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因瘦小自卑,怎么辦?
安徽蕪湖一家長來信咨詢:兒子4歲了,一直比同齡寶寶瘦小很多,為此經(jīng)常跟我們說同學笑話他長得又瘦又小,這讓他感到很自卑,說的時候表情好像要哭。怎樣消除他這方面的自卑感呢?
答:首先,人各不同,孩子的瘦小可能根本不是個問題,但從家長的敘述我們看到,“瘦小不好”的觀念被家長認同,并不斷強化,進而影響寶寶的情緒。其次,寶寶的“自卑”,只是成人的認識,對孩子來講,可能只是不知所措、害怕等。
處理兒童一般心理、行為方面的情況,大致可以從淡化問題、行為強化、感情呵護三個方面來進行。
1、淡化問題,營造氛圍。當談到寶寶瘦小這個話題時,一句話帶過即可,把寶寶的注意力從此問題上引開,營造一個不關注此事的氛圍。有可能,孩子所謂的“自卑”是家長“瘦小不好”的偏見在孩子身上的一種投射,給孩子造成“自己不好”的自我認同。這需要家長首先接受“瘦小不是缺點”的觀念,并且不刻意去改變這個現(xiàn)狀。
2、強化優(yōu)點,培養(yǎng)自信。當別人說孩子瘦小時,家長可以說“是的,但我們的寶寶很機靈”;當班里同學說他瘦小時,家長可以說“哦,是嘛。但寶寶的紙花折得很漂亮啊”等。平時多關注寶寶的優(yōu)點,寶寶每取得一點進步,就實事求是地表揚,通過淡化缺點、肯定優(yōu)點來幫助孩子找到并關注自己的優(yōu)點,逐漸培養(yǎng)自信。
3、感情陪伴,建立安全感。對于一個4歲的孩子來說,基本上是聽不懂成人的道理的。在孩子受到外在不良影響時,家長要以感情的溫暖來陪伴、支持他,為孩子建立一個安全的心理港灣。比如,班里小朋友說他瘦小,家長可以說一些讓孩子覺得溫暖、有安全感的話:“寶寶聽了覺得不舒服,是嗎?我也會覺得不舒服,不過只要寶寶健康、快樂就好。孫悟空也很瘦小啊,可是我們都喜歡他、佩服他”,“寶寶,那你想讓爸爸媽媽怎樣幫助你呢?”等。家長關心一下,寶寶情緒就轉向別的方面。
同時,在做第二、第三條時,切記做好第一條。
孩子做作業(yè)要監(jiān)督有壞處嗎?
江蘇宿遷一家長來信咨詢:女兒上三年級了,是那種比較鬧人的孩子,做作業(yè)時總是不停地玩文具什么的,還偷偷地看電視,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所以每天都是我親自監(jiān)督孩子做作業(yè),這樣有壞處嗎?如何才能讓孩子自覺完成家庭作業(yè)呢?
答:首先,家長發(fā)揮帶頭作用,把監(jiān)督轉變?yōu)榕惆?。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其中家長的帶頭作用最為關鍵。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列好各自的工作或?qū)W習計劃,在孩子做作業(yè)的過程中,陪著他一起學習。假如孩子學習時,家長在玩游戲、看電視,既對孩子的學習造成極大的干擾,也容易讓孩子覺得非常不公平,久而久之就會把學習當成負擔。
其次,要多關注孩子學習上做得好的方面。這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對孩子取得的任何進步給予肯定;二是在具體事件上,關注做對的部分。認真審視一下家長平時的表現(xiàn),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把太多的注意投注在孩子表現(xiàn)不好的地方了。比如,孩子考了99分,興沖沖地拿給家長看,有些家長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失去的1分,還批評孩子“你要是再仔細一些,不就能得100分了嗎”;其實,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遠比不好的地方要多,我們多關注孩子表現(xiàn)好的方面,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對學習越來越有興趣。
第三,用行為技術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這位家長說女兒比較鬧人、喜歡玩,還常常偷偷看電視。我想,這是一個孩子正常的生活表現(xiàn)。大人在工作時,不也經(jīng)常偷著玩嘛!因此,家長可以從心理上嘗試接受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視之為正常狀態(tài)。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入適當?shù)男袨榧夹g讓孩子更好。比如:列出孩子所有需要做到的行為(如主動做作業(yè)、按時完成作業(yè)等),然后分別確定一定的分值。孩子有了好的表現(xiàn),就給他加上相應的分數(shù),一周或一月結算一次,得到的分數(shù)折算成玩游戲、看電視、買玩具等時間或獎賞。即孩子想玩,要通過好的表現(xiàn)贏得分數(shù)來換,讓孩子創(chuàng)造他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孩子也會有較強的成就感和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