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少年,都有為夢癲狂的時候
18歲前夕,顏開和父母談判了整整三天。那時他正念著中國最火的大學專業(yè)之一,國際貿易學;那時的大學生依然是香餑餑,意味著穩(wěn)定的工作和不菲的前程。但父母聽見兒子說:“我不念大學了,我要去北京,當職業(yè)漫畫家。”
顏開畫了十幾年的畫,寫了十幾年的故事。今天的新世紀一代對網游、社交網絡有多
癡迷,生于75后、80后的顏開們,就對新漫畫有多中毒。但父母們總覺得,畫得再好也只是“愛好”,他們更希望孩子們能按部就班地生活,而不是為一個聽都沒聽說過的職業(yè)孤注一擲。
《家人》:什么時候有了“我要成為一個漫畫家”的念頭?
顏開:14歲??吹杰囂镎赖摹杜竦氖ザ肥俊非叭緯r,我一下覺得這就是我憧憬的模式啊,可以同時滿足我寫作和畫畫兩種愛好。我三四歲就開始畫畫,后來又自己寫小說。除了這個職業(yè),似乎沒有其他可以兩全其美了。
《家人》:為了這個夢想,做過哪些現在看來很“奇葩”的事?
顏開:讀書時為了投稿,我在郵局把很厚一本企業(yè)黃頁翻完過,又把報刊征訂表翻了幾遍,結果中國當時沒有一本雜志一張報紙接受漫畫。后來就想投稿去香港,或者去給馬榮成、黃玉郎(注:香港著名漫畫家)當學徒。
《家人》:你是怎么突然得到圓夢的機會的?
顏開:1993年在書報攤上看到國內第一本漫畫雜志《畫書大王》,有種迎接曙光的感覺。買到的是第七期雜志,它正在搞一個為自己征集漫畫形象的活動。于是我回家就畫,最后把兩個形象作品和自己的一大摞畫作寄到北京編輯部。不久就收到了主編的親筆回信,說有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征集時間已經過了,我的投稿不能采用;好消息是編輯部非??春梦业钠渌髌罚瑔栁沂欠裨敢鈱B毊嬄?。當時編輯部在全國就找了三個青年漫畫愛好者組建工作室,我是年齡最小的一個,18歲,陳翔和鄭旭升是20歲。
你邁進了這道門,但門后波濤洶涌
1994年3月25日,顏開離開深圳來到北京。圓夢的第二天,他迎來自己18歲生日,這多少帶著一點命中注定的意思。
對年輕人來說夢想就是一切。中國第一批職業(yè)漫畫家完全不介意工作室的簡陋——一個房
間,三張床,三張可以畫畫的桌子;也不介意枯燥的生活,因為都是外地人,他們沒有朋友,終日窩在房間里畫畫、構思。作品在雜志上連載后,很多同好通過各種途徑找到了工作室,中國第一個漫畫愛好者與從業(yè)者的交流圈由此誕生。但夢想不久就被現實擊垮。
《家人》:從愛好者變成職業(yè)人,有什么感觸?
顏開:發(fā)現原來當漫畫家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十幾歲時對這個職業(yè)的理解就是天天畫就行了。后來發(fā)現,這個職業(yè)不是從業(yè)者自己能決定的。在1993年這個非常保守的時期,很多新鮮事物都被當做洪水猛獸,包括故事漫畫。有人把《畫書大王》送到了兩會上,說“怎么能讓我們的孩子看這樣的雜志!”然后人民日報發(fā)表了一篇名為《書包的憤怒》的社論。雜志就被勒令??牧恕.敃r列入整改名單的還有本游戲雜志叫《game集中營》,更名為《電子游戲軟件》后繼續(xù)辦了很多年,《畫書大王》卻是真地停了。
《家人》:所以那時想專心畫漫畫,最開始有父母、老師反對,后來有整個大環(huán)境的反對。
顏開:對。當時我們還覺得雜志有復刊的希望,就在北京等。但和你一起實現夢想的人陸續(xù)放棄,離開,那種滋味很難受。陳翔在??熬碗x開了,因為家里人強烈反對,那時專職畫漫畫收入不高的;后來鄭旭升也走了,也是家庭原因。我是在那年冬天回去的,北京太冷
了,父母又一再催促。我還記得走的那天,北京迎來了它的第一場雪。
當你成為一桿大旗
一個行業(yè)的發(fā)展,總和大環(huán)境變化息息相關。大部分父母和師長視新漫畫為“帶壞孩子的洪水猛獸”,就算孩子畫得再好,也只能作為不能耽誤學習的愛好。
但國家“5155”工程在1996年批準了5本官方漫畫雜志的出刊,隨后民間也有若干類似刊物。沉寂兩年的漫畫從業(yè)者、愛好者們從原來只有一本雜志可以投稿,突然有了七八本雜志可以投稿。
《家人》:除了你還在堅持畫以外,那個時期還孵化了中國第二批職業(yè)漫畫人。
顏開:對,那是中國新漫畫的第一個黃金期。但作為從業(yè)者個體,你要靠畫畫求生存還是很艱難的。整個1990年代,我經歷了無數編輯部創(chuàng)刊、???、莫名其妙消失等各式各樣問題。比如《雪椰》雖然一直在連載,但它換了6本連載的雜志。但這也挺磨練人的心智,我對夢想和職業(yè)的理解就因此變得更加理智和淡定。
《家人》:黃金期之后,是個更大的黑暗期。這也是一個行業(yè)走向成熟的痛苦蛻變過程。
顏開:2000年后,日本盜版漫畫瘋狂涌入,我們這些靠愛好變成職業(yè)的人,面對的競爭對手是日本更有職業(yè)精神的前輩漫畫家和更成熟的市場體系作品。一比較,我們的作品就顯得很幼稚,沒有市場了。而且那時我們也過了單純?yōu)閴粝電^斗的年齡,22歲,你還可以為夢想而
戰(zhàn),25歲,你就得考慮面包問題。
《家人》:所以這個時候還堅持靠畫漫畫為生的你,就成了一個旗幟人物?
顏開:那時每天都有人離開,去收入更高的廣告、設計、游戲等行業(yè)。最多的一天我接到了8個同行離開的電話。然后,他們說:還好,顏開你還在。這反過來也成為我堅持下去的原因之一。除了本身的熱愛,一個行業(yè),總得有人是單純?yōu)閴粝攵氯サ陌伞?/p>
堅持下去的夢,才叫“志向”
2006年后,中國漫畫業(yè)終于找到自己的市場化方向。這對一個職業(yè)的穩(wěn)定來說,是好事。顏開找回了陳翔他們,開始創(chuàng)作區(qū)別于日式黑白漫畫的彩色漫畫。也許“屏幕一代”的年齡再大一點,會不再用彩色和黑白來判斷作品質量的好壞。但至少現在,他們找到了中國職業(yè)漫畫人的生存空間。
《家人》:現在的“夢想”和當初的夢想有什么區(qū)別?
顏開:以前我們不談吃飯問題,只談夢想。現在,我可以很有底氣地對想入行的新人說:做這一行,你們至少可以在實現夢想的同時吃飽飯;再有才能一點,可以取得不小成就?,F在作家富豪榜已經專為漫畫家開辟了一個分榜了。
《家人》:但同樣是因為喜歡漫畫而入行,現在的年輕人和你們當初有什么區(qū)別?
顏開:當年我們這群漫畫人在一起聚會時,大家振臂高呼:“我們五年就要趕超日本!”那時我們對夢想的理解很中二。現在的孩子對夢想的理解很現實了。夢想成真之后,應該要很快成名,有簽售會,粉絲一呼千應,出席各種漫展活動,走走紅毯,接受各種采訪。第一代逐夢的職業(yè)人因為熱愛而堅守,而現在的從業(yè)者要克服的困難除了身體的勞累更有精神的痛苦。比如長期加班加點趕稿,每天忙碌十幾個小時;要根據市場和編輯的需要選擇創(chuàng)作題材,編輯會告訴你:科幻不流行了,你換偵探吧;魔幻正流行,你也跟風一個吧。這對藝術行業(yè)創(chuàng)作者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新入行者就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
《家人》:如果要達到主流的成功標準,需要多長時間?
顏開:至少6年。但現在的年輕人對自己的期許時間只有兩年了。那天,有個年輕人向我辭行,理由是:你看你在這行干了20年,都是個“總”了,還要自己親自趕稿。從年輕人的角度看,我的確不是一個好榜樣,一個老家伙了,還在那里堅持畫畫創(chuàng)造,挫傷了他對這個行
業(yè)的憧憬和積極性。
《家人》:最后,能否以一個前輩和夢想堅守者的身份,總結你這20年的心路歷程?
顏開:光有夢想光有才華是不行的。至少在這一行,我看到最后獲得成功的,都不是才華橫溢、心思活絡者;那些才華一般但努力踏實、并一直堅守的人,才是最后把少年時的熱愛變成可以奮斗一輩子的事業(yè)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