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以運動后微微出汗為宜
遼寧省名中醫(yī)張艷認為,老人最好選擇和緩、適量、持續(xù)堅持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運動后以身體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不感到過度勞累為宜。運動后大汗淋漓的項目并不適合老年人,因為這樣會耗氣傷津,降低他們的機體免疫功能。由于每位老年人身體狀況、運動習(xí)慣都不一樣,所以,運動的項目、運動量大小和鍛煉時間長短,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異。但即使是身體素質(zhì)比較好的老人,在運動前也要注意熱身,速度不能過快。
冠心病患者從低強度運動開始
據(jù)張艷介紹,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等項目對冠心病患者較為合適。因為這些運動是屬于低至中等強度,以耐力性為主的運動。長期進行這種運動能提高機體的攜氧能力,提高心、肺功能。一般來說,每周運動3~5次即可達到煅煉目的。每次運動時間30~40 分鐘為宜,包括準(zhǔn)備運動5~10分鐘、正式運動15~20分鐘、整理運動5~10分鐘。通常情況下,運動后收縮壓輕度增高(但不超過20 mmHg)、心率增快(活動中最高心率不超過120次/分鐘)屬于正常。
張艷特別強調(diào),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選擇自己的運動處方。運動中適當(dāng)延長準(zhǔn)備及整理時間。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運動時應(yīng)避免穿得太厚,影響散熱,加快心率。避免情緒激動。不宜飽餐。運動后避免馬上洗熱水澡及吸煙。
高血壓病人運動六注意
高血壓病患適合步行、打太極拳、慢跑等中低強度的運動。其中,步行操作起來比較簡單方便。張海平教授說,一般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在身體良好的條件下,每分鐘行60步,運動20—60分鐘,時間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這樣才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的代謝功能。過去我們要求一天1次,現(xiàn)在提倡年齡偏大、體質(zhì)較弱的老年人,可以將整個運動在一天中分為幾次完成。步行時注意姿勢,盡量保持均勻呼吸。
【特別提示】 1.高血壓患者運動時首先要確保運動強度。有一個比較簡單的評估方法為:170﹣年齡=最大運動心率,比如您的年齡是60歲,則運動后心率以不超過110次/分為宜。運動后如有無力、惡心感,說明運動量過大,需要調(diào)節(jié)。2.一些輕度高血壓患者,在運動訓(xùn)練一段時間后不再需要用藥物維持血壓。不過,這類患者在遇到季節(jié)冷熱交替變化時,需要注意血壓變化,以防沒有用藥而造成不利的后果。3.運動時不可空腹或過飽。4. 運動時適當(dāng)交談,不可過度興奮。5. 運動療法需要一段時間后才會見效,所以一定要長期堅持。6. 運動后常常會出汗,汗出多了血液會濃縮,要注意補充相應(yīng)的水分和鹽分。
高脂血癥患者要達到足夠運動量
高脂血癥的運動療法強調(diào)呼吸運動,一般采用中、低強度的、長時間的、大肌群參與的運動,如步行、騎自行車、游泳、慢跑、非競賽的小球類活動、跳交誼舞等。運動強度以運動中不感到疲勞氣短為度、或不超過最大耗氧量的60%為宜。每天運動的最佳時間是上午7—9時,或下午4—5時。運動療法必須要有足夠的運動量,并持之以恒。只有達到一定運動量,對血清脂質(zhì)才能產(chǎn)生有益的作用,并可以減輕肥胖患者的體重。原則上講,只要沒有禁忌癥,運動對所有高血脂患者都有好處,但對高脂血癥合并各種急性感染、發(fā)熱、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則禁用運動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