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步入婚姻殿堂前,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和恐懼情緒,害怕婚姻能否持久,害怕生不了孩子,害怕丈夫會不會很快有外遇,因而耽誤了結婚的最好時機,最終成為了“剩男剩女”。
“寧缺毋濫”求完美
33歲的小華(化名)是北京一家跨國企業(yè)的白領,研究生畢業(yè)后沒幾年,她就已躋身公司的中層。但事業(yè)有成的她卻一直沒找到自己的“另一半”。這些年,追求她的人從沒斷過,但卻始終沒有碰上合適的。在小華看來,不是學歷不夠,就是長得不帥;不是不夠體貼,就是缺少男人氣概。一來二去就拖了下來,成了一個實力派“剩女”。
小華可以說是一個典型,她有著絕大多數剩男剩女都有的共同問題:過度追求完美。他們的理念是:寧缺毋濫。這部分人大都有較好的學歷、工作、家庭、外貌等條件,可以說是相對“完美一族”。因此,他們對“夢中情人”的要求也更高。
追求美好的對象本身并沒有錯,但如果容不下一點缺憾,對身邊的人“橫挑鼻子豎挑眼”,總覺得“那山總比這山高”,這就可能是強迫行為了。對自己過高評估,帶來的或是看輕別人,或是更多看到了物質的東西。很多“剩男剩女”列出的心儀對象條件,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希望一個男人事業(yè)有成、占據高位,同時又不能太忙,要常常在家陪著妻子看電視;希望那個女人要聽話,但掙的錢不能比自己少……他們根本不是在找相愛的人,而是在找一個“偉人”。
這些人當務之急是要放低自己的身段。要知道人無完人,先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才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而過分的理性、以各種現(xiàn)實條件來選擇對象,只能削弱愛情的美妙純真。
過分依賴成焦慮
小容(化名)從小就是個很熱情的女孩,身邊也不乏追求者,但談了好幾次戀愛,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不是因為她這山望著那山高,而是每次她都黏著對方,天天見面,電話短信不斷。最終對方都是以“太累”為借口提出分手。
從小容的經歷來看,她是個做事情非常投入,對男友很依賴的人。但過猶不及,過分依賴只能讓人變得焦慮,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適得其反。無論是情感還是經濟上的過分依賴,主要是有一種患得患失的情感因素在作祟,害怕對方拋棄自己,害怕這段感情得不到善終,繼而產生擔憂、緊張、不安、恐懼等情緒,最終不知如何相處,兩人關系變得越來越糟。
要知道,婚姻、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平等付出才能收獲最終的成功,任何一方把對方框得太死或捧得太高,都只能成為負擔。完全沒有了自我的愛情,并不會留住愛人,相反,只能嚇走戀人。而如果思想、經濟上淪為男人的附屬品,最終只能讓對方看輕你。
要擺脫這種情緒,首先要增加自信,努力讓自己從緊張的情緒中擺脫出來。交往時,要學會給對方留下適當的空間和時間,除了戀人,自己也要有朋友、工作和生活。這樣,漸漸地你會發(fā)現(xiàn),如果因為不知如何對待愛人而成為“單身一族”,是多么得不償失的事情。
沒安全感怕結婚
35歲的聞旋(化名)曾有過兩次轟轟烈烈的愛情,甚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可還是無疾而終。說到底,還是對結婚的恐懼把她擋在了殿堂之外。
很多人在步入婚姻殿堂前,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和恐懼情緒,害怕婚姻能否持久,害怕生不了孩子怎么辦,害怕丈夫會不會很快有外遇,因而耽誤了結婚的最好時機,最終成為了“剩男剩女”。
想要擺脫這種情緒,首先要找出恐懼的原因,如果是害怕對方的生活習慣與自己不同,可以多到對方家去做客,在生活中去了解他的各種情況,給適應婚姻做一個鋪墊和準備。如果是為婚姻能否長久擔心,就需要增加彼此的交流,要善于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和包容對方,在生活中多關心、尊重對方,使愛情之樹常青,要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無論如何,男女間相互吸引、共筑愛巢都是人的本能,只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就能一切順利。
責編/劉維笑
E-mail:liuweixiao19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