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發(fā)展的方向。本文主要圍繞大學英語教學怎樣應用素質教育理念展開探討。要想切實提升大學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效率,需要在文化觀念、語言運用能力、批評性思維等方面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內在潛力得到充分的挖掘,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素質教育 批評性跨文化 閱讀能力 大學英語教學
素質教育的理念自從被提出就廣受關注,對教育理論的革新產生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所謂素質教育主要是為了促進人的素質提高,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為人的天賦、各種素質水平的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條件。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實現(xiàn)提高,保障學生的個性實現(xiàn)健康發(fā)展。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貫徹于大學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進行知識傳授,此外要將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提高作為重要任務,全面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實現(xiàn)提高。因此,將素質教育貫穿于大學英語教學中,使學生具備學習的能力,掌握怎么做人是擺在大學英語教學面前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大學英語素質教育的內容與意義
要想將素質教育在在大學英語教學有效實施,首先在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方面要加大力度,這些基本技能主要體現(xiàn)在聽、說、讀、寫方面,從口頭與書面兩個方面鍛煉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交際能力,并使能夠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提升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具備想象與聯(lián)想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與智力的發(fā)展。英語專業(yè)素質主要涉及兩方面,即能夠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與英語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也包括在其中。在英語課堂教學一方面要重視英語知識的傳授,同時在英語教學中要有效落實素質教育,不僅要對學生英語語言素質的培養(yǎng)高度重視,同時還要重視學生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筆者認為素質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個內容即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單純從語言的角度來說,主要素質體現(xiàn)在讀、寫、聽、說、譯這些方面。從英語素質教育的層次來看,這些內容屬于第一層次,對學生關于英語語言基本技能的掌握格外強調。第二方面內容即格外強調要對學生的語言運用素質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一種文化觀念。英語從本質而言是以一種交流工具的形式存在,因此,能夠同將英語作為母語的人順利展開交流,是我國大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為了達到的主要目的。但從交流的角度而言,單純做到了對語言的掌握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學生必須建立起一種跨文化的觀念。對學生進行跨文化觀念的培養(yǎng),是英語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這樣學生才會對不同的文化以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觀念等做到切實的了解,進而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的提高。第三方面內容就是能夠利用英語素質教育使學生的批評性思維能力得到鍛煉與發(fā)展。提升學生對是非正確把握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素質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現(xiàn)狀與問題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一直以來十分強調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而對學生思維能力、語言交際運用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能力培養(yǎng)重視不足。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通常將語法、語音、詞匯、閱讀等能力的提升作為教學重點,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卻明顯重視不足。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大學英語學習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很多高校將學生畢業(yè)證的取得與英語四、六級考試直接掛鉤,成績成為衡量學生英語學習好壞的唯一衡量尺度,這就使得很多大學教師以應試教育為中心展開教學。片面強調分數(shù),對語言能力重視不足成為大學英語教學展現(xiàn)的普遍現(xiàn)象。在這樣的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盡管具備很強的應試能力,考試分數(shù)很高,但在語言能力方面十分欠缺將來步入社會,已很難適應現(xiàn)實生活與工作的實際需要,對其未來的發(fā)展將會產生一定的制約。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將知識的傳授擺在第一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過于忽視,同時大學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與不同層次展開教學,很多大學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往往針對中、高層次的學生,對基礎薄弱的學生考慮不足,也就是大學英語教學沒有真正有效面向全體學生,不是所有的學生在一堂課下來都能確實有所收獲。再次,從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來看灌輸式教學模式依然非常普遍,有的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認識不足,往往為了追趕教學進度整堂課一味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十分被動,學生缺乏對英語運用的機會,難以提升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需求,進而直接抑制了學生對大學英語的學習興趣,一味強調“教”忽視“學”,久而久之直接制約了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
三、素質教育理念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
(一)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素質
學生在英語方面的聽說讀寫等能力都屬于其英語語言運用素質包括的內容要想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首先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能夠在實際教學中全面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要想實現(xiàn)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首先需要優(yōu)化英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等,如此才能保障素質教育的目的得以真正實現(xiàn)。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實際交際能力,教師應當善于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膱鼍啊4髮W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豐富課堂上語言輸出的形式,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正確運用語言的方法。就語言輸入部分來說,教師應當結合課文內容,向學生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故事等,可以向學生展示這一方面的視頻、圖片以及文章資料等,向與課文緊密相關的句型、單詞、詞組等于這些內容相融合,鍛煉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表達。如果課文涉及很多對話,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為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創(chuàng)造鍛煉機會。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發(fā)言情況與表演情況展開具體分析與講解。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英語教學,提升課堂教學的形象化、生動化、趣味化,活躍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想象的空間,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性。為了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課堂要善于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情境,拉近英語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切實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英語運用實踐能力。
語言的學習不能單純局限于語言本身的學習,同時它也屬于一種文化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對學生的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要特別重視,特別是在跨文化觀念上更應當加強培養(yǎng)。對于文化來說語言發(fā)揮著載體的作用,而從語言的角度來看文化好比是土壤。語言同文化兩者之間存在的關系可以概括為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學習英語離不開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掌握了不同國家在文化方面的差異,學生才會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實現(xiàn)順利的交流。對學生的跨文化素質進行培養(yǎng),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十分關鍵。所以,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英語語言素質與文化素質培養(yǎng)應當同樣重視。就《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第一課教學內容來說,與美國人的時間觀涉及緊密,對此讓學生貼合中國人的時間觀念進行思考聯(lián)想,引導學生圍繞中美文化展開比較,讓學生談談自身在交際過程中,是否由于中美文化觀差異發(fā)生一些尷尬的事情。教師不僅要借助于大學英語課堂這個平臺向學生傳授英語語言點知識,還要盡可能充分挖掘課文蘊含的文化因素,在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方面加大精力投入。
(三)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評性思維能力
文化以語言為載體,文化也會對語言產生影響。每一篇文章都表達了作者的一定觀點,對社會觀念、政治觀念有一定的折射。所以讀者在對文章閱讀時是不是具備一定的批評性思維十分重要。關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也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特別是在現(xiàn)階段網絡蓬勃發(fā)展,我國更加全面開放,英語學習資料日益豐富,這為培養(yǎng)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產生了另一個問題,即怎樣在閱讀不同的英語資料時對學生的批評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能夠正確認識判斷作者所持的觀點,能夠堅持正確的立場,但是從現(xiàn)實英語素質教育來看對這點卻重視不足。很多學者認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的英語教育在機遇與挑戰(zhàn)面前不具備深刻敏銳的認識能力。所以,在現(xiàn)在英語資料獲取途徑不斷豐富,英語資料涉及領域更加開闊,大量的英語資料勢必會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著這樣的形勢下高校英語教師對學生的批評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必須提高重視,將其作為學生英語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在大學生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對學生批評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主要內容就是對學生批評性跨文化閱讀能力培養(yǎng)。這種閱讀技能指使閱讀者能夠清晰識別語言隱含運作的權力,能夠不被西方話語霸權牽著鼻子走。”不少英語文章作者通過語言的運用能夠對讀者的立場產生影響,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對讀者形成一種人際控制,使讀者潛移默化接收文章作者的思想觀點。因此,要想為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創(chuàng)造保證條件,在學生英語的批評性跨文化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視。
要想有效培養(yǎng)大學生批評性跨文化閱讀能力,第一步需要對大學生的批評性意識進行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時,要有自己的立場主張,不能過于迷信或盲從作者的觀點?!都~約時報》網站曾發(fā)表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是對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運動員進行描寫,具體內容為“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by China’s athletes again shows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sunremitting efforts to improve itself,the government said ina message broadcast repeatedly On state-run television.”(由國家運營操作的電視臺中,政府發(fā)表講話,反復不斷播放著,中國運動員表現(xiàn)得十分優(yōu)秀,他們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 “China’s communistrulerscastthe Olympiansas something akinto these lf less‘modelworkers’of its proletariat past” (共產黨作為中國的統(tǒng)治者,將在奧運會上取得卓越成績的運動員與以往無產階級勞動模范相提并論)。雖然新聞報道的全部屬于一種真實的情況,但通過閱讀這則新聞能夠鮮明體會到作者本身堅持的立場與意識形態(tài),文章作者突出強調了“state-run”(國營),“proletariat”(無產階級)這樣的字眼,這些詞使得文章作者對中國的態(tài)度一目了然,自然是對中國形象歪曲丑化了,是對中國的政治制度的一種攻擊。所以在解讀這則新聞的時候,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做好引導,認真分析作者的用詞,把握作者的態(tài)度,領會作者真正的意圖,最終能夠明確自己應該堅持的正確立場,能夠運用批評性思維分析作者的話語。在今天的英語素質教育中對這種批評性跨文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高度重視。英語素質教育需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一定的事物評判能力,能夠形成自己的觀念,不會受錯誤觀點的迷惑。所以大學英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能夠對英語詞匯內在隱含的意義做到充分地把握,使學生在語言方面形成一種敏感性,保持較高的政治敏感性,能夠對作者的言外之意做大把握,進而對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批判或贊同,不會對作者的觀點盲目接受。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的大勢所趨。在高等教育中,大學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重視素質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實。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交際鍛煉機會,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等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交際能力,進而能夠更好地運用英語這門語言。此外,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語言的擴展,重視學生的跨文化觀念、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最終具備運用英語跨文化交際。需要注意的是,處于新的國際背景條件下,教師在學生的批評性跨文化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面需要加大力度,使學生在語言方面具備一定的敏感性,在英文材料閱讀時能夠具有一種批判性的思維,最終能夠對事物正確與否做出正確的評判。
【參考文獻】
[1]唐麗萍.批評性跨文化閱讀的主體間評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王辛花.論大學英語素質教育[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3]袁平.大學英語教育的改革與實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