨畫出美麗的春天。
5.愛唱歌的你,不妨搜集歌唱春天的歌,創(chuàng)編春天的歌給大家聽。
6.愛文學的你,不妨摘錄描寫春天的好詞佳句。
7.愛科學的你,不妨查查資料,春雨是怎樣形成的。
8.愛觀察的你,不妨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
9.愛動手的你,不妨制作一張春天的賀卡送給老師或同伴。
總之,低年級是寫話的起步階段,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習作。重視低年級寫話訓練,寓寫于樂,使學生從小善于觀察生活、捕捉生活素材,樂于寫話,樂于表達,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2]《小學教師作業(yè)設計技巧與方法》王子木 杜洋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