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安給我三千元現(xiàn)金,讓我用我的網(wǎng)銀幫他將同樣數(shù)目的錢打入一個賬戶。
安向來對網(wǎng)銀這些新鮮事物不感興趣,天氣熱,又懶得跑銀行,所以讓我?guī)椭D(zhuǎn)一下。
舉手之勞,我很快幫他轉(zhuǎn)了賬,隨口問,給誰匯錢啊?
安笑起來,我表弟,說是要買房,就差三千塊錢了。
買房?只差三千塊?這借錢的借口也有點兒太那個、那個什么了。
安看出我的疑惑,笑說,什么買房差錢?跟我撒謊呢,誰知道他要干什么,這個熊孩子,沒多少實話的。
那你還借錢給他?我反問。
怎么說也是表弟,有親戚的情分,小時候,我小姨也就是表弟的母親一直很疼我的。我和他也曾經(jīng)一張床上睡過,打打鬧鬧也親親熱熱過?,F(xiàn)在他開了口,我當(dāng)然不會拒絕。
倒也是。只是……我還是有些疑惑,日后,這錢他會還你嗎?
哈哈。安大笑起來,還?就他?當(dāng)然不會還,估計這兩年,能借的人他都借遍了,一會兒說投資,一會兒要買車,一會兒又要買房……什么謊都撒過了。給了他,就沒指望他還。
原來是這樣,那么這錢說是借,其實就是給了。
也許安看出我恍悟的表情,于是感慨道,其實你想想,誰都多多少少會碰到幾次這樣的事兒,明知道錢借出去是拿不回來的,明知道是被騙了,但還是會給。不為別的,只為對方多少和你有些情分,值得你付出一些。另外,所要也不是太過分。就像我這個表弟,他也只好意思跟我開這一次口,并且也只要了三千塊錢,而不是三萬或更多。給了他這三千塊錢,頂多是我少穿兩件衣服、少出去吃兩頓飯,影響不了什么。而他借了不還,后面也就不好再借了。他又不是騙子,也只是想利用一下親情罷了——可是,偶爾被親戚朋友利用一下,對誰來說,都是很正常的事。誰沒有幾個拿著親情、友情當(dāng)籌碼的親朋好友呢?如果連這點兒被利用都不肯,那么,還做什么親戚、做什么朋友呢?
我訝異,沒想到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安,心思卻是細(xì)膩的。不僅細(xì)膩,而且通達(dá)。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和昔日的大學(xué)同學(xué)一起吃飯時,在餐館,同學(xué)遇到一個熟人。隨后,兩個人到一旁說了些什么,我便看到同學(xué)拿出錢包,取出一沓錢給了那個熟人。之后同學(xué)說,熟人其實是他妻子的前任姐夫,曾和同學(xué)是“兩橋”的關(guān)系。后來因為前姐夫不上進(jìn),染上了賭博,同學(xué)妻子的姐姐便堅決和他離了婚。剛剛,前姐夫說碰到點兒事,手頭緊,跟同學(xué)借了兩千塊錢。
同學(xué)說著呵呵笑,說是借,也肯定不會還。
當(dāng)時,我也詫異明知有借無還,同學(xué)還肯借出去。
他說,到底也有過一起給岳父岳母喊過爸爸媽媽的情分,逢年過節(jié)也沒少和他在一起吃吃喝喝。男人嘛,總不能小氣到不是親戚了就連人家借兩千塊錢都拒絕。還不還的也無所謂,是我愿意的。
也真是如此吧,而我自己,其實也心甘情愿地借出過明知拿不回來的錢,給朋友、發(fā)小,還曾給過一個出差時遇見的老鄉(xiāng)。
也不是非給不可,只是不忍拒絕。如安或者同學(xué)所說,畢竟有過那么點兒情分。
平日里,我們可能只愿意接受親情、友情或者愛情中美好的一面,但現(xiàn)實中,其實所有的感情成分里,也都包含著私心和利益,沒有那么純粹,其實是糾纏不清的??磥怼八燎鍎t無魚”的道理,不僅適用于處世,更適用于人際關(guān)系。就像情分這東西,帶來的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但始終,是情分。就如師太亦舒所言:無酒肉,哪來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