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國,總少不了一番內(nèi)心涌動,跟老朋友老同事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就忍不住磨拳擦掌起來,感覺中美兩國之間的商機巨大,教育、服務、旅游……隨便搗騰一下,都能撈一把。
好好的探親旅行變成了商務考察,抱著一堆商業(yè)合作書、策劃書登上飛機,琢磨著到美國去大干一場,賺他個缽滿盆滿。
可是,不出一個月,那股沖上云宵的雄心與野心就如同乘上了降落傘,飄然落地,過個三個月,整個成了美利堅懶蟲,別跟我談創(chuàng)業(yè),沒心思。
不僅僅是我,很多中國移民都有如此感慨,一到美國,上進心都丟了,可見資本主義國家腐蝕靈魂啊。
有一個朋友,費盡心思把事業(yè)版圖擴張到了美利堅,當他在美國當了三年老板后,決定金盆洗手,賣掉產(chǎn)業(yè),上加州曬太陽去了。
沒辦法,美國的生活太悠閑了。在國內(nèi),醫(yī)療、教育、養(yǎng)老全靠個人奮斗,大家危機感強,在美國,這些問題都可以由政府解決,只要欲望不高,過點舒適生活很容易,于是乎,那些打了雞血過來創(chuàng)業(yè)的,很快也被這張溫床養(yǎng)成了懶漢。
即使是年輕人,到了這里,也很有可能變得不那么上進了,有一個朋友的孩子,在國內(nèi)拿過奧數(shù)一等獎,在美國名校上完大學后,我問他打算干嘛,他說他想去當園丁,伺弄花草,那是他理想的職業(yè),在國內(nèi)時害怕被人嘲笑沒上進心,壓抑著不敢說。
我還認識一個女孩,沃頓商學院畢業(yè)后,去了巴黎賣香水,她在給我的email中寫道:這份工作待遇不薄,輕閑,沒有壓力,每天處在迷人的香氛中,沐浴著巴黎的浪漫氣息……
這個女孩,在國內(nèi)時,是典型的職場強人,500強公司上班,滿世界飛來飛去,千辛萬苦拿到沃頓的通知書,以為學成后會大展鴻圖,哪知,呼吸了幾年美利堅的自由空氣,血液里的好斗因子被蒸發(fā)掉了,放著大公司好職業(yè)不要,掉頭去當香水促銷小姐。
而我的兒子,打小就立志要當航空學家的科學達人,有一天突然告訴我,他不當航空學家了,又辛苦又高危,改當廚師算了,多么有人間煙火味兒。
兒子的話,讓我略略失望了幾秒鐘,但轉念一想,他喜歡,比什么都重要,帶他過來的初衷就是希望他活得更自由,更自我,不像我輩,嘔心嚦血創(chuàng)業(yè)賺錢,關于自我及生命意義的思考太少了。
所以,缺點上進心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