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吳莫愁繼續(xù)以她“小旋風(fēng)”般的速度,席卷光怪陸離的娛樂圈。她交出的年終成績單徹底讓兩年前“預(yù)言”她“只能紅兩年 ”的酸言酸語銷聲匿跡。
3月,她問鼎東方風(fēng)云榜“十大金曲獎 ”和“傳媒推薦大獎 ”;三個月里,她包攬了國際四大時尚雜志《時尚 Cosmo》、《 ELLE》、《嘉人》、《 VOUGE》的封面;她還繼續(xù)代言百事、美寶蓮、沙宣、三星等諸多國際大牌,上億元的吸金量讓多少女星風(fēng)中凌亂。
她的 2015年工作計劃已經(jīng)排到年中,她還是那個“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的 MoMo Wu。只是光環(huán)之下,她愈加懷念一種生活,那里有像父親那樣駕著大篷車暢游全國的自由。
過一段吉普賽女郎般的生活
童年,吳莫愁最多的記憶就是跟一群大人在大篷車上四處顛簸。每到一個地方,或是城市里喧鬧的角落,或是淳樸氣息的小鎮(zhèn)中央,爸爸停下車,打開氙氣燈,一群大人匆匆忙忙開始化妝,用粗劣的化妝品裝扮起各種夸張的表情,將音響調(diào)到最大聲,告訴每一個經(jīng)過的人,“晚飯后,這里有一場表演! ”
爸爸作為齊齊哈爾小有名氣的歌手,帶著妻女,與朋友一起組團駕駛大篷車,唱出東三省,唱到全國。吉普賽人般的流浪、演出、歡笑 ……幾乎和電影情節(jié)一樣,穿插了吳莫愁的整個童年。
“我們一家三口到內(nèi)蒙古、北京和沈陽周邊的城市演出 ”是她印象里最深刻的路線。爸爸愛唱經(jīng)典老歌,媽媽則是十足的潮人,是歐美當紅炸子雞“亞瑟小子 ”的粉絲。唱得興起時,她就踩在大篷車上,和著強有力的節(jié)奏手舞足蹈。
一到演出現(xiàn)場,爸爸又成了全能藝人,反串、唱歌、相聲、小品,樣樣精通。他時而逗得臺下觀眾捧腹大笑,時而惹得他們熱淚盈眶。一個保留的經(jīng)典節(jié)目是小莫愁學(xué)著爸爸留著光頭的模樣,父女倆合唱《心雨》——女兒唱男聲,爸爸唱女聲。
每到一個地方,或是城市里喧鬧的角落,或是淳樸氣息的小鎮(zhèn)中央。爸爸停下車,打起氙氣燈,一群大人匆匆忙忙開始化妝,用粗劣的化妝品裝扮起各種夸張的表情。
她記得,爸爸總是很驕傲地牽起她的小手,把她介紹給臺下觀眾,“這個是我的小丫頭! ”
演出完畢后,媽媽幫爸爸拿走沉重的頭飾,爸爸捏著她的小臉說:“丫頭你不錯呀,快要超過我了呀。 ”媽媽說:“你的丫頭,自然隨你。 ”而吳莫愁卻悄悄趴在他的耳邊,“我可不可以和你一樣,我也想留光頭。”
駕著大篷車再唱游,是吳莫愁做的一場長長的夢。在夢里的她,是那樣快樂。
而現(xiàn)在成名以后密密麻麻的工作安排,讓這番渴望在短期內(nèi)遙不可及。“如果真能有圓夢的機會,我一定要和楊坤老師一樣,開3 2場演唱會,重新組建屬于我的大篷車,邀請愛音樂的朋友一起唱,主題曲就是《 Price Tag》。 ”
她想用這樣的方式向遠在天堂的父親致敬。
紅得讓人措手不及
出道兩年,吳莫愁的躥紅速度可謂光速:兩度受邀國際時裝周、推出六首冠軍單曲、成為二十余個一線品牌代言人、登上四十余本雜志封面,還有不計其數(shù)的獎項榮譽和活動邀約。別人奮斗十年才能獲得的碩果,她在 22歲那年就得到了。
紅得太快,卻成了她的“原罪”。讓她躍然于眾人的特色 ——出挑的裝扮、夸張的風(fēng)格、恩師哈林對她格外呵護 ——都成了爭議和質(zhì)疑的點。
輕蔑的聲音起初來自網(wǎng)絡(luò)。微博上曾鋪天蓋地地流傳:“沈陽地鐵站吳莫愁代言的一幅廣告海報,把三歲小孩嚇哭了。 ”吳莫愁由此多了一個綽號,“鬼見愁 ”?!澳銘?yīng)該去參加中國怪聲音’。 ”也有人說。
當電視上密集播放她剛剛為三星拍攝的廣告片時,網(wǎng)友發(fā)帖詢問:為什么吳莫愁這樣的藝人,可以一口氣啃下這么多代言?很快有人給出“權(quán)威答案 ”:像這樣特色大過實力的新人,經(jīng)紀公司肯定要趕緊榨取她的價值,你看吧,最多紅兩年她就會被拋棄。
這樣的聲音很快出現(xiàn)在她身邊。
一次去某酒店錄制節(jié)目,在大堂等電梯時,有人認出了吳莫愁,欲與她合影。她趕著錄制節(jié)目,不想給主辦方留下自己愛遲到耍大牌的印象,于是婉言謝絕:“不好意思,我要趕下一
班電梯,確實沒時間了。 ”
“電梯還沒來嘛。 ”被拒絕后,那人有些惱羞成怒,“耍什么大牌?告訴你,你反正紅不了。 ”
新人沒有權(quán)利拒絕別人的要求!還有一次在上海參加活動,因為趕時間要化妝,拒絕了媒體的采訪后,她又被戴上“大牌”的帽子。
吳莫愁不想對負面的聲音上心,只專注做自己的音樂。但她精心打造的音樂,也遠不如自己的緋聞更受歡迎。哈林為什么會不遺余力地捧她?“靠潛規(guī)則上位,憑借搞怪外表和抱老男人大腿。 ”制造謠言、傳播謠言和相信謠言的人樂此不疲地 發(fā)掘新“證據(jù) ”,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宣稱自己在新加坡的報紙上看到了兩人結(jié)婚的聲明。
她懶得再聲明什么,“只要是異性,就會傳出來。 ”但她還是會忍不住在采訪時多言幾句“哈林老師的年齡跟我爹一般大,我不僅享受了父愛,還享受了老師對我的愛護,雙管齊下,還咋地??! ”
后來她干脆調(diào)侃: “‘爭議 ’已經(jīng)成為我的阿姨,‘爭姨 ’對我很親切。”
不是
MoMo
Wu,是小心翼翼的吳莫愁
齊劉海、烈焰紅唇,標榜著 MoMo Wu的古靈精怪。但這與她私底下低調(diào)安靜的性格大相徑庭。
吳莫愁的專業(yè)授課老師張楚格回憶,吳莫愁給自己的第一印象并沒有什么特別出彩之處,“她的自我介紹就是很普通的一句,‘我來自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希望大家喜歡我。 ’”
對于衣著,她平??偞┖谏?,黑褲子黑外套。她深知自己是按照人們需要包裝出來的偶像紅起來的原因就是“出格 ”。但越是這樣,她“低調(diào) ”的本性就越是暗示自己,“不要再出格。 ”
在去年紐約時裝周上,吳莫愁放話:“我不會讓自己的服裝很出格。 ”不出所料,走在紅毯上的她選的是一件中規(guī)中矩、符合主流審美觀念的禮服。寧可不成為熱點話題,也不要再惹非議。
這種小心翼翼,她身邊的工作人員最清楚。每當需要做出決定時,她總是先詢問對方:“你說我該怎么做? ”
成名之后,擠公交車的痛苦日子成為了過去式。但失去后,反而還有點淡淡的懷念??墒撬贈]有想做就做的自由,也深知新聞炒作的規(guī)律:“如果那些人看見我不讓座,或者胳膊肘又把別人碰了,他們又怎么看我?”
她糾結(jié)的事情越來越多?;貙W(xué)校之前,她曾輾轉(zhuǎn)反側(cè),整晚思考一個問題:明天怎么穿、怎么打扮才最自然?要不要戴一個自己最討厭的鴨舌帽、還有墨鏡?但這樣會不會把自己太當回事,別人覺得自己太作?天亮?xí)r,她終于作出決定:算了,還是樸素一點。
“我太怕別人說我很裝?!?/p>
想得多了,吳莫愁摸索出一套“莫氏回答法”。被問到與導(dǎo)師庾澄慶是否保持聯(lián)系時,這個 20歲出頭的女孩會反問記者:“我是說‘有他電話號碼’好呢,還是‘沒有’好? ”
如果有人要誤解你,你說什么,做什么,都會被描上色彩。而她的那些特色,也太容易被人誤解。
她在舞臺上夸張鮮艷的朋克打扮,一度讓不大了解她的朋友以為她是夜店???,喜歡 Lady Gaga、搖滾。但別人以為她會喜歡的,她一個都不喜歡。
有一次,她被朋友硬拖去夜店,待了不到十分鐘她就起身離開?!拔沂懿涣艘魳诽舐?,我會難受。我不太會喝酒,覺得沒啥意思啊,就那里聽音樂‘咚咚咚 ’,我不知道大家為啥那么 High,我一般都會很早就打道回府。 ”
她寧可一個人安靜地在家看電影,可沒有人相信她會安靜。
想留住的那些東西
見過吳莫愁日程表的人,都驚訝于她排得滿滿當當?shù)墓ぷ靼才?。年輕是她最大的資本,可以對抗連續(xù)四個小時以上的休息時間都沒有的高強度。
擠出時間陪家人、朋友,近乎成了一種奢侈。連軸轉(zhuǎn)的時候,她會忙到連接電話、發(fā)短信的時間都沒有。但只要有空,她會一條條認真看完微博上的評論和私信,甚至?xí)托牡刂鹨换貜?fù),“我不想讓人覺得自己被忽略了?!?/p>
但更多時候,她感到時間與精力雙雙不濟的力不從心。那次,她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位很要好的朋友分享了一條信息:“當你再也看不到你的好朋友時 ……”這篇文章讓吳莫愁非常難受,友情需要時間經(jīng)營,可更需要理解。想到自己一路走來的辛苦與得失,她沉思許久,關(guān)掉了
微信,不評論一個字。
她始終重情,念舊。圈子里人人都熱衷于換 iPhone6,她還留著兩部舊手機:一部舊 iPhone4用于工作聯(lián)系;一部更舊的黑白屏手機,因為里面留著爸爸發(fā)給她的短信,她舍不得扔。
父親留下的紀念品并不多。他離開時,正值吳莫愁高考,高考結(jié)束后,媽媽和她商量賣掉大篷車的事。她最終同意了,卻固執(zhí)地拆下了大篷車的方向盤放在房間里。難過的時候,她握著它,覺得能感受到老爸手掌的溫度。
外人知道的,還有她將父親的光頭形象文在手臂上的事,那是離心臟最近的位置。除此之外,她一直對外界回避這種痛苦,“那是我最愛的人 ”一句話足矣。
現(xiàn)在的工作強度,也使她成為了“空中飛人 ”。當很多人都抱怨坐飛機時間太長、輻射太多對自己皮膚造成影響的時候,吳莫愁卻有自己的視角:“我在天上了,這里也許就是我最靠近父親的地方。 ”
對話吳莫愁
Q=家人雜志 A=吳莫愁
Q 都說9 0后是“非主流”,你的唱法、打扮也的確如此,你怎么看待這一說法?你會迎合主流做改變嗎?
A 很多人會覺得9 0后很“非主流”,大概是因為他們都很有自己的態(tài)度,行事作風(fēng)都很有自己的風(fēng)格,不太在意旁人的眼光。這樣在一些人看來就會覺得你是“非主流”。但不代表大多數(shù)人的態(tài)度就是主流,尤其在這個時代。我一向是個做自己的人,只會做自己。
Q 成名這東西帶來的也不光是榮譽,還失去了相對的自由。對此,你的家人朋友有過抱怨嗎?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A 你想要得到什么,一定會有相應(yīng)的代價。你要成就你的夢想,除了付出努力,一定會有所失去,可能是自由可能是別的。有時候會覺得因為沒辦法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在一起,會覺得遺憾和抱歉。當然是想感激他們對我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家人、朋友的支持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Q 你說 “我是快樂的,不用非得愁,樂天派吧”,這樣的個性是天性使然,還是經(jīng)歷了什么,看得更淡?
A 就好像我的名字:莫愁。其實我還算是個挺樂天的人,白羊座嘛,簡單直接。當然,一些經(jīng)歷也會讓我變得更成熟更淡然,但是多數(shù)情況我還是挺積極樂觀的,因為覺得如果自己快樂,也會讓身邊的人快樂。
Q 請用三個詞來形容你私底下的性格?
A 搞怪、安靜、不一定。
Q 身上有幾個文身?它的來歷是什么?
A 一個。是關(guān)于我最愛的人。
Q 母親怎么看待你成名?目前她的生活狀態(tài)是怎樣的?
A 她大多數(shù)是從一個母親的角度來關(guān)心我,擔心我辛苦什么的,但是也為我覺得自豪。目前她還是像以前一樣生活,沒什么變化。就是見我的時間沒有以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