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兒子看了一本極好的書。
這是一本和孩子講禮貌禮儀的書。一談到禮貌禮儀,書的趣味性好像就少了許多,無非是“你要懂禮貌”“見了長輩要問好”等老生常談內(nèi)容罷了,更何況還是與一位古板老太太的對話,真是無聊又無趣。所以,拿到此書,看到副標(biāo)題《周末與愛麗絲聊天:禮貌禮儀篇》,立刻沒有了閱讀的欲望。但封面那個柵欄圍成的、綠意盎然的、充滿神秘的小花園,時時誘惑著我,書名《米蘭的秘密花園》,就那樣靜靜地看著我,終于,我還是拿起了書。
米蘭是一個生長在德國的中國女孩,她有一個好朋友叫娜塔莉。娜塔莉媽媽要過生日了,媽媽給米蘭5歐元,讓她到集市上買一枝玫瑰送給娜塔莉的媽媽。星期六的早晨,天空是藍色的,空氣帶來了清涼,還帶來了花和蜂蜜的味道,在這種好心情中,米蘭來到了集市上。她被棉花糖、冰淇淋和無花果吸引,毫不猶豫地買下它們,剩下的錢已經(jīng)買不起玫瑰了。
看著花攤上一朵朵美麗的花,米蘭有點生氣,生自己的氣,也生花攤的氣,為什么花攤不擺在集市最前面,那米蘭就會馬上買一支花去娜塔莉家呀,怎么還會買棉花糖、冰淇淋和無花果呢?忐忑中的米蘭,突然看見了一座神秘的房子,墻壁上開滿了大大小小的玫瑰。那些玫瑰花開得那么密,差不多把窗子都擋住了。米蘭小心翼翼地走進去。在這個神秘的花園里,她認(rèn)識了銀發(fā)綠衣的老太太愛麗絲。愛麗絲告訴了米蘭花的語言,教會她如何與別人交流,并幫米蘭采摘了一大捧鮮花。這捧鮮花給娜塔莉的媽媽帶來了驚喜,而米蘭的落落大方則讓賓客們記住了這個可愛的小姑娘。此后的幾周,米蘭每一個周末都和愛麗絲見面、聊天,慢慢地,米蘭變了,她變得美好,變得清新……
這就是整本書的內(nèi)容,一個生活在德國的中國小女孩米蘭,和一個德國老人愛麗絲的對話,關(guān)于禮儀、關(guān)于感謝、關(guān)于東方西方文化的對話。當(dāng)然,里面也有故事。
本書文字非常流暢,讀起來很是輕松,并且書中始終貫穿的是中西方觀念的對話,不僅寫給孩子看,更是寫給大人看。
比如,談到花的語言,愛麗絲說花是可以說話的,不同的花,能說出一個人心中不同的感受?;ǖ恼Z言,就像人的心靈世界一樣,很寬闊,很復(fù)雜。有的時候,一束鮮花,就像一部長篇小說一樣,表達了很多很多的情感,說出了很多很多的故事。英國詩人羅伯特·彭斯在他著名的抒情詩《有一朵紅紅的玫瑰》里寫道“我的愛人像一朵紅紅的玫瑰,在六月的季節(jié)里綻放”,美國詩人惠特曼則把紫丁香和對林肯的紀(jì)念聯(lián)系在一起。
聽了愛麗絲的話,米蘭若有所思,她說:用花寫詩,我也聽媽媽說過,我們中國古時候有個女詩人叫李清照,她最喜歡通過花說出自己的心情,她寫“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也寫“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透過這些文字,我們不僅收獲了花的語言,更對東西方傳統(tǒng)文化有所了解。
作者程瑋是江蘇人,是非常有才情的少兒文學(xué)作家,她曾為孩子們寫過很多兒童文學(xué)作品,并獲得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xué)獎。由她編劇的電影《豆蔻年華》曾獲金雞獎。后來她定居德國,作為德國電視臺的制片人,拍攝了很多中國文化紀(jì)錄片,促進了中德文化的交流。她寫“周末與愛麗絲聊天”系列書,想通過生活中的瑣碎細節(jié),教會孩子做一個受歡迎的人,讓這個世界因為每一個孩子的存在,變得美好而溫暖。
編輯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