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如果要在一塊土地上種植四棵樹,使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都相等,你們做得到嗎?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jīng)出過這樣一道測試題,受試的小朋友們絞盡腦汁,不停地在紙上畫圖、比劃,思考了很長時間還是找不到答案。
其實這道題非常簡單,我們只要將一棵樹種在高處,與其他三棵樹構成一個正四面體。這樣,每棵樹之間的距離就相等了。
可為什么所有的小朋友都沒有答出來呢?原因在于他們都以平面思維進行思考,如果跳出平面用立體的思路思考,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種跳出平面思考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法,就是立體思維法。
立體思維要求人們跳出點、線、面的限制,有意識地從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來思考問題。
在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人們跳出平面思維思考創(chuàng)造的結果,小到彈簧、發(fā)條,大到奔馳長嘯的列車、聳入云霄的摩天大廈……其中最典型的要數(shù)電子王國中的“格里佛小人”——集成電路了。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在它內部,電路所需的晶體管、二極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立體構架在電子線路板上。
它不僅上下兩面有導電層,而且在線路板的中間設有許多導電層,從而大大節(jié)約了原材料,提高了效率。
從大的方面來說,用立體思維思考交通布局,立體交通的藍圖就出來了。內環(huán)高架橋、南北高架橋和立交橋等,組成了橋、路、高架交叉的道路網(wǎng)絡。這種從平面道路向立體道路的轉換,不僅加快了行車的速度,也提高了單位時間的通車量。
立體車庫的構想,也是立體思維創(chuàng)造的一個例子。
立體車庫由升降系統(tǒng)、升降通道和停車泊位組成。駕駛員把汽車停到升降回轉臺上,升降系統(tǒng)就會把汽車升高,直到升到指定的車位停下。
車庫的每一層、每一個位置都確定了坐標。當汽車出庫的時候,工作人員只要將出庫指令輸入電腦,就能把指定的汽車從停車泊位上傳送到地面,之后,駕駛員可以直接把汽車開走。
平面車庫只有一層,空間十分有限。立體車庫設計很巧妙,把一層平面變成了多層平面,大大節(jié)約了空間,可以容納更多車輛,也讓車主們不再為停車發(fā)愁。
你在家養(yǎng)過魚嗎?其實我們也可以采用立體的思維方法養(yǎng)魚哦。
過去,在一個魚塘內只養(yǎng)一個品種的魚,水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各種魚的生活習性不一樣,有的生活在水底、有的生活在中層、有的生活在上層,魚所吃的食料也不一樣,因此他們把幾種魚混養(yǎng)在一個魚塘里,組成一個立體網(wǎng)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立體空間。
世界萬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蘊含著立體的智慧。我們就要善于理清事物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突破平面的思維模式,跳出來進行思考。
比如,世界上的萬物都在一定空間中存在,我們可以站在事物存在的空間角度思考,讓有限的空間充分發(fā)揮作用,大大提高空間的利用率。
立體流水線上原料或零件沿曲線“行走”,一會兒上一會兒下,一會兒左一會兒右,有時還在空中繞幾個圈。看起來雖有些眼花繚亂,但這是根據(jù)各道工序加工復雜性不同、加工時間不同而設計的,不僅充分利用了車間的空間,而且前后工序之間非常協(xié)調。
如果我們把這種立體的流水線全部鋪成平面,那這個車間該有多長啊!
事物不是靜止不動的,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運動和發(fā)展,因此,我們在運用立體思維思考問題時,還不能只思考某一時刻事物的存在,而要思考在時間的推移中,事物將會如何發(fā)展,事物之間的種種關系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
立體思維能開拓思路,我們不妨在以后的生活中學會運用立體思維,激發(fā)智慧的火花,想出許多實用的點子,有效地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