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克勞琛充滿著熱情在講述著,他的演講沒有一個復雜精致的PPT文件作為背景,完全按照他在三張A4紙上寫得密密麻麻的各種文字和數(shù)據(jù),來進一步闡述他的青訓觀念,尤其是他對中國足球的認識。
時間已經(jīng)超過了下午6點半。作為論壇的主辦方,我在臺下心情非常復雜。按照論壇的時間規(guī)劃,下午5點半結束議程,進入晚餐。但是議程完全沒有按照時間表進行,下午早些時候,恒大足校的校長劉江南就用了很長篇幅介紹足校經(jīng)驗;北京萬國群星俱樂部的Keith Bradbury的講演也是臨時加進來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講述他們一群英國人10年來如何在北京從事兒童足球培訓。最后是克勞琛這一天的第二段演講。
我擔心影響參會者晚餐,又更希望克勞琛長久地講述下去。這不僅是對一位古稀老人的尊敬,更是因為他講述的內(nèi)容充滿真知灼見,對于一個國家足球青訓體系的建設,以及許多青訓執(zhí)行過程中教練和管理者需要注意的專業(yè)細節(jié),克勞琛給予了相當詳盡的介紹。我一直出入會場之間,處理各種會務相關事宜,沒有長時間仔細聆聽克勞琛的講述,偶爾聽上一小段,總能感覺到其中的深邃和嚴謹。這樣的青訓經(jīng)驗無比契合論壇的主題,那就是“歐洲王者青訓啟示錄”。
可看著克勞琛身前那一片空空如也的嘉賓和媒體席位,我心中不禁充滿了悲哀。請克勞琛來講課,本來不應該是媒體的工作,但是我們做了,可是如此優(yōu)質(zhì)的內(nèi)容,如此難得的機會,能讓一位既在歐洲足壇有著崇高地位、又對中國足球有一定了解的德國教練面對面地詳細闡述,那些最應該來聽課的人卻早已經(jīng)走了。
會場設置的聽眾席分成三個區(qū)域,左側(cè)為媒體席,右側(cè)為聽眾席,中間部分的前半部為嘉賓席位,后半部分為媒體??藙阼∶鎸Φ闹虚g部分嘉賓席上,中國足協(xié)官員們中午就已經(jīng)離去,除林曉華副主席外,其他人來得并不多。到克勞琛下午講述時,前排就座的只有中超公司總經(jīng)理。
下午的演講是在克勞琛要求下增加的。本來留給他主題演講時間半小時,老頭來到北京后說至少需要一個小時。上午介紹德國足協(xié)青訓經(jīng)驗,克勞琛講了50分鐘,下午又追加了一個小時。他意猶未盡,只是7點之前,我們不得不提醒他結束講述。
我讓同事將克勞琛上午演講的PPT頁面部分拍攝了下來。這個文件,克勞琛是不愿意拿出來分享的,因為“這是德國足協(xié)的財產(chǎn)”。但就是通過一些零星頁面,再回看他講述的過程,他對于德國足球10年青訓有著脈絡清晰的把握。這段講述,第一個板塊分為“普及”、“地域劃分”、“初級選材”、“分級培訓”、“職業(yè)俱樂部參與”、“優(yōu)化選材”等階段,第二個板塊則是從德國足協(xié)角度出發(fā),如何重新架構青訓體系,并且長久保持系統(tǒng)更新能力。這樣龐雜繁復的內(nèi)容,即便50分鐘,也是難以講述完整的,然而,聽過之后帶來的啟示和靈感,在不同人群當中都會激起極大的思考,對中國青訓當下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善莫大焉。
克勞琛下午的講述更是將自己走訪中歐之間各種感觸和見識的匯集,尤其集中在青訓問題上。他詳細談到了對于不同年齡的球員應該如何甄別特征,如何在足球技能之外,還要詳細關注青少年球員的性格分析、溝通能力比較。各種戰(zhàn)術能力、臨場應變能力的培訓,教練應該如何教授青少年球員,集體化生活方式下各種球員成長所需要注意的部分。他的許多案例都結合自己曾經(jīng)帶過的那支中青隊,并且點出了一些具體比賽案例來詳加講述。我不知道克勞琛當年離開中國時,中國足協(xié)有沒有給他充分機會,回顧并且總結帶隊經(jīng)驗,不過在這個論壇上,克勞琛應該說出了他這些年來很想說的一些話。這些都不是批評或者抱怨,而是通過長期實踐積累得出的真知。
他的外形比當年來中國執(zhí)教時衰老了很多,但熱情絲毫沒有消減。我們在論壇開始前兩周才聯(lián)系上他,老頭接受邀請沒有絲毫猶豫,也沒提出任何參會條件。他真心希望能幫助中國足球。
遺憾,縱有萬般風情,更與何人說?