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可以自己改名嗎?
江蘇蘇州一讀者來信咨詢:我兒子胡樂今年上六年級,他一直為自己的名字而煩惱,小的時候,同學說他的名字像女孩,再大一些,同學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糊了”。眼看著要升初中了,他想給自己改個名字。請問像我兒子這樣的未成年人,可以給自己改名字嗎?
答:法律賦予我們一項權利叫做“姓名權”,是指自主決定、變更、使用姓名的權利,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跟隨父親的姓氏,這是傳統(tǒng)習慣,但是根據法律規(guī)定,孩子既可以隨父親姓,也可以隨母親姓,這一規(guī)定體現了男女平等的精神。改名也是法律賦予我們的一項權利,一般情況下,我們的姓名都是父母或者長輩給起的,不是自己決定的,如果認為自己的名字不夠好聽,或不具備積極上進的意義時,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來改變。所以,胡樂如果堅持要改名,他是有權利改的。
變更姓名,須按規(guī)定進行,具體程序是這樣的:
《戶口登記條例》第十八條規(guī)定:“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guī)定辦理:一、未滿十八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yǎng)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二、十八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p>
另外,依照《戶口登記條例》第三條規(guī)定:“戶口登記工作,由各級公安機關主管。”
因此,胡樂可以與父母一起到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申請變更自己的戶口登記,改一個自己喜歡的、不會引起歧義的名字。
當然,由于姓名的改變關系到多方利益,因此建議在選定了一個姓名之后,最好不要隨意地、無限制地變更自己的姓名,以免在升學、考試、就業(yè)等社會活動中造成不必要的混亂。
剝奪未成年人繼承權的遺囑,有效嗎?
浙江杭州一讀者來信咨詢:小明今年10歲,他的爸爸因患病不幸去世,在去世前,爸爸留下遺囑,將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繼母和弟弟,繼母打算讓小明以后去爺爺家生活。請問,小明爸爸的遺囑有效嗎?
答:小明爸爸留下的遺囑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因為小明爸爸寫遺囑時,小明年僅10歲,是未成年人,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作為爸爸依法負有撫養(yǎng)義務,因為患病而寫遺囑需為孩子保留一定份額。爸爸將自己名下的財產全部留給了繼母和弟弟,這是無效的。
《繼承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弊罡呷嗣穹ㄔ骸蛾P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p>
公民在立遺囑時,法律賦予其一定的自由處分遺產的權利,但這種權利是有限度的。未成年人作為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人,如果遺囑中沒有為其保留必要的份額,繼承開始后,依法應當為其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作為撫養(yǎng)、教育費用。
對于未成年人的法定繼承人,法律是禁止以遺囑方式剝奪其繼承權的,否則遺囑將會部分無效或全部無效。因此,被繼承人立遺囑時,不應當剝奪未成年人的合法繼承權,這不僅是法律制度規(guī)定的,更是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需要。
因此,小明的繼承權被侵犯了,首先應當在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下,與繼母協商處理,由小明的監(jiān)護人或其他親屬代理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訴。
(作者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律師)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