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小小的身體,長長的耳朵,豁豁的嘴唇,大大的門牙,走起路來一蹦一跳的,多么機靈,多么活潑,多么滑稽,多么可愛!
可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天空中鷹隼的眼睛已經盯上了它,地上獵犬的鼻子已經嗅到了它,一個黑洞洞的槍口已經瞄準了它。而此時,兔子仍睜著一雙天真無邪的大眼睛,靜靜地伏在草叢里,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渾然不覺。
兔子,生活在荒草連天的田野里,以青苗為食,行動敏捷,擅于奔跑,所以人們常常形容某某人反應之靈敏、速度之迅疾,說這人比兔子還精、比兔子跑得都快。在人們印象里,普遍認為,兔子心眼兒多多,處處設防,謹小慎微,說它“狡兔三窟”。這門生活哲學,恐怕也是被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所逼才掌握的吧!
兔子為了對付自己太多太多的天敵,不得不長一身和泥土一樣灰褐的毛色把自己偽裝起來,不得不頻頻更換自己的棲身之地,不得不讓自己越跑越快。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也是為了盡可能不把自己直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杉词沟搅诉@步田地,人們還說,兔子是個多么狡猾的家伙。
也不知人類是真的誤解它,還是一種險惡心理在作祟。其實,兔子永遠是謙卑的,膽怯的,它們的眼神里流露出的都是恐懼,它們常常是在受到驚擾的時候,才慌不擇路,不顧一切地拼命在田野里狂奔亂突。它們永遠都處在弱者的位置,永遠是鷹犬追逐的對象。它們不會反抗,只會拼命地逃遁。
小的時候,在我的老家,夏秋之際,草肥苗壯的田野里,兔子還算比較多。那時,在僻靜的田埂上走著,無意中就會發(fā)現(xiàn)一只受驚的兔子。只見它猛地抬頭,一個激靈躍起,箭一般從埂上竄過去,一溜煙似地逃進莊稼地,無蹤無影了。兔子逃走了,但它那驚悚的眼神,很長時間都留在我的腦海里。
來自自然界的危險已經把兔子弄得暈頭轉向,而人類,恐怕就是野兔最大的“天敵”了,因為他們對待兔子更是不擇手段。都說野兔的肉極嫩極香,是難得的美味。為了打牙祭,飽口福,人們想方設法去捕捉那些無辜的小生靈,剝其皮,食其肉,喝其湯。于是,兔子就像一個個永遠被通緝的逃犯,人人得而誅之。在這種境況下,它們的精神有多么緊張,它們的命運有多么悲慘,就可想而知了!
逮兔子的方法多種多樣,人們一旦發(fā)現(xiàn)它的蹤跡,就一下子血脈賁張,神經緊繃,顯得異常亢奮。路人群起而攻,在田野里展開了一場接力賽,從這條埂追至那條埂,從這塊地攆到那塊地,一口氣能追它三五里,直到把有“飛毛腿”之稱的兔子追趕到無路可逃,精疲力竭。最后,在人喊犬吠聲中束手就擒。我親眼見過,由眾多村人參與的一場行動。他們圍住一塊大豆地,展開拉網(wǎng)式的大搜捕,把地里的莊稼踩得一片狼藉也在所不惜。
而在這場拼耐力比速度的“死亡游戲”中,村里的狗往往充當了重要角色。在人的慫恿下,狗們兇神惡煞一般狺狺狂吠,不遺余力地圍追堵截,非把兔子逼到絕路不可!
鄉(xiāng)村里,還有一種擅吃巧食的能人,專把兔子當作捕獵的對象。白天,帶上自制的獵槍土銃,像幽靈一樣在野地里游蕩。“砰”地一聲槍響,劃破曠野的寂靜,霰彈豆粒般傾瀉而出。眨眼之間,野兔應聲倒地,腦袋上迸濺出的鮮血,就如綻開在原野上的一簇極嬌艷極炫目的花朵。夜晚來臨,他們就在野兔經常出沒的地方放置兔夾。一旦觸碰到那機關,哪怕只輕輕一碰,倒霉的兔子,十有八九沒有逃生的希望,或當場一命嗚呼,或被死死鉗住,皮開肉綻,絕望地等待死亡的降臨,其狀慘不忍睹!
為了不被趕盡殺絕,兔子也有對付的招數(shù)——拼命繁殖。據(jù)說,兔子一個月就可生下一窩崽。但就是這樣驚人的繁殖速度,遠比不上人類對它的戕害速度。在我家鄉(xiāng)的那片田野上,野兔命運多舛,它們的生存可謂危機四伏,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容身之地。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我的老家,隨著水利條件的改善,大量的草埂荒灘被開墾,旱地基本改作了水秧田,灌木林、青草地、大豆地、紅薯地、玉米地、高粱地、花生地越來越少。廣袤的田野里,難有野兔安身立命之處。偶爾有一只兩只野兔出現(xiàn),人們更是驚喜萬分,依然像著了魔一樣,窮追猛打,殺聲震天,嚇得兔子魂飛魄散。
如今,老家的田野,越來越整齊劃一,越來越單調落寞,越來越缺少神秘感。那些被稱之為“土地的靈魂”的飛禽小獸,比以前明顯稀少。野兔蹤跡難覓,差不多要列入瀕危動物名錄,可申報“保護動物”了。那么活潑可愛的小生靈,曾經給大地帶來無限生趣的野兔,竟?jié)u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為什么人類總是這樣的面目猙獰?這樣的專橫跋扈?難道曠遠幽僻的野地里,真的就容不下那么幾個弱小的生命?這可是我們人類的悲哀啊!
江豚之殤
聽說要去看江豚,我很是興奮,特地在網(wǎng)上“百度”搜索一下,瀏覽了一些關于江豚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江豚,俗稱“江豬”,一種生活在水中的鯨類動物,頭部鈍圓,體色灰藍,皮膚嫩滑,尾鰭發(fā)達,體形略成紡錘形,成年江豚體長一般在1.5米左右,體重50公斤至100公斤。
江豚表情含笑,生性活潑,不僅形象可愛,而且聰明伶俐,自古以來被漁民視為“河神”。據(jù)說,每當大風大雨到來之前,江面氣壓變低,這類用肺呼吸的江豚,就要頻繁地頂風出水,三五成群地游到水面上“透透氣”??吹酱朔N情景,漁民們就知道暴風雨即將來臨,便立即收網(wǎng),靠岸停船。江豚,也就成了漁民的“動物氣象臺”。
長江江豚,長江里的兩種淡水豚之一。它們喜歡棲息活動在長江邊灘、江心洲附近的水流平緩的環(huán)境里,以雜魚為食,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現(xiàn)在,我們要去參觀的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養(yǎng)護場,位于銅陵市大通鎮(zhèn)境內的長江江心洲——和悅洲和鐵板洲之間一段被封堵的夾江上,是在半自然的條件下對淡水豚進行易地飼養(yǎng)繁育和人工保護,同時作為科普教育基地,供游人參觀。
走進保護區(qū)的養(yǎng)護場,通過一段水泥曲橋,來到建于水上的“豚樂亭”下,首先觀看江豚的攝食表演。我看見,一位中年飼養(yǎng)員正不停地用勺子向水中拋撒小雜魚,惹得數(shù)頭江豚聚集在一起,在水中來回游弋,并不時從水中躍起。江豚互相爭搶食物的場面,更像是為游客進行一場花樣游泳表演。一時間,水底下一片喧騰,水面上浪花簇簇。據(jù)介紹,這條長1600米、寬220米的水域內,目前有大小不一共11頭江豚。其中的一頭江豚寶寶,正是在保護區(qū)內成功繁育的新一代江豚。
可是接下來,在科普宣教館的參觀,讓我第一次觀賞江豚表演的興奮勁一掃而空。一幅幅圖片、一組組數(shù)據(jù),令我觸目驚心——
1991年,長江江豚數(shù)量是2700多頭;2006年,江豚數(shù)量已降至不足1400頭;目前,長江江豚僅剩1200多頭,其種群數(shù)量已經少于大熊貓。更為嚴峻的是,長江江豚數(shù)量每年還在以5%至10%的速度急劇遞減。如果照此速度遞減下去,在未來的15年內,長江江豚就會完全滅絕,在人們的視線中徹底消失。
2013年春夏之交,不斷從媒體上看到關于長江江豚連續(xù)死亡的報道。江豚接二連三的頻繁遇難,甚至出現(xiàn)一次性死亡8頭的驚人記錄,實在令人揪心難過。這樣的生態(tài)災難,仍在繼續(xù)。這樣不幸的消息,時不時從媒體上可以看到。江豚之死,一次次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江湖阻隔、工業(yè)污染、過度捕撈等,造成長江江豚棲息環(huán)境的日益惡化。交通航運、水下施工、非法漁具的使用等頻繁的人類活動,使長江江豚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并造成大量江豚的直接死亡,導致了這一重要物種的極度瀕危??偠灾∏∈亲苑Q為地球上“最高級動物”的人類,才是導致一個又一個生態(tài)災難的罪魁禍首。正是人類的貪得無厭和為所欲為,才把本可以和諧相處的其他生命一步步逼上了絕境。
曾經,白鰭豚和江豚廣泛分布在長江流域的干流及通江的湖泊中,銅陵長江段更是豚類棲息活動的“黃金水域”。但那早已經成為過去,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難以尋覓江豚的蹤跡了。而江豚的近親白鰭豚,命運更為慘痛,早在2006年就宣布其功能性滅絕,也就是說,曾被贊譽為“長江女神”的白鰭豚,已經永遠從我們這個由人類主宰的地球上銷聲匿跡不復存在了!
江豚,這種在長江里已經生活了2500萬年被稱為“水中活化石”的美麗物種,這種比“國寶”大熊貓還要珍稀貴重的物種,難道真的會重蹈白鰭豚的覆轍嗎?難道滔滔不息的萬里長江真的就容不下幾頭小小江豚嗎?難道將來我們的子孫后代就只能在這展覽館里看一眼江豚的標本嗎?
你聽,許多環(huán)境保護專家和環(huán)保志愿者多年前就已經大聲疾呼了:我們已經對不起一個白鰭豚了,難道我們還要再次對不起江豚嗎?!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那就快快拯救我們的長江江豚吧!”“讓我們永遠留住江豚的微笑吧!”我也在心里一遍一遍為江豚祈禱,為長江祈福!
責任編輯 何冰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