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夏末,獨自到佛羅倫薩上烹飪課,因是舊地重游,該去的名勝古跡多半已造訪過,就只有山坡上的米開朗基羅廣場尚未一探究竟,旅游書上說那里景色優(yōu)美,不容錯過。烹飪老師還告訴我,就在廣場的山腳下,有家老酒館藏酒豐富,多款紅酒都可單杯點,配上絕美的風干咸牛肉與rucola,也就是芝麻菜,好吃極了。
芝麻菜是十字科的植物,名稱中雖有芝麻兩字,卻不是芝麻的葉子。它不適合加熱,一般用來做生菜,形狀有點像是較小且尖長的菊花葉,氣味芬芳,人口味道有點辛辣略苦,稍待片刻,卻能感覺到一股帶著刺激性的香味在口中縈繞,我多年前在加州嘗過以后就愛上了,從來抵擋不了它的誘惑。
這一天,午后向晚的陽光正美,蔚藍的天空里,飄著幾朵白云,偶爾有微風輕拂,正是散步的好時光。于是把地圖塞在口袋里,換上平底便鞋便向目的地出發(fā)。過了游客云集的老橋,走了一小段馬路,眼前有好幾條上坡的巷弄,我選擇一條看來較古老而幽靜的小路,路上沒有多少行人,只有一對我后來發(fā)覺是法國人的中年夫婦,和我保持一定距離,也是慢吞吞地往上爬。
我們?nèi)艘磺耙缓?,在這條一路向上的小街,走了將近三十分鐘,還不見廣場的蹤跡,眼見小街已成了山徑,兩旁不再點綴著古老的房舍,三個游客方驚覺恐怕是迷了路,終于打破各自為政的局面,圍在路旁討論起對策。我仔細對照著路標查閱地圖,才發(fā)覺我們竟繞了一大圈,幾乎爬了半座山丘,所幸發(fā)現(xiàn)得還不算太晚,只要再爬走一小段山徑,就會看見公路,沿著公路往西走就行了。
三人遂安下心來,繼續(xù)上路,法國夫婦的英語比我的法語還差,我們起先還努力交談,后來決定放棄,靜靜地彼此做伴。過了一會兒,公路映入眼簾,不時有車子呼嘯而過,沿路前行,拐了幾個彎,總算到達廣場。
廣場位于坡頂,俯瞰著整個市區(qū),近處有反射著金光、蜿蜒流過的阿諾河,以及始終人群雜沓、熙熙攘攘的老橋;遠一點可以看見收藏了文藝復興瑰寶的烏菲茲博物館,而再過去,不正是大教堂的圓頂嗎?
戀棧西天不去的夕暉這時沉默地灑了一地,我發(fā)覺自己已饑腸轆轆,眼前的美景頓時比不上盤中佳肴的誘惑。這一回我不敢再自作主張,乖乖地按照路標,沿著廣場下方的長列石階拾步下山。一路上有好幾家餐館,陣陣飄香,好像在召喚著我,可我心意已決,非得吃到老師推薦的美味不可。
小酒館就在臺階接近盡頭的路旁,門面不很起眼,深棕色的木頭招牌上,寫了店名,要不是手中握有抄來的地址,也許會過其門而不入。探頭望向屋內(nèi),人聲喧嘩,門邊的露天用餐區(qū),奇跡似地還剩最后一張空桌。我把自己安頓好,不看菜單,就點了風干咸牛肉加芝麻菜,既然人在托斯卡納的最大城市,就也來一杯本地的Chianti紅酒佐餐吧。
酒和厚實的面包先上桌,我淺酌幾口,耐心等待重頭戲。不消多時,年輕的服務員端來一只白色瓷盤,鋪著深紅色的牛肉火腿,灑了奶黃色的帕爾馬干酪片,淋了少許的橄欖油,而最上面的綠色葉片,正是芳香的芝麻菜。
我拾起刀叉,輕輕卷起一片肉,把干酪和芝麻菜包裹在里面,送入口中,咀嚼了幾下,熟悉的香味霎時充盈唇舌之間,并驅(qū)走了稍早迷途時曾有的一絲惶恐和寂寞。
異鄉(xiāng)的暮色已濃,黑夜就快來臨,我卻感到安適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