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加工食品越來越多,五顏六色、香味四溢讓人眼花繚亂,很多食品我們可能都沒見過,單憑生活經(jīng)歷已經(jīng)很難判斷出食品的真相。我們不妨向中醫(yī)學(xué)習(xí)采用“望聞問切”來看仔細琢磨我們要購買的食品,看穿食品的真相。
望——顏色
過于鮮艷的色彩: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往往很難保持原有的顏色,但是使用色素、漂白劑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超市里顏色鮮艷的糖果、冰激凌、碳酸飲料、爆米花、果凍用色素裝扮自己,吸引著孩子的眼球;過于白凈的銀耳、蘑菇肯定是使用了漂白劑美容;那些看上去鮮艷無比卻價格便宜的火腿很可能就是注水火腿。當(dāng)碰上那些過于美麗的顏色,請多份仔細,這個八九不離十是食品添加劑的功勞哦!
聞——氣味
氣味也可以判斷食品中是否添加了添加劑,像我們平時吃水果時,都能感受它們獨特的香氣,但是在超市購買的一些號稱“果味”的食品的味道卻極其強烈濃郁,這種食品就很可能添加了香精。我們知道方便面湯里肯定不會有牛肉,但沖泡出來后絕對是牛肉味十足,沒有牛肉味香精和增香劑這是做不到的。擺滿零食架的蜜餞也撒發(fā)著過于香甜的氣味,這都是香蘭素的功勞。
問——價格
“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樣的生活真理,往往在超市遇到特便宜的食物時被消費者們拋諸腦后。當(dāng)你購買廉價的醬油、面包、牛肉丸的時候,有沒有冷靜地想想,為什么會這么便宜?一則可能是食物要過期了,更多的情況是傳統(tǒng)工藝和原材料正被廉價的添加劑代替,節(jié)約了人力、時間和材料,能不便宜嗎?
切——看標(biāo)簽
絕大多數(shù)食品添加劑都不會這樣“明目張膽”、“招搖過市”,這時候我們怎樣來判斷食品中是否添加了食品添加劑呢?正規(guī)食品包裝上都有食品配料表,會標(biāo)注食品中添加了哪些食品添加劑。我們要做的就是學(xué)會看食品配料表,并且主動去看。
(摘自人民軍醫(yī)出版社《舌尖上的食品添加劑》 主編:王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