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病人”崔永元
“小崔病了!”這是2002年,最令中國人震驚的一個話題。
因主持央視王牌節(jié)目《實話實說》,臉上永遠帶著壞笑、擅長冷幽默的崔永元一向是國人心中最親切、最健康的男性形象之一,直到2002年崔永元宣布因為抑郁癥退出此檔節(jié)目。
據(jù)報道,到2001年時,沉重的工作精神壓力,已導致崔永元從睡眠障礙發(fā)展到嚴重的精神焦慮癥,而過多服用鎮(zhèn)靜類藥物后,身體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抗體。
“收視率是萬惡之源?!?為了緩解焦慮,崔永元經(jīng)歷了長達數(shù)年的自我治療和對抗,而最終戰(zhàn)勝抑郁的方法竟然是“變成更大的焦慮”。
2006年,由崔永元率隊,進行了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的《我的長征》大型活動, 歷經(jīng)兩個月的長途跋涉,“城市樓太多,自然看不遠,長征在曠野,心情自然豁達了,長征能治小心眼兒?!?/p>
長征過后,崔永元又把對自我個人成就和得失的焦慮放諸到更大的公共視野。
從2013年9月8日第一條微博開始,對轉(zhuǎn)基因毫無了解的崔永元因和方舟子爭論,突然卷入了挺轉(zhuǎn)與反轉(zhuǎn)的漩渦。為了解決這種“正確焦慮”和“公共安全焦慮” ,崔永元自費百萬元拍攝的轉(zhuǎn)基因美國行考察紀錄片發(fā)布,反響強烈。
在崔永元看來,食品科學需要公布真相,“民眾需要保持最基本的知情權,不是政府和科學家說好就必須吃?!?/p>
“如果最后證明我錯了,那我愿意讓更多糊涂的人,包括我自己趕緊猛醒過來,別再犯傻了。如果證明有問題,那我也要讓更多糊涂的人,別再迷惑在里面了?!?/p>
他曾經(jīng)患有嚴重的抑郁癥,如今自嘲焦慮癥更嚴重了。外人看來,他的焦慮來自于一個中國人對社會良心的拷問。
陳丹青們的“醫(yī)生焦慮”:
中國病與中國批判
“崔永元的抑郁,也是這個娛樂時代的焦慮?!倍驗檫@個時代無可避免的文化變故,懷抱理想和熱情的人難免陷入一種焦慮。以批判著稱的陳丹青、崔健等人都是其中的“患者”。
苦大仇深,成為崔健和陳丹青等人的典型面孔。1982年,29歲的陳丹青遠渡重洋奔赴美國。初到美國的陳丹青,感受到了西方現(xiàn)代文化的巨大沖擊。與當時國內(nèi)仍舊遵循著的寫實主義繪畫傳統(tǒng)相比,西方的現(xiàn)代繪畫、現(xiàn)代藝術豐富龐雜,讓人眼花繚亂。藝術發(fā)展上的巨大落差一度讓他倍感失落。
“我當時遇到了困難,一方面,國內(nèi)的資源用不上了。我需要焦慮。不要怕這個,這個就是你的資源,你的突破能力。”當記者問陳丹青是否遭遇過創(chuàng)作上的焦慮的時候,他坦率地回答。
帶著西方世界的盛名回國后,陳丹青又陷入更大的“焦慮批判”,在他眼中,一切都是出了毛病的:關于教育他不滿,關于美術考試制度他不滿,關于中國文化消失他不滿,關于拆遷他不滿,關于文革回憶他不滿,關于媒體他不滿……媒體總期待能從中挖出些他抨擊體制及當代藝術的猛料。
“畫家陳丹青”因為話說多了,變成“知識分子陳丹青”,他自稱傻×,臉上寫著不買賬。別人邀請他參加各種會議和畫展,他不去;別人請他給年輕一輩說點箴言,他奉送了8個字:“快找飯碗,養(yǎng)活自己?!?/p>
某次發(fā)布會,陳丹青沒有“放炮”。有記者問:“對于中國的藝術現(xiàn)狀您甚少談及。當年人在國外,會因不在現(xiàn)場而焦慮;如今身在現(xiàn)場,卻也有失語的焦灼?” 陳丹青:“焦慮,焦灼,在場,不在場,您真替我操心啊?!?/p>
同樣命運還有近來拍攝《藍色骨頭》的搖滾教父崔健——不夠憤怒、不夠焦慮甚至成為公眾對他們的焦慮。
我們時代的“成功焦慮”:陳逸飛之死與被“猝死的名人”
2005年4月6日,正在指導電影《理發(fā)師》拍攝的著名畫家陳逸飛因過度勞累導致胃穿孔而緊急從浙江富陽返回上海治療,但是在住院兩天后就不顧醫(yī)生勸告返回拍攝地繼續(xù)工作,4月10日再度發(fā)病被二次送回上海,但最終因上消化道出血搶救無效病逝。
陳逸飛因油畫享譽國際,成功之后又接連拍攝多部電影并創(chuàng)辦了規(guī)模龐大的逸飛集團,“過勞”成為導致其早逝的重要原因。侯寶林、高秀敏等的去世皆與此有關。2013年,創(chuàng)新工場CEO李開復被查出身患淋巴癌在臺灣接受化療,全身已有20多處腫瘤,而患病的主要原因是作息不規(guī)律長期熬夜,以及壓力過大導致。
而“過勞死”想象同樣成為另一種“焦慮”,民眾看法和認定中:成功、天才、財富背后就一定是勞累,一定會猝死。2014年9月,天才導演姜文猝死的假新聞傳出,隨后姜文工作室即作出辟謠。另外,趙本山、金庸、張紀中、海巖等等名人亦在公眾想象中“死過很多次?!?/p>
“名人過勞死的想象,源自于一種成功焦慮和一種成功標準的單一。我們認可財富和成名是成功,認可只有晝夜顛倒、犧牲身體、犧牲性命才能換取這種成功?!睂<覍τ浾叻治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