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煎何太急
說到耐力賽,首先浮現(xiàn)的鏡頭是勒芒24小時。日升日沉、車輪滾滾,往復不休。場上賽車轟鳴不息、換胎加油換車手緊張萬分;場外觥籌交錯野營嬉戲不斷、商家云集宛如春節(jié)廟會?!陨线@些不是幻想,勒芒現(xiàn)場真有其事。
相對于國內干癟的比賽,耐力賽在賽車發(fā)達地區(qū)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而非僅僅是一場比賽。對車迷來說,早早地籌劃到現(xiàn)場什么位置搭帳篷、邀請什么樣的朋友、喝什么酒吃什么燒烤,遠比誰得冠軍要重要。當然,這不是說冠軍就不重要,在車迷認可之后,這一場比賽的勝利者甚至比F1冠軍還要引人矚目,因為耐力賽是真正檢驗汽車品質的比賽。
國內目前兩場比較初級的耐力賽,都在廣東。其一是每年12月20日左右舉行的珠海賽道英雄500公里,其二是肇慶賽道上的跨年肇慶6小時。差不多的時間、同在南中國,多少有點相煎何太急的意思:國內的耐力賽本身還沒有真正起步,兩家先行者眼光不錯,想要奪正統(tǒng),還要看手段了。
賽道英雄500公里
珠海賽道的“賽道英雄500公里”,立足于中國著名的改裝車賽賽道英雄。作為國內最成功的區(qū)域性改裝車比賽,這個比賽有著廣泛的改裝商家基礎,也被認為是國內最專業(yè)的民間改裝車比賽,只是這幾年的飛速發(fā)展,多少讓這個比賽脫離了初級改裝的定位,已經成為了國內改裝車比賽的金字塔尖。這樣的位置決定了它的賽車改裝水平更高——但同時,這樣的賽車并不是那么適合耐力賽。因為過于專業(yè)的賽車改裝,平時的比賽都是以完成半小時以內比賽為目標的,要讓這樣的賽車來完成長距離的挑戰(zhàn)無異于癡人說夢。于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比賽之前,眾多的深度改裝賽車找來原廠或者初級改裝件,讓賽車回歸更加貼近民用的本源,這也是這個比賽一道特別的風景。
這樣的狀況決定了它所衍生出來的耐力賽還處于“向左向右”的尷尬位置?;蛟S賽事組織者也還沒有想清楚賽道英雄是否需要往耐力賽發(fā)展,或許只是在這個比賽還沒有起色的時候占一個坑。我是這么想的,畢竟珠海賽道的眼光一向不錯。
這個比賽另一個特色是有超級摩托3小時耐力賽,這也算是一個絕無僅有的風景。
肇慶6小時
相對于珠海的迷茫,肇慶賽道的耐力賽更加專業(yè)——不是說賽車改裝更好,而是肇慶似乎將這項比賽當作他們自己的特色來組織和推廣?;旧弦荒?~4場5到6小時,甚至涵蓋到夜間比賽的組織形式,讓這個比賽看起來已經初具勒芒的雛形。更長的時間、更加具有挑戰(zhàn)性的夜賽(當然,對車迷來說是更加具有觀賞性),讓這個比賽相對于普通賽事,多了很多親切的地方。至少,讓焰火、燒烤、帳篷與派對成為了一種可能。
毫無疑問,肇慶耐力賽的方向和手法是正確的,相對來說,我也很佩服他們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承擔風險的勇氣。畢竟,在國內來說,如何舉辦和保障夜間比賽,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和規(guī)范。雖然肇慶連續(xù)幾年舉辦這個比賽都相當成功,但他們承擔的風險也是巨大的。如果在這個基礎上他們能制定出一套符合國情的標準,我相信這才是真正的車迷福音。
不管是珠海還是肇慶,耐力賽的根本其實還是在于車迷的匯聚。要讓車迷有享受賽車的時間和空間,要有一個開放的制度和心態(tài)來對待這些看起來不重要的人。否則,辦耐力賽何用?真的能證明某廠家車輛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