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為探究老年血液腫瘤并發(fā)敗血癥的病原菌的分布狀況及對抗生素的敏感性,選取42例血液腫瘤患者,整體性分析了患者血培養(yǎng)標本中分離出的病原菌及藥敏。在患者發(fā)熱初期和發(fā)熱高峰期需使用抗生素收集標本,并進行培養(yǎng)。最終發(fā)現(xiàn)老年血液腫瘤并發(fā)敗血癥病原菌中主要為革蘭陰性菌,對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能夠使革蘭陰性菌和陽性菌的耐藥性有所提升,因此需通過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實驗在臨床上合理應用抗生素。
【關鍵詞】血液腫瘤 敗血癥 病原菌 耐藥性分析 抗生素
通常狀況下,老年血液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較低,易于感染,尤其在患者缺乏中性粒細胞時更易于感染,因此患者在出現(xiàn)敗血癥之后病死率非常高。為此本文針對近些年在我院治療的42例老年血液腫瘤并發(fā)敗血癥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藥性進行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42例血液腫瘤老年患者,男24例,女18例。其中17例患者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4例患者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3例患者為慢性髓細胞白血病,5例患者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3例患者為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患者為多發(fā)性骨髓瘤,5例患者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1例患者為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
1.2方法
在患者發(fā)熱初期和發(fā)熱高峰期需使用抗生素收集標本,當患者已經使用抗生素需在兩次用藥中收集。一天中在患者不同部位進行兩次以上抽血,血量為10ml。共收集血培養(yǎng)標本為148份,進行1周培養(yǎng)。
2結果
2.1病原菌的檢出情況
在148份血培養(yǎng)標本中共檢測出致病菌46株,檢出率為31.1%,其中包括29株革蘭陰性菌,約占63.0%,其中主要包括大腸埃希氏菌、銅綠假單胞菌及肺炎雷克伯菌;15株革蘭陽性菌,約占32.6%,主要包括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2株真菌,約占4.3%。
2.2病原菌的耐藥情況
通過藥物敏感試驗可得到,致病菌可對多種抗菌藥具有較高的耐藥性。除去銅綠假單胞菌,格蘭陰性桿菌對美洛培南及亞胺培南的耐藥率較低,約低于15%,對其他抗生素耐藥性較高,革蘭氏陰性菌大腸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幾乎大于90%。革蘭陽性球菌對替考拉寧耐藥率較低,對其他抗生素耐藥性較高。沒有檢測出耐萬古毒素菌株。
2.3多重耐藥菌檢出情況
一些耐藥菌中存在著多重耐藥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高達67%,大腸桿菌約占42%,肺炎克雷伯約占25%。
2.4抗生素的治療及轉歸
在得到培養(yǎng)標本之后,應立即使用經驗性抗生素治療。其中經常使用的為亞胺培南,其次分別為他唑巴坦、頭孢他啶等。以后需通過培養(yǎng)結果和藥敏試驗,調整抗生素使用。42例患者中,19例患者治愈,約占45.2%,20例患者死于敗血癥,約占47.6%,3例患者自動出院。
3討論
在老年血液腫瘤患者中敗血癥是較為常見的感染,通常是在中性粒細胞缺乏易于感染。通過藥敏可得出,格蘭陰性桿菌對于亞胺培南與美洛培南的耐藥率低于15%,但對其他的抗生素表現(xiàn)具有較高的耐受性,革蘭氏陰性菌大腸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幾乎大于90%,不動桿菌、枸椽酸桿菌及陰溝腸桿菌對氨芐西林都耐藥,他唑巴坦對于常見的革蘭陰性桿菌的耐藥率為10%~60%之間。其中沒有檢測出耐萬古霉素的革蘭陽性球菌菌株,因此革蘭陽性球菌對替考拉寧耐藥率也比較低。本組研究中,檢測出的病原菌的分布比較分散,對于多種抗生素都有較高的耐藥性,與患者應用頭孢菌素等導致機體菌群失調,進而條件致病菌和二重感染有一定聯(lián)系。
現(xiàn)在的檢測方法一般選擇應用細菌學或者藥物敏感學,但是不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結果,因此需要回顧性分析本地病原菌的分布狀況以及耐藥情況。這樣一方面能夠指導臨床上進行經驗性用藥,同時還能夠對時間進行保障,控制患者的病死率,降低醫(yī)院內患者感染率。
相關資料顯示,急性白血病并發(fā)敗血癥的病死率高達53.6%,本組患者的病死率為47.6%。主要原因可能包括:①老年血液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較低。②大部分患者并發(fā)一些慢性基礎性疾病。③患者住院時間較長,應用免疫抑制劑和糖皮質激素等。④較長時間應用廣譜抗生素,使得耐藥機會和真菌導致病菌的發(fā)病率提高。綜上所述,對病原菌加強監(jiān)測,有效掌握病原菌的耐藥情況,正確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防止耐藥菌流行開來,對老年腫瘤患者有重要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周振海,李娟,羅紹凱,等.急性白血病繼發(fā)敗血癥的臨床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2,14(12):1350-1352.
[2]周鐵麗,王賽芳,李超,等.醫(yī)院感染敗血癥病原菌8年變遷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7):825-827.
[3]石娜,徐衛(wèi),薛利霞,舒雪芹,溫鴻,陳永平.惡性腫瘤患者醫(yī)院內敗血癥的臨床和病原菌耐藥分析[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